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是怎样炼成的
——记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光荣诞生

2019-10-28 02:10陈静陈荣华
重庆建筑 2019年10期
关键词:大礼堂张家建筑

陈静,陈荣华

(1重庆大学 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45;2重庆市设计院,重庆400015)

0 引言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 (图1)(初名西南军政委员会大会堂)是建国初期用建筑形式歌颂新生政权的一曲嘹亮赞歌.无疑它的设计师张家德是这首壮美交响乐章的谱写者.但它能够登台演出并大获成功,则应归于乐队杰出的指挥家——当时主政西南的三位开国元勋刘伯承、邓小平、贺龙.没有他们的远见卓识、正确抉择、统筹指挥和鼎力支持,这个作品就只能是"空中楼阁",难以建成.这其中,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任兼大会堂工程处处长的段云,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正是他们与成千上万参战军民同心协力,才铸就了这个载入世界建筑史册的不朽经典,成就了这一曲礼赞新中国的大合唱.翻开这段尘封的历史,至今仍使我们感动不已,且这一辉煌篇章至今仍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图1 张家德巅峰之作——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建成实景

1 慧眼识珠,柳暗花明又一村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国民党反动派在败退前夕,放火烧毁了重庆市区大片房屋,烧死了无数百姓.张家德所居住的一幢四层小楼也在火海中付之一炬.这就是重庆历史上有名的"9.2大火灾".刚解放,正当张家德一贫如洗,走投无路的时候,一位军人找到了他,并把他安排在新组建的西南建筑公司设计部作了一名组长.张家德如同久旱逢甘露一般,对共产党、对人民政府充满了感激之情,以满腔高昂的热情和一丝不苟的态度投入到新的工作之中.

此时的重庆已是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在1950年1月召开的重庆市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上,西南军政委员会的首长确定了以"建设人民的生产的新重庆"作为重庆城市建设的总方针.在这股热火朝天的建设高潮中,政权建设也提上了日程.邓小平指出"我们不能光盖生产性的工厂,也要有一些政治工厂才行".鉴于"当时整个西南一级党政群机关经常苦于没有能容纳较多人数的集会场所,而且在招待外宾和过往负责干部的住房上也经常感到困难","西南军政委员会决定拨款200亿元 (等于1955年3月后流通的新人民币200万元左右),利用马鞍山和蒲草田的40多亩荒地,加上新征的50余亩地,建设一座能容纳四千人以上的大礼堂并附设一个招待所",以作政务、接待、大型会议和人民群众观看文艺演出之用,于是大礼堂的建设开始启动1.

1951年3月,西南行政委员会发出通知,要求各单位在3~5个月内,拿出至少十个设计方案,再精选出五个让首长审定.据唐璞回忆,他和樊文玉、夏冬海、徐尚志等人都推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这些方案,既有现代风格的,也有民族形式的,还有"普罗大众"的.

当时张家德所在的西南建筑公司设计部为萧子言等一伙人所把持.等他看到这个通知时,已是5月下旬.张家德果断地抓住这个机会,经过十几天的深思熟虑,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匆匆赶绘了一幅大礼堂的彩色立面效果图,长3.91m,高1.63m.一座犹如宫殿般富丽堂皇而又气势磅礴的西南军政大会堂的宏伟形象赫然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图2).凡是亲眼目睹这幅巨画的人们无不叹为观止,很多人连声称赞,继而又是一阵摇头.大家觉得此图画得很美,很有感染力,但是作为大礼堂实施方案却不现实,图中大跨度的礼堂屋顶根本无法建成.刚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迎来解放的人们,难以相信在中国的土地上也能同世界强国一样,建造出如此宏伟的建筑.

