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云
尽管平日里也关注语文教育和阅读推广,但直到2014年年底到浙江温州参加第一届南方阅读论坛,我才第一次听说严凌君其人及其编著的《青春读书课》系列读本。彼时,严凌君受邀作为论坛嘉宾,为与会者作阅读专题讲座。此君口语表达极佳,站在台上无须PPT,只拿一个麦克风便侃侃而谈,滔滔不绝,可以想见他早已熟悉这种舞台,也可看出其平时的课堂组织能力必定非常出色。几年过去了,严凌君当时在论坛上所讲的,有几点我还印象深刻。他的读书经历令人惊叹。像他这个年龄段的人在基础教育阶段因种种原因而缺失了正常的文化课学习,直到进入大学才有机会体味文化的“甜美与光明”,那时候的他,几乎是抓住一切机会“吞噬”能接触到的书。正是这种“狂热”的阅读,赋予其深厚的人文素养,使他在从教时期能开辟新的阅读教学实践,不为僵硬的语文教育系统所同化,也才能凭一己之力在数年之内完成七卷本、500多万字的《青春读书课》选编读本。从读本中所收录作者作品、所设置主题的数量,涉及到的专业领域的广泛度来看,用“于书无所不窥”来形容大概不为过。
也是在这次论坛上,我第一次听说了“尸检式”语文的提法。“尸检式”是严凌君对多年来以应试为主导的语文教育的生动描述。他认为,我们的语文教材里不乏雄篇美文,但教学实践却只注重主题、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写作手法、好词好句等纯粹技术上的分析,把饱含人文含量的文本变成“一个个尸体解剖的对象”。如此的语文教学,无异于“尸检”的工作,它割裂了学生与母语之间的血肉联系,导致孩子们被笼罩在考题的阴霾中,丧失了读书的热情。这无疑切中当前语文教育的弊病。在应试教育系统中长期浸染过的人,无论师生,对此应有切身感受。因而他选编读本,显然有补偏救弊的考虑,其目的是带领学生感受汉语言的文字之美、思想之美,提升生命品质。
这套读本的前身,据说是深圳育才中学“拓展性”校本课程的语文教材,正式出版之前就在民间流传,被不少学校选为选修课教材。2003年,《青春读书课》系列读本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引起轰动。尽管后来也陆续出现其他优秀的读本,如作家叶开《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丛书,北岛等人精心编选的《给孩子的诗》《给孩子的散文》等,但《青春读书课》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私人编著的语文教材”,其先行者的地位不容忽视。在“先进示范区”深圳率先诞生这一私人编著读本并非偶然,严凌君自己就多次提到,深圳教育人“敢为人先”的改革勇气,为这套读本的出版与推广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制度环境。
《青春读书课》系列读本共7卷,每一卷又分上下两册,均精心设置与青春学子生命成长相适应的主题,选编的文本涉及古今中外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通俗)等领域的经典文本或优秀论著。相较于多年来在人文性、工具性、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相互妥协而略显平庸的语文教材,这一套读本至少有以下几个特色。
1. 呈现古典文学及文化的多样性。如今教育界、文化界喜谈传统文化复兴,就连内容浅薄、死板无趣的《弟子规》,也因机缘巧合一跃而成为“国学经典”“校园诵读经典”。这一误会,表明当前不少学校管理者对于“传统文化”的无知,只能被动接受外在权威的习见。实则“传统”不过是一个辅助概念,并不具有任何“质的规定”,在其背后,是难以纳入统一模式的丰富的艺术风格、多样并存而绝不雷同的思想睿识与价值立场、千差万别的生活方式与生命品质。这一点在《青春读书课》第四卷《古典的中国》得到充分的体现。如严凌君所言,《古典的中国》读本“立足民间视点,重审经典,重新发掘新材料、定位旧材料”,“以韵文小品为主,传统经典只取有活气的可亲近的一部分,力图再现一个被遮蔽的民间”。其中选入的文本,不再局限于四書五经、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众所周知的经典,而是在此基础上选入大量的历代笔记文学,内容包括神话传说、野史轶事、风土民俗、市井繁华、日常生活等。笔记文学的笔调往往雍容自在、率性真实,极少肃然危坐的面目,而且其所述所论,又多是未见于史书的生活、历史细节,不仅能补“正史”之不足,甚至能对“正史”形成解构,作为阅读选本,无疑可以丰富、重塑中学生关于古代历史、古代日常生活、古典文学文化的认知。
