李虎:建造的节制

2019-10-28 08:16洪蔚琳
智族GQ 2019年9期
关键词:沙丘建筑师建筑

洪蔚琳

适度地建造

渤海北部有一个岛屿,建筑师李虎接到委托,在这里设计一个生态试验站。到了现场,李虎发现,这里是中国北方少有的可供鸟类栖息的湿地,而周围即将面临大规模开发。他请来专业团队做研究和保护方案,说服了政府终止开发计划。后来面对媒体访谈,李虎提起了这件事:“这两年我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保护了一个生态非常好的岛。”

在北戴河的海水海岸,李虎的任务是建一座美术馆。他想让建筑和海边的沙丘产生紧密关联,便产生了将美术馆埋在沙丘下的设计方案,甲方事后调侃:你这样做方案,让我没法把沙丘推掉了。这话提醒了李虎。他开始查资料、做研究,发现沙丘对海岸生态很重要,但国内的商业开发,导致大部分沙匠已经消失。最终,这段珍贵的沙丘因为美术馆的存在而被保留了下来,并在建成后恢复了植被。

对于多数建筑师而言,建造是生存的基础,做成一件事最为重要。但李虎始终对过度建造保持警惕,认为有所不为才是建筑之道。十年前,李虎从纽约回到北京和妻子黄文菁共同创办了OPEN建筑事务所,理念之一是“节制”,李虎把这解释为“有意识地建造,只去建造必要,适度地建造,不多也不少”。他补充道:“对于每个人来说,我们最基本的权利是说不。”

建筑的价值观

OPEN事务所的团队有二三十人,每年新接的项目数量有限。李虎谈合作,第一看时间。每接一个任务,常做出几十种方案,对细节苛求到做门把手也要创新设计的程度。因此甲方能给到多长的设计时间,是能否合作的重要考量。

甲方的理念也很重要,他看重双方对建筑价值的理解,“相信的事儿一定要一致。”2010年他带领团队设计北京四中房山校区,代建方万科支持他做了突破性的探索:建一所“田园学校”。他把传统教室插入到花园和农田间,36个班的屋顶做成试验田。学生在劳技课上耕种,成果送到厨房,变成食物的原料。操场、礼堂、食堂也做成半地下的,起伏的屋顶草坡,成了自然景观的一部分。

这是中国第一所按照绿色三星标准设计的中学,也被誉为“中国最节能的一所中学”。建成之后,李虎和OPEN受到了更多关注。不少学校来谈合作,但要么工期太短,要么理念不合,李虎不愿为积累项目数量在价值观上妥协。

看待建筑的价值观是根本性的,他把这视为合作的前提。OPEN事务所接手的项目多数是公共建筑,他对“建造必要性”的判断标准常常是人的体验。为深圳坪山的一个剧院做设计前,他研究国内大量新建的歌剧院、音乐厅,发现了一个通病:造型怪异又昂贵,和内部功能没有太大关联,表现出的姿态却拒人于千里之外。

他和当地政府商量,想把剧院改成一个表演艺术中心,里面有向全体市民开放的体验区。如果没钱买票欣赏歌剧,也可以免费在这里开展自己的文艺活动。政府同意了他的修改。

到了具体建设阶段,双方又在建筑高度上发生分歧。政府追求“高大上”,这在李虎看来仍是那个最基本的价值观问题:“我不需要那么高,我不要做没有意义的事情。”以节省造价为理由,李虎说服了对方,建筑的高度最终被控制在了24米。

我不能做我不相信的事

李虎对过度建造的关注开始于十几年前。他从纽约回到北京,带着孩子,明显感受到环境的变化。每次坐飞机,他总挑靠窗的位置,看着下面森林和农田都在消失,到处是新建楼房和工厂。“我觉得挺可怕的,我无法不去关心这件事。”

那时他已是业内知名的建筑师,OPEN事务所的成立源于他和妻子对技术的兴趣。最初,他们想做一个开放的建筑实践平台,有跨学科的合作者参与。回国后不久,两个人的想法有了转变,OPEN的方向也渐渐转向对社会人文和公共议题的探索。李虎觉得,这是人对环境改变很自然的反应,“不是我们对曾经研究的事物不再关心了,但总会有一些事情,你觉得比技术更紧迫。”

他认为建筑师应该积极介入城市,在警惕过度开发的同时,用建筑创造更开放、包容的空间。2019年开幕的上海油罐艺术中心是他近期完成的一项公共文化建筑作品。在黄浦江边,他花了6年时间,把几个历史工业遗留下来的大油罐改造成公共空间。人们穿梭在公园和广场之间,可以不时窥见室内的艺术展览,室外公园部分免费开放,打破了传统美术馆与公众的隔阂。

建造之外,他也带着同事做关于城市和生态问题的研究。一个长期的大课题是后泡沫都市主义:当城市发展过快,不假思索的建造已经形成,遗留问题可以怎样解决。他们还设计了“火星生活舱”,探讨以最少的资源,人们可以怎样有尊严地生活,从而反思当下的奢侈浪费。

李虎所关心的议题,看上去都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主流商业,需要长期探索才能找到答案。“我看到悲觀的事隋,但我总是在乐观地做事。建筑是在表达希望。”

Q&A

你最重视过去十年里中国社会的什么变化?

我最关注的还是国内的城市与生态环境的变化。生态环境非常不乐观,恶化趋势是明显的,虽然政府也有意识到和在努力扭转。北京的河流在消失,夏天变得更热更潮湿,冬天几乎不下雪。雾霾虽然在北京有改善,但在南方城市反倒在恶化。城市并没有变得更加人性化,速生城市的问题逐步显现。城市的蔓延失去控制,乡村和生态脆弱的地区也面临被开发破坏的困境。这些都亟须关注。

过去十年来,你所处行业里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是什么?

好的变化是看到越来越多的独立建筑师,在做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事隋。坏的变化是,行业平均的专业水准在降低。因为有能力的人确实就那么多,这需要时间培养,可是工程量太大,需要的人太多,整体水平被稀释了。

能否告诉我们一件你即将要做的事?

秋季学期要在中央美院教一门设计课,带学生们针对北京东城区的旧城更新改造问题做一个研究性设计,希望找到一些新的思路,给政府提出一些积极的建议。

有什么是在10年前你没想到,现在却发生了的事情?

出门可以不带钱包。

十年前你最大的困扰是什么?现在解决了吗?近期最大的困扰是什么?

十年前我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困扰。近期最大的困扰是,希望能参与更多政府公共文化项目,但对于我们这样的独立事务所,参与的机会却越来越少。

相比十年前,你养成或者放弃了哪些习惯?

会多少更有意识地健身吧。放弃的习惯是更少用电脑,我会越来越回归传统,用手写东西、画草图,连常用的碳笔和草图本都逐渐固定成一种。

过去十年里,除本职工作之外,你个人生活中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是什么?

陪伴两个孩子快乐长大。

过去十年里,对你很有启发的一个人?他给你什么样的启发?

梵高。其实我喜欢的人,大部分跟艺术有关系。前阵子我看了一部关于他的电影,他内心对艺术的追求让我很受触动。

一条你付出大代价才学来的人生教训是?

实话说我很少这样思考问题。

你对生活的最基本要求是什么?

希望这个世界能简单一点,让我专注去做我做的事。

猜你喜欢
沙丘建筑师建筑
沙丘移动的奥秘
流沙之谜
小小建筑师
猴子建筑师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一个建筑师的独白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