图2 张家德手绘"西南军政委员会大会堂"投标方案彩色立面图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7月初的一个傍晚,负责方案征集工作的西南军政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段云对遴选结果感到几许失落,闷闷不乐地外出散步,不经意间在马鞍山对面的一个工地上遇到了张家德.段云回忆"他衣着破旧,形容消瘦,一身风尘仆仆,但却有种充了电似的热情劲儿,此刻他对着施工现场,一面翻着图纸,一面滔滔不绝地向身边的几个同事指点设计和施工的情况".这种热情投入显然感染了段云,他禁不住上前和几个人攀谈起来.很快,段云就从张家德身边愤愤不平的青年口中,得知这个听力接近耳聋的建筑师所设计的方案遭到了冷遇.正为方案发愁的心情顿时一震:"还有遗漏的方案?"他当即就要求这位聋子工程师晚上带着图纸到行政办公厅给他看看,他迫不及待地想亲眼见识一下这个"空中楼阁"到底如何的"不切实际".

当晚八点半,张家德和夫人一道带着图纸来到行政办公厅,段云同志已经在那里等候了.实际上近两个月来,段云一直在审查方案,由于一直没有一个令行政区领导满意的方案,所以他对张家德的方案也没有抱着多大的希望.但当张家德和夫人一左一右将图纸缓缓展开之后,段云先是一怔,后是细细查看,凝视片刻之后脱口而出:"好图啊,好方案,难得的方案!"随即用电话向行政区副主席贺龙等人作了汇报.

当晚九点半,贺龙、邓小平及行政区其他领导会议一结束,立即在小会议室接见了张家德.当大会堂巨幅彩图挂于墙上后,贺龙等领导人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他们一会儿近看,一会儿远观,看得很入神、很投入.他们一边看着图,一边热烈地讨论着、赞扬着,小会议室里充满了热烈的气氛.随同张家德汇报方案的张家德夫人在笔记本中清楚地记录着贺老总的评语:"庄严、宏伟、大气……".

行政区副主席邓小平对方案的评价是:"这个方案气势超过美国国会大厦,又是富丽堂皇的民族建筑形式,建成后效果肯定好,肯定很好!"对于经百年奋斗才最终推翻三座大山,代表人民参政议政、共商国是的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人民代表大会主会场的大会堂,理所应当应该拥有气势磅礴、庄严宏伟的形象.看图后,贺龙等首长详细询问了大屋顶需要多少钢材、国产的行不行,以及还有什么困难等等.针对一些人怀疑大跨度圆形屋顶能否建成的疑惑,邓小平口气坚定地说:"怎么不能建成?!美国国会大厦就是实例嘛!"在建国之初,这些话居然出自共产党政治领袖,军事统帅之口,使张家德对伟人的渊博知识和谦和态度打心眼里佩服与敬重.张家德也明确表态他有把握把钢结构穹形空间网架设计出来,但希望能有一些外文资料,用世界上已经建成的两三个实例加以印证.邓小平听了连连点头说:"印证好!印证好!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定要印证!所需资料你拉个单子,我们想办法去搞"!

于是,39岁的建筑师张家德就凭这张白布彩绘方案图,在应征方案中脱颖而出.这个方案是民族形式的,采用了横五段竖三段中轴对称的经典构图,形象丰富,轮廓优美,高低错落,主从得当,仪态端正,气势恢宏,具有一种振奋人心的效果.据同时参加方案征集的唐璞先生介绍,张家德曾对他说,他的构思是集北京故宫和皇家建筑之大成,但采用了全新的构图法则和组合方式.进厅的顶部借用了天安门的形式,而中心礼堂的屋顶上面则以天坛祈年殿式的三重檐攒尖宝顶作为"皇冠",南北两翼配上柱廊式的长楼,并以不同形式的楼阁加以分割与收尾,具有故宫午门的架式.这种造型比St.peter或St.paul还要壮观.用超越古代皇宫的民族建筑作为"当今天子"——人民大众"共商国是"的殿堂无疑是非常合适的.它坐落在马鞍山上,俯视则虎踞在盘,仰视则巍然屹立,显示出革命胜利后人民政权的昂扬气势.

从张家德的手绘效果图中,我们至今还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对环境景观的精心构思.在结构选型上,张家德根据不同体部的需要综合运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砖石结构和木结构.对各部构造、工艺了然于胸.整个方案大胆超前,引人入胜而又具有可实施性.