更难得的是,选本中呈现的活生生的感性生命,为中学生提供了一个感受古人的性情怀抱的机会。试举二例,比如关于古人的“苦学”传统,如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等,当下的师生大多耳熟能详,严凌君却斥之为违反生活常识的无稽之谈。他在读本中选入《<汉书>下酒》,并在导读中认为:古代读书人并非都那么呆板,苏舜钦就是一例,其为人豪迈不羁,以《汉书》下酒,说明他从读书中得到纯粹的、巨大的精神愉悦,豪饮不过是这种精神极乐的表现。读本还选入清代四大才女之一吴藻的杂剧《乔影》(又名《饮酒读骚图》)。吴藻诗词曲画无所不工,个性特立独行、不受礼俗拘束,时人以“夙世书仙”誉之。在中国历代的才女中,吴藻是少数敢于直接挑战当时的性别秩序,张扬个性与生命价值的人,所谓 “愿掬银河三千丈,一洗女儿故态”并非只止于纸上,而是延伸到生命实践中。其代表作《饮酒读骚图》虽也有满腹牢骚,却有一股少见的俊爽之气。据严凌君自己所说,吴藻的《乔影》,由台湾华玮教授提供,目的是为“书生意气”提供女性视角,使被漫长历史遮蔽的另一半“读书人”有机会暂露头角。这是有意识地基于对现代女性立场的同情与体贴,来重新发掘古代文献材料。这类文本,对正值青春年华的少男少女来说,是非常难得的精神激励。
2. 诗性与智性兼而有之。当下为中学生编著的读本,大多偏向于文学阅读,其中虽也有相当不错的文本,但主要还是指向学生的情感体验与熏染。这当然非常重要,但从发展学生心智生活的角度来说,就不免偏于一隅,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其结果是学生的逻辑思维品质和判断力没有得到充分的磨砺,而不能敏锐地应对纷纭复杂的现实;同时,由于学生在情感上缺少理性思考的节制,往往容易限于感伤主义的境地,到头来反而有损其审美修养。《青春读书课》系列读本则规避了这一问题,一方面选入大量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尤其是第七卷《人间的诗意》收录了许多19世纪、20世纪外国诗歌,使读者看到古典诗词之外,诗歌的另一番宏大气象,扩大了诗歌阅读与鉴赏的视野;另一方面又节选了许多通俗科学读物、学术小品、文艺论说、文化批评,以及社会经济、政治、哲学方面的论著,如马克思《思想的芳香》、爱因斯坦《培养独立行动和思考的个人》《科学与社会》、尼采《快乐的科学(13则)》、维特根斯坦《文化与价值》、阿尔贝·雅卡尔《我控诉:霸道的经济》、宗白华《美从何处寻?》、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等。比如阿尔贝·雅卡尔的《我控诉:霸道的经济》(节选),所针对的是现代商业社会的弊病:人的欲望被缩小窄化,只在追逐“最大利润”这个点上膨胀,“霸道的经济”正以荒谬的方式,如广告、体育产业、博彩等控制人们的思想与生活。当今中学生就生活在这样的世界,对社会上诸多怪现状也有他们的疑惑与不安,与其让他们像鸵鸟扎进沙堆一样埋首“题海”,不如以这些深刻的文本引导他们深化对现代社会生活的认知与反思。
