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十二峰陶砚”年代之谜

2019-10-28 02:13吴笠谷
中国收藏 2019年8期
关键词:唐玄宗山峰大唐

吴笠谷

故宫博物院所藏十二峰陶砚,长期以来被文博界视为汉代砚。不过近几年,藏砚界又取得基本的共识,认为其是唐代砚;但因缺少考古信证,有说是唐代、也有说是晚唐五代,对砚的确切年代尚有不同看法。近日,笔者获观一品唐玄宗御碑拓片,上镌天女捧砚图饰,砚即十二峰形制,这才揭开该砚确切的年代之谜。

十二峰砚是砚史上不世出的名物,难得一见。因此,能够对该砚的断代从唐代更加具体到盛唐时期,可以算是砚史上的一个重要突破或者说发现。本文对此略作考辨,与同道分享一些个人心得。

汉砚还是唐砚

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十二峰陶砚名气很大,说是唐砚的代表一点儿都不过分。该砚系征集品,最早介绍它的是1957年10期《文物参考资料》,文章以“记者”署名。结论说:“观其砚形、山形、水滴,特别是人像之塑造和风格,似为西汉文物。而其结构之奇特,则从未见诸任何著录,诚砚中之孤品,文房之至宝也。”自该文发表以来,此砚一直都被当成汉砚来介绍,至今一些砚文化出版物仍持此说。

然而一直以来,藏界对此砚“汉砚说”不乏质疑者。质疑者认为,从砚的造型和装饰风格,以及人物、雕塑看,都不是汉代的艺术风格,反而倒与唐代陶砚相同的特点比较明显,所以定为唐代之作比较妥当。保持这种观点的群体中,也有人认为该砚应是晚唐五代的。

显现盛唐气象

笔者多年来坚信十二峰陶砚是唐非汉,而且应是盛唐出品。以笔者所藏及所见多方类似十二峰陶砚作比对:首先,这类砚的材质与唐代澄泥砚的泥质相近;其次,十二峰陶砚的箕形砚池,在公私所藏的唐代澄泥砚中很习见,比如广东韶关张九龄墓出土的双足箕形陶砚,泥色、砚池也与十二峰陶砚相近,只是张九龄墓出土的这方砚,砚堂与墨池之间有月牙形拦水墙相隔。而从砚式看,十二峰陶砚巍然兀立、气势恢弘,也非盛唐难以达到如此雄强开张,不可方物。

2009年夏季,在西安大唐西市文化产业项目建设的随工清理中,先后于唐代地层中出土了两件形制与十二峰陶砚接近的深灰色山峦形陶砚。至此,十二峰砚的断代问题可以说已是尘埃落定—应为唐代砚。

飞天仙女捧出

近日,笔者获观砚友新得的《大唐龙角山庆唐观纪圣铭》拓片,更是进一步解开了十二峰陶砚的面纱,使得该砚的断代更加精确,也印证了本人此前的猜测,那就是十二峰陶砚出品的准确时间应为盛唐。

《大唐龙角山庆唐观纪圣铭》原碑现存于山西省浮山县县城南20公里贯里村天圣宫遗址中,立于唐开元十七年(729年)九月三日,为唐玄宗李隆基御制御书。碑身四周均为线纹图饰,焦点在于,四位飞天仙女手中所捧为“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而其中的砚正是一方三足十二峰砚。

按照文史界对于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的唐代分期法,盛唐为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至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年)。《大唐龙角山庆唐观纪圣铭》正好属于盛唐时期,所以十二峰陶砚成砚的年代上限至少是盛唐早期。

另一旁证为,最近文物部门清理陕西省礼泉县城北唐肃宗李亨建陵石雕。两尊鸵鸟石雕露出底部,有石峰数组,其造型与十二峰砚山峰类似。李亨(711年至762年)继其父唐玄宗为帝,石雕年代仍属盛唐时期。

《大唐龙角山庆唐观纪圣铭》原碑,是道教名碑也是砚史名碑。隋唐嬗代之际,山西道士投机政治,制造符谶为李唐代杨隋大造思想舆论。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晉州人吉善行自称在晋南浮山县羊角山见到老子李耳显圣,老子让吉善行告诉皇帝李渊:李氏王朝将长有天下。李渊闻言大喜,于是认李耳为其圣祖,奉道教为国教,并敕命改浮山县为神山县,改羊角山为龙角山,在该山建老子祠。至唐玄宗时,又派内臣高力士将龙角山老子祠予以扩建,并更名为庆唐观。开元十七年,唐玄宗亲率皇族大臣,至羊角山将高祖至睿宗共六位皇帝的御容供奉于庆唐观中,并亲撰碑文立《大唐龙角山庆唐观纪圣铭》碑于该观。该碑保存至今,属于山西省级保护文物。

由于十二峰陶砚,可以说,《大唐龙角山庆唐观纪圣铭》碑不仅是唐代皇家名碑、道教史名碑、书法史名碑,也是一品砚史名碑。

厘清认识误区

根据史料记载,《大唐龙角山庆唐观纪圣铭》碑系从长安刻好,再运抵山西安放。其碑身、碑额通加上驮碑之赑屃碑座,全碑高近3.5米,这种规格在唐代前期实属巨制。立于皇室这等家庙祖庭,体量巨大,御笔亲题,碑阴题名几乎囊括了当时朝廷所有的高级官员。在如此高规格的御碑上所刻文房四宝中,选用十二峰陶砚为图饰,这足以说明此款砚级别之高。虢州澄泥砚在唐代曾是贡品,按理宫廷砚事应该都是交给虢州置办。所以综上所述,笔者的看法是,这种三足山峰砚很可能是贡砚,或是宫廷定制砚、特制砚,而且极有可能是虢州制品。

当然,关于这款砚,目前来看还有一些未解之谜。就像上面所述那般,它为何会出现在皇家御碑?砚式的寓意是什么?如此等等,都有待于古文献和当代考古资料的新发现。

最后,笔者想在此澄清。下有关十二峰陶砚的讹说。

首先,就材质而言,其是不折不扣的澄泥砚。澄泥砚虽然也属于陶砚大系,但其是陶砚的改良品,比起陶砚,在工艺上更加成熟和完善。

其次,十二峰陶砚也应称山峰砚。在笔者的经历中,所知、所见、所藏这类唐代三足山峰砚不下十余方之多。其中除了故宫博物院双力士加龙头水盂的组合外,还有单个力士的、单个龙头的,也有纯为山峰无力士为龙头的。同时,山峰有十二峰(三组)、五峰、三峰之别,所以并非都为十二峰定式。比如宝鸡市博物馆所藏一方山峰砚,就是三足五峰,无力士、龙头和水盂。当然,具体就故宫博物院所藏而言,称其十二峰也无不妥,只是不宜以此通称山峰砚式。

再者,鉴于上述所说,十二峰陶砚台并非孤品。

猜你喜欢
唐玄宗山峰大唐
天空低了
唐玄宗戒酒
访襄阳大唐影视城
西安大唐不夜城灯光璀璨
拥抱
唐玄宗以饼试太子
唐玄宗买字
遭遇大唐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征服那座最高的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