十几天后,行政区组建了西南军政委员会大会堂工程处,由段云同志兼任处长,张家德调任该处任总工程师,负责主持大会堂的设计和施工技术.会下,段云笔写,转达了军政首长刘伯承对这位未曾晤面的聋子工程师的谢意."感谢他构思出来的大会堂既庄严、雄伟,又有磅礴的气势、一种可雄踞百年的气势,这正是我们想要的大会堂".当看到这里,张家德再次激动不已.在旧中国,一个知识分子,空怀满腔热血和志向,由于战乱和动荡,施展才华、实现理想的机会十分有限,新中国一成立,自己就有了报效祖国的机会.更令他激动的是,倾注他心血的方案能够获得三位身经百战的巨人、共和国的开国元勋的一致肯定和赞扬,还有对他的巨大信任,而他也把段云视为知音.

方案被选中,张家德并没有就此满足和停步,立刻马不停蹄地按照刘、邓、贺首长的指示精神对中选方案进行了深化和优化.所谓中选方案,其实只是一张立面效果图.虽然其功能、平面和结构构思他早有腹案,但还没有形成图纸,因此实施方案实际上需要重做.经过反复推敲,在忠实保留原有创意和主要特征的同时,主要是对进厅与两侧翼楼的关系作了调整,利用三者围合成一个入口空间,对来人呈现迎纳的态势.同时果断地去掉原方案中南北翼楼的尾段.并将其加高到四层,强化了三段式的构图,对两端收头的楼阁式塔体也作了新的处理.至于地形的切实利用,交通的合理组织以及功能布局、动线安排、空间建构还有比例的权衡、细部的推敲,自然是应尽之事.此外他还对室外环境景观进行了大幅度的简化,去掉了与民族形式建筑风格不大搭调的法式花园和不太必要的人物雕像和建筑小品,而只在中轴线的西端、前庭广场的入口处设置了一座中式牌楼,而广场周边则以本土植物黄桷树加以界定.大礼堂的东、北、南面仍是森林区,保留"崇自然尚幽静"的状态,使大礼堂掩映其中.修改以后的图纸我们没能看到,据相关人员披露,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的大部分设计图纸至今可能还在印度.但从建成后的效果来看,显然要比最初的方案精练、大气、纯净和成熟得多,反映了张家德先生勤勉创新、精益求精的态度和精神(图3).

图3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实施方案立面、平面、剖面图

2 价值共识,人民至上是灵魂

这里需要指出,张家德的方案之所以被选中,绝非仅仅是因为建筑外观的宏伟和壮丽,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自清末至民国时期,正是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初始阶段.这个阶段中西文化二元并存和融合,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在20世纪初,西方的建筑学被引入中国后,第一批留学归来的中国建筑师尝试着为尚在孕育中的现代中国建立一个建筑体系和理论平台.在建筑实践方面,他们中的许多人选择了"中西调和"的道路.其中沿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并与西方建筑技术相结合的风格,被称为"中国固有之形式".也有利用中国传统装饰符号与西方古典建筑形式结合的"现代式中国建筑".这可以说是中国民族建筑现代化或是现代建筑民族化的一种探索.这一方面是因为第一代建筑师接受的完全是西方建筑教育,对西方知识框架有着深刻的理解,同时又有着中国传统教育的深厚学养,这使他们具有兼济中西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则是当时时代的需求.现代中国建筑所有的探索都摆脱不了一种民族国家宏大的叙事语境.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文化艺术被赋予过重的责任.如何形成能被认同的民族文化的象征和体系成为时代的主题.中国的现代性要求建筑师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尽最大可能"整合"所有的文化,以摆脱殖民文化的身份.在文化象征方面,古典折中主义比现代主义概念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如果将建筑放在中国现代化转型进程中来看,这实际上是时代对建筑的选择.直到20世纪30年代,现代主义的形式和理论才被引入中国.所以当时可供建筑师选择的形式语言不外乎是"中国古式"("中国固有之形式"、"现代式中国建筑")和西方学院派的手法.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筑领域的中西二元并存和融合也许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在这一历史时期,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瓜分和掠夺日益加强,特别是自1931年后,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致使国内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空前高涨.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古式"更加受到政府和社会公众的认同.所以中山陵和中山纪念堂,以及民国政府的许多重大建筑采用中国传统建筑的造型或象征符号就是很自然的事情.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中期,1937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随即征用位于后来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北面的重庆职业学校校舍建筑作为国民政府办公大楼,并委托已进驻重庆的基泰工程司杨廷宝建筑师进行快捷地改造.杨先生主要在其正面加了一个通高三层的歇山式抱厦、柱廊和前厅,使这一立于两层台阶和梯道上的整座建筑具有了行政办公建筑的庄重感和威严感.尽管改造设计力求简朴实用,但采用这种"中国固有之形式"作为正在进行的伟大民族战争的政权象征无疑是非常合适的.可以说,对这种建筑语言的坚持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当时官方对其 "政权正当性"所提出的要求.而对转型过程中的中国和中国建筑界来说,中国传统建筑形式语言又无疑已经从官方的"政权认同"到公众的"符号认同"成为一种民族性的文化表征(图4).