3. 注重倾听“他者”文化的声音,形成多元文化的视野。《青春读书课》中给我最大的惊喜,是第六卷《人类的声音》。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当前应该说很少人会否认“开放、交流、合作”的意义,但涉及到与“他者”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不少人却仍视之为洪水猛兽。实际上,“他者”文化对本土文化具有镜鉴作用,只有在与“他者”文化的互动中,本土文化的核心价值与关切才能充分彰显出来,也只有在与“他者”文化的交锋与对话中,本土文化才能获得自我更新与发展的长足动力。严凌君这卷读本中节选了大量外国历代经典文献及作品。其中,第一辑“心灵的空间”将《礼记·礼运第九》中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阐述,与释迦牟尼《鹿野说法》、古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以及《旧约·创世纪》(节选)、《新约·马太福音》(节选)等人类各大文明的经典文献并置在一起,让读者了解到不同文化思考、感觉、想象世界的不同方式,并在这种比较中增进对本土文明的理解。第二辑“经典文献”则节选《共产党宣言》《人权宣言》《联合国宪章》《走向全球伦理宣言》等现代社会的重要文献,让学生深入了解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而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序言》、汤因比《东亚——全世界统一的地理和文化上的主轴》诸篇则直接提供了国外学术大师关于文明比较的思考。如此编选的考虑,如他在序言中所说:“任何人为的封锁都阻隔不了人们的声息相通。世界,是我们共有的世界;一切的文化,都有我的一份;……在人类的精神家园中,中国,作为文明源头的重要一支,理应对世界有更大的贡献。”
对学生来说,阅读这些文本既是文化知识的积淀,又是视野的拓展、思维的磨练,同时也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最好途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文化自信不是在屏蔽“他者”文化的封闭环境中自我膨胀、自我陶醉,而是在文化比较视野之下,对本土文化真诚、理性的认知进而产生的敬畏和自觉传承的意识。
选本最大的考验,在于编选者的功夫和眼光,这不仅要求选者具备深厚的学养学力,对古今中西各领域相关著作均有所涉猎,还要求其具有现代意识,熟悉学生的成长节奏和成长规律,如此才能从汗牛充栋的文献材料中选出有益于中学生精神成长的读本。从这几项要求来看,严凌君毫无疑问是一位优秀的选本编辑和语文教育者。以《青春读书课》这套读本为衡量尺度,观照当下语文和人文教育,有几个问题或许值得我们思考。
1. 阅读的方法。关于阅读理念与阅读方法,有两种似乎需要特别关注。其一是“海量阅读”,主张尽可能地多读好书。山东潍坊韩兴娥老师经过十几年的实验提出了系统的海量阅读模式,据说小学高年级(四、五、六年级)学生每周读10~20万字轻而易举,且所读之书均是《论语》《道德经》《千字文》《千家诗》《唐诗故事》《宋词故事》等小学阶段相当不错的书籍。不过,这种阅读方法适用于为阅读“打底子”的小学阶段,却未必适合中学或更高的学习阶段。世上的好书浩如烟海,一个人在早年可以尽可能读更多的好书,但到了某个阶段,就必须有所选择,有所舍弃,凭借个人志趣来选择作者,否则就很容易淹没于浩瀚的书海,失去个人的自主性。这时候就要敢于尝试另一种阅读方法,姑且称之为“自由阅读”,即根据自己所好选择几家精读,进而形成自己独立的问题意识,建立个人的审美趣味和眼光,如此才能真正享受读书之乐而不为浩瀚所累。中学、大学大致处于从海量阅读向自由阅读进阶的时期,这个时候好的选本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如《青春读书课》系列读本,提供了大量适合青春学子的书单,为学生免去了在书海中拣选好书的功夫。不过,这套读本依然有过于庞杂的嫌疑,编者或许是为了把所有接触过的杰作都纳入读本中向学生推介,但整套书规模毕竟有限,一旦主题、作者选入太多,单篇作品的篇幅就必须压缩,其结果是整套读本显得太过零碎,却又过于臃肿。如果能有所精简,增加单篇作品与导读的篇幅,学生阅读的效果或许会更好。
2. 维护汉语的纯净。作家阿城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指出,我们的汉语表达充斥着大量的陈词滥调,倘若试着把“建设”“推动”“促进”“提高”“基础”“核心”“理性”“形势”“计划”等常用词汇去掉,不少人估计会丧失表达能力。遺憾的是,这一判断放在今天尚未过时。那些看起来“张牙舞爪”,实则空洞无物的词汇依旧被广泛使用。而在网络时代,各种粗鄙、暴戾、恶俗、浅薄的语言更是层出不穷。这种状况恐怕与我们的语文教育脱不了干系。