图4 战时首都重庆,国民政府办公大楼

历史前进到了1949年,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压在自己头上的"三座大山",他们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他们再也不受欺凌和压榨,决心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开创未来美好的生活,并且要以平等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整个中国大地,无处不欢欣鼓舞,激情澎湃!置身其中的张家德真切地感受到人民的心声,准确地把握住时代的脉动.面对大礼堂这个各界人民"共商国是"的圣殿,它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展现出来?显然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但张家德做得很好.难能可贵的,一个从旧社会过来、深谙封建时代建筑等级规制森严的知识分子,居然把古代皇宫正门的"天安门"放在大会堂的入口上方,把古代皇帝祭天的祈年殿作为中心礼堂的"皇冠",足见其对劳动人民及其先锋队的极大尊重,直把他们当作"当今天子",正是这种 "人民至上"的思想,使人们从他的方案中看到了新中国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的磅礴气势;看到了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辉煌愿景;看到了人民政权巍然屹立的崇高永恒;看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信念!对张家德而言,这既是一种政治热情的释放,也是一种民族自豪的展现,更是一种文化自觉的张扬,历史文脉的传承!他决心要用民族建筑形式谱写出一曲新生政权的壮美赞歌!正因为如此,张家德提交的方案高度契合了作为当时文化主体的广大军民的群体心态,反映了那个时代占据主流的价值观和美学观,是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结合,是"民族之精神与时代之文化"的交融.正因为如此,它才受到主政西南的三位开国元勋的高度肯定.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远见卓识,深邃思考,正确决策和鼎力支持,才使得张家德的方案能不断完善,顺利实施.这也成为中国建筑史上一段传为美谈的佳话,也是大礼堂能够历经风雨而永葆活力,足以名世,足以传世的决定性因素(图5).

图5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正面实景

3 坚守原则,攻坚克难保穹顶

在大礼堂的设计中,难度最大的莫过于承托中心礼堂屋顶的巨型钢结构穹形空间网架.张家德知道国外有这种叫做"TOME"的结构形式,但却没有关于它的计算原理和设计方法的相关资料.张家德不顾家里人多生活拮据的困境,用有限的工资购进大量外文原版书籍,尤其是英、美关于建筑结构设计的专著,夜以继日,孜孜不倦地钻研起来.但工期紧迫,有人因此产生动摇,想放弃这种复杂的形式而以其他方式来替代.但试算的结果必须从外地购进大规格的钢材,不仅在时间上来不及,更重要的是无法像原方案那样,实现三重檐攒尖宝顶与穹形空间网架的完美结合,且建筑外观形态与内部空间也不相协调.而这正是张家德方案的最佳创意和重大创举,所以受到张家德的坚决反对,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出差回来的段云看到相关情况的会议记录之后,坚决地站到了张家德这一边.这位在参加革命前曾留学日本的领导干部深深地理解张家德的苦心与执着,坚定地支持他将中国民族建筑形式与当代先进结构技术相结合的可贵探索,努力说服其他人要相信张家德的理念与能力.终于,张家德和他的助手们,通过重庆大学朱可善、林钟琪等老师,在美国结构设计手册中查到了半球形钢网壳的计算原理 (H001 and Jahason:Hand Book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P.705-P.713).更为庆幸的是,在外交部门的协助下,世界上仅有的几座钢穹顶的计算理论和实际案例辗转万里也送到了重庆.张家德如获至宝,将其中的重要部分用硫酸纸抄录下来,用晒蓝图的办法复制多份装订成册,分发给设计人员,利用每个间隙时间仔细研读,务必吃透.

那时没有先进的计算工具,张家德和他的助手们仅仅依靠计算尺和算盘经过反复的手算,终于取得了结构设计所需要的全部数据.让张家德喜出望外的是,这个直经达到46.33m的半球型无柱空间,就地取材,采用重庆当时现有的2.5英寸的等边小角钢就可以铆接而成半球形的空间网架.设计师们奋战了20余天,才完成了这个浩繁的计算工作.他们视作珍宝,把所有的计算书都工工整整地抄写归档.令人叹息的是,这耗去设计师们大量心血的多册计算资料却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中被毁之一炬!张家德还亲自绘制了钢结构半球形空间网架的结构简图和主要节点大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按时完成了全部图纸,并与国外的实例加以比较印证.为了绝对安全,他们用白铁皮模拟小角钢,按照图纸设计的形式按比例缩小焊接成型,然后进行荷载试验.试验荷载加至按比例缩小的设计荷载的2倍和3倍,经过十多天的持续加载试验,模型经受住了考验,没有发现何变形.最终试验人员宣布检测值完全在正常范围时,全场参观人群顿时欢呼雀跃,为设计师们的创新和创造兴奋不已.段云也加入了庆贺的行列,他们的坚持和努力终于得到了完满的回报(图6).

图6 张家德手绘半球形网壳结构计算简图、计算理论分析英文摘要及杆件计算结果内力表举例

4 为国分忧,技术革新省投资

1953年,大礼堂建设因为资金问题一度搁浅.出国访问归来的贺龙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指示开动脑筋、简化设计;自力更生、重新上马,并着手落实建设资金.首长的指示成为工程处大搞技术革新、勤俭节约的强劲动力.设计的简化,并没有影响整个工程主要创意与主要特征,而是在上述前提下,削减了某些项目,如声学装修,旋转舞台,以及一些园林景观,同时也降低了某些标准,简化了某些做法,难能可贵的是,张家德和他的同伴们采取了自力更生、技术革新的办法来达到降低成本节省投资的目的.

图7 张家德手绘中心礼堂半球形钢网架及附加木屋架设计简图及其与钢网架连接节点详图

比如为了实现中心礼堂的"皇冠",张家德在铆接而成的半球形空间网架上附加木屋架,很自然地形成带有"举折"变化状如天坛祈年殿的三重檐攒尖宝顶.而木屋架也不是传统的抬梁结构,而是更加符合现代力学的桁架系统.其每根立柱均落在网架节点上,使主体结构的受力更加明晰合理而大大节省(图7). "天坛"檐下"屋身"柱子,在外观上要求直径较大.张家德为了节约用材,减轻重量,采用了外围用板条抹灰形成空心圆柱.为使圆形屋顶和穹形网架更好地契合,张家德把一层和二层檐口之间的距离拉开,在中间形成"室外"环廊,上置寻杖栏杆,下饰平面化的装饰性斗拱.这种类似"平座"的新颖作法又成为重檐宝顶不同于天坛祈年殿的又一看点.这种将现代先进的结构技术与传统民族形式的巧妙结合无疑是一项伟大的创举.

在大礼堂,张家德完全舍弃了檐下斗拱这一复杂纷繁的构件,仅在斗供的相应部位采用了两层出挑的线脚加以替代,既简洁又新颖,同样获得了大式建筑岀檐深远、雄奇飘逸的效果.这既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节约.步云楼的屋面也没用传统的抬梁构架,而是采用了更为省工省料的三角形钢木桁架,然后再在上弦附加木构件以形成举折变化.南北楼更是直接采用了"硬山搁檀"的办法,以砖代木.

琉璃瓦和粘土砖是大礼堂的大宗用料.工程处决定在重庆本地建厂烧制.据段云回忆"张家德专门设计了一种半凹半凸的琉璃瓦,直接用螺丝钉固定在木望板上,省去了苫背,重量轻,还不会长草.工人就按张家德的设计图纸制模加工".经过反复试验,终获成功,且质地上乘.仅此一宗就可节约大量经费.以往,传统圆形的攒尖屋顶,其琉璃瓦件是上小下大呈放射形排列.这种瓦件,每圈规格都不相同,必须按绘图计算的尺寸烧制,施工也很麻烦.大礼堂攒尖屋顶因直径太大,按此作法,不仅费事费钱,而且到了檐边,瓦件尺寸将因过大而导致比例失调.张家德先生发挥聪明才智,将屋面分成八瓣,用规格统一的半凸半凹的瓦件和脊瓦加以铺设,效果极佳.屋面之上的宝顶,体型硕大,内部是木质构架,外用板条抹灰,表面镶贴镀铜饰件,远远望去金光闪闪,熠熠生辉,与传统的金泊贴面相比,效果稍逊,但却省去了原拟采用的大量昂贵的黄金.

大礼堂所有的望柱栏杆本体都用混凝土入模浇铸.表面的涂料则是向各处收集碎盘碎碗,研磨成粉,加上白磁粉、白水泥涂刷其上,干后的质感,与汉白玉十分相似.这种利用废旧资源的作法,非常切合现在的环保观念.

张家德和同事们就这样自力更生,发挥勤俭节约的精神,通过自发的技术创新解决了不少问题.以至于后来有人说大礼堂的某些作法不符合传统建筑的营造法式或则例,实际上正是特殊条件下的变通与创新,表现出师古而不泥古,在对待传统上所采取的有所扬弃的做法,这正是大礼堂在建筑设计中的一种突破.竣工后决算表明,大礼堂的造价为175元/m2,在当时同类工程中仅属中上等,但却取得了难以企及的辉煌效果.

5 首长出题,专家应答显奇效

中国建筑历来重视按照风水学相地择基.当时的刘伯承、邓小平、贺龙三位首长决定把大礼堂放在马鞍山上却有着更为广阔和深远的考虑.正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这是战略家和高层领导必须具备的胸怀和眼光,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在重庆时就已经形成的渝中半岛的功能大格局和以后半个多世纪的城市与社会发展,都足以证明这一点.

自重庆开埠以后,渝中半岛逐步成为重庆主城的核心.1937年,"国府"西迁,重庆更成为抗击日本侵略的战时首都.临时征用改建的"国民政府"办公大楼(民间俗称"总统府")即在今人民路北侧."总统府"东北则云集着国民党政权的行政机关,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的办公用房也在这里.与之毗邻的还有共产党八路军驻渝办事处周(恩来)公馆,毛泽东来渝和平谈判时暂住的张治中公馆"桂园",中国民主同盟诞生地鲜特生的"特园",以及国民党军统局特务头子戴笠的公馆……当年在这里上演了多少既合作又斗争、共同挽救民族危亡、国土沦丧的历史活剧!它凝聚着如此重大而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事件,是一块具有伟大意义、不可替代的历史场地!

重庆解放,换了人间.新生的红色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军政委员会进驻这里,成了新的主人,管辖川、滇、黔、康及重庆四省一市.在决定修建军政大会堂时,刘、邓、贺首长经过周密的考虑,决定将对外功能较强的这一大型公建放在与西南军政委员会仅一街之隔的马鞍山上,既有工作联系的便利,又与日常办公适当分隔,这样大会堂及其对面的办公区域也就成了西南大区在重庆的行政中心.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期待它能够集中连片,更加完善.事实上,随着2012年位于原"总统府"旧址及其以北片区的重庆新市政大楼的落成,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今天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和作为重庆"两会"永久会址的大会堂就已经是集中连片的行政中心了,从而与位于解放碑的商务中心、和位于学田湾的文体活动中心共同维持和发展了早在西南大区时期就已奠定的渝中半岛功能格局,生动地应证了刘、邓、贺首长的远见卓识.这里还得补充一句,在"文革"后,原"总统府"不幸被拆,重庆又失去了一个中华民族和世界人民并肩抗击日、德、意法西斯战争中重要统帅部的历史实证,成为不可挽回的损失!

从城市功能分区的大局看,大礼堂的选址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但却给建筑师出了道难题.因为马鞍山与大溪沟的高差深达35m,且山形走势与城市干道人民路呈垂直状态,如何因地制宜,化弊为利,考验着设计者的智慧和功力.

首先是建筑朝向的摆布.中国传统建筑特别是礼制建筑多是坐北朝南,历代帝王都"面南称孤".历史上也出现过坐西向东的做法,即是以中国的风水大格局为参照,所谓背负昆仑,面朝东海,也有入主为王的意味,但终因与客观的地理气候不合,在两宋之后逐渐式微.然而大礼堂却是坐东朝西,与传统观念大为相左.从一般的处理手法看,大礼堂应当面对主干道人民路,但事实也非如此.究其原因乃是用地条件所使然.从原始地形看,如果大礼堂面向人民路,要么需将马鞍山削得更低,不仅会大大增加挖填方量,而且使大礼堂失去了居高临下的优势;要么维持现在的地基高程,则建筑大部分将座落在填方区上,极不合理.且大礼堂距人民路的距离较小,会带来诸多弊端.比较的结果是坐东朝西,其中轴线直指人民路与枣子岚垭路的交叉口,从而既维持了居高临下的优势,又使建筑全部坐落在挖方区上,稳定、省钱,而且获得了建筑正面的最大纵深,以便形成宽阔深远的前庭广场,适应庆典、阅兵、群众集会等军民活动的需要.同时又使大礼堂获得最佳的观赏距离.前苏联早期建成的斯摩陵斯克大厦是一坐雄伟漂亮的建筑,但在规划设计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以致建成后其前面的空间显得局促,更没有最佳的观赏距离,以致不得不拆除其正面的已有建筑来形成广场.大礼堂的选址与朝向生动地显示了当时的决策者、建筑师不墨守成规、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精神,这正是共产党人对古代传统所持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有所扬弃的态度(图8).

图8 大礼堂总平面图

山高沟深,对建筑设计而言固然是一个挑战,但构思巧妙却也化弊为利,获得了平地建筑难以做到的效果.张家德在平整场地时,将马鞍山削去一个山头,而后"分层筑台,填沟为场".在前庭广场之上形成六级台地.他将建筑的主体中心礼堂置于最高的台地上,而其前面的步云楼,南北楼则依次坐落在第五、第四级台地上.第三级平台与回旋车道相通,可供大小车辆进出停放.第二级和第一级平台则处理成花园绿地,直接广场.广场的入口牌楼置于中轴线西端,由这里开始铺陈一条沿中轴线延伸,长达129.6m的宽阔步道,经过128级阶梯直通中心礼堂的内部,将所有的序列空间和景观要素串连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由于建筑体量的分部叠置,使原本只有51.577m高的大礼堂,加上步云楼和南北楼,整体建筑高度增加了12m.而从广场地坪起算,则达到了79.31m之高.这种分部叠置、层层推进、节节拔高的手法与布达拉宫有异曲同工之妙,将大礼堂的雄姿推高到了极点,也将山地建筑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在气势营造上 "因借山势"、"山屋共构"、"崇台高阁"的遗风.大礼堂的顶部是36根巨柱围成屋身支起三重檐的攒尖宝顶,已可视为完形的建筑,但它没有立在地上,而是置于高达14.20m的"高台"之上;作为其进厅部分的步云楼亦复如此.只不过这里的"高台"已不是古代的夯土实体,而是具有使用功能的空间.二者相互依存,浑然一体.此外,建筑师还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建筑主体高高耸立,南北翼楼水平舒展,一横一竖,一低一高,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大礼堂愈发显得高大伟岸、令人震撼!这种将建筑与地景作为整体设计的理念,继承了我国古代优秀的传统而又别开生面,其手法之高妙、其形象之巍峨、其气势之磅礴,胜过美国国会大厦,究其原因,除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非凡魅力之外,更得力于建筑师将山地建筑的特色优势发挥到极致的深厚功力!

6 统筹指挥,众志成城筑经典

一个建筑从设计图到工程实体,施工的组织实施至为关键.特别是像重庆市人民大礼堂这样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在当时缺少大型机具、先进技术与充裕资金的条件下,怎样保证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任务,来自高层的统一调度、统筹指挥就显得十分重要.

就在刘、邓、贺首长确定设计方案的同时,就定下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营为主、争取外援"的建设方针.很快成立了"西南军政委员直属工程处",专门负责大会堂的建设.由时任军政委员办公厅副主任段云同志兼任工程处处长,张一粟同志任副处长,张家德任总工程师,下设工程组、材料组、财务组、行政组等办事机构.

当时,最急需最缺乏的还是工程技术人员.段云同志打电话给重庆大学的领导,希望能挑选几个优秀的学生.学校说还没有到毕业的期限,段云同志毫不迟疑地说:"那就提前毕业吧!"就这样,从重庆大学等应届毕业生中调来一批优秀的学生,有建筑专业的谢守模、李德循、王永瑶等,结构专业的蔡绍怀、黄智民,加上秘书吴隆和,商业部请来的工程师宋祖义,以及钟云波、李时灿、刘义勋、蒋廷伟、王孟功、李琦、廖国柱、赵荷生、王亚森、唐哲东等同志都先后调来工程处,组成了一支最多时也仅有40余人的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雷厉风行地展开了包括整个工程的设计施工、后勤供应、行政管理等一系列工作.

与此同时,工程处通过办公厅,从几个国营公司抽调了若干关键工种的熟练工人作为技术骨干,再从社会上招收无业贫民、小商小贩,组建了一个初期仅有150人左右的直属工程队,一边进行政治动员,一边进项技术培训,边学边干,投入战斗.

大礼堂坐落在马鞍山的小山坡上,须开挖平整出建筑用地,再用开挖的土石方填平大溪沟形成广场.大溪沟是旧时汇集了四周流水而形成的较大沟壑,上世纪二十年代重庆建市以后开始"新市区"建设,修建从通远门经观音岩、两路口、上清寺到曾家岩和临江门的公路.公路沿线开始修建街道,为了方便修路建房,这些水沟陆续由明沟改建成了暗沟,到了解放时已经基本看不到明沟了.这样,以前的天然雨水沟,就变成了后来的雨水、污水混合的下水道.而大溪沟因为沟宽而深,沟底下有水道,用土石方填平的时候很难承受回填土石方的压力.工程处的张一粟副处长、张家德工程师等穿上了胶靴、手握电筒,猫着身子弯腰钻进了又脏又臭的沟内详细勘察,发现下水道的石底板及两侧石墙比较坚固完整,但顶部的石盖板却无法使用,因为回填土太深,只能换作钢筋混凝土盖板.在工人师傅的努力下,大礼堂开工前的障碍才得以扫清.

1951年6月开始削山填沟的土石方工程,大量石方质地坚硬,需要依照矿区开凿土石方打炮眼的方法开山放炮,以推土机推运土方.贺龙同志从西南军区工兵营调来200余人,带着20多台推土机、空压机等施工机具及10多吨炸药,在机具齐鸣、炮声隆隆中,与其他民工和机关义务劳动大军配合,挥汗苦战,终于削平了马鞍山的一个山头,按照设计草图整出建筑所需的地基和场地,在短时间内先后处理30余万立方米的土石方,完成了首次攻坚战.

琉璃瓦和粘土砖是大礼堂所需的大宗材料.为了节约成本,保证进度,经贺龙同志指示,就近在江津珞璜自建窑厂自行烧制.经反复试验,终获成功且质量上乘,满足了工程的需求.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技术难度最大的要数中心礼堂