当前语文教育存在种种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这样一个事实:恰恰是我们的语文教育泯灭了许多学生读书、感受汉语之美的兴趣。个中的原因难以在此展开,但可以确定的是,这离不开教育评价制度(应试教育使得感受母语之美、发展心智生活、构筑精神家园的过程沦为攻克考题、获得分数的技术操作)与语文教材体系(语文教材的编订并非为了给学生提供最好的精神读物,而是为其他目的所绑架,比如所谓的“识字教学”“思想教育”等)。中学生一旦对语文心生厌倦乃至厌恶,就有很大的可能在中学毕业之后彻底与阅读绝缘,这在今天已是很普遍的事实,结果自然就是一代人汉语表达的下滑。
语言不仅是表达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记忆、个人生命的印记,贫瘠的语言系统,所昭示的无非是贫瘠化的生命品质、荒芜的文化记忆。要改变贫瘠粗鄙的语言现状,就必须与母语建立血脉相连的联系,尤其要接续上母语所深蕴的文化与精神典范。像《青春读书课》这样的优秀读本,立足于引导中学生感悟汉语的语言之美、思想之美,“感受正确而自如地用汉语表达自己的快乐”(钱理群的评价),如果能得到普及,对提高一代人的汉语水平必定大有裨益。
3. 人文素养。19世纪英国学者马修·阿诺德如此定义文化:“文化旨在使这个世界上所知的,所想到的最好的东西,普及到四面八方,旨在所有人生活在甜美和光明的气氛之中。”这样的文化所指向的是无数个体的人文素养。何谓人文素养,虽然不容易达成一致,但精神自由、灵魂澄澈、公民责任这三者总是绕不过去的。而学生人文素养的涵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与“伟大文本的对话”,就此而言,每一个像严凌君这样孜孜矻矻为学生提供最好的精神读物的人,功莫大焉。
阅读这些文本对于中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要求教师本身拥有良好的学问功底,才能带领学生进行心智生活的训练。我们不能低估教师群体的人文素养,尤其是在研究生人才大量充实教师队伍的今天。我们也无须担忧中学生是否有读懂杰作的能力。学生的潜力远超出我们的预期,关键看我们为他们提供了怎样的成长环境。在当今中学生这个年龄,古代读书人早已熟读四书五经,《离骚》《史记》,陶杜诗、韩苏文,而从网络上公布的法国高考作文题来看,法国中学生对人文社科经典不会陌生。去年,深圳宝安区“整本书阅读”区域共建项目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这个历时七年实验才打造出来的项目,旨在带领学生读好书、构建精神家园,其最大的亮点在于区域共建,全区所有学生参与其中,而非局限于个别优秀教师、优秀学生的“精英教育”,其书单同样不乏人文、科技领域的杰作。这表明中学生完全可以胜任这种强度的阅读。
在网络与大众媒体时代,一个人文素养普遍匮乏的社会,极容易堕入“泛娱乐化”的泥淖之中,再严肃的问题包括苦难、灾难,都会在网络狂欢中变味。当代诗人王家新提到,汶川地震后,在媒体的炒作中,那首《孩子快抓住妈妈的手》“共赴天国”的诗一时家喻户晓,“在这一片‘妈妈……声中,似乎这个民族的审美一下子又回到幼儿园了。”普通人能否以得体的方式回应人生的根本问题,尤其是苦难与不幸,是衡量一个社会人文素养之高低的重要尺度。目前来看,我们的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翻开《青春读书课》系列选本,我不禁想起俄国诗人曼德尔施塔姆的艺术主张:“对世界文化的眷恋”。选本虽非原创,但其意义不可低估,如果要一言以蔽之,可以说它致力于“高级文化”的延续。而文化的延续,总要通过年轻人生命的充实与丰富来实现,因而与教育息息相关。或者说,两者本就是一回事。
责任编辑 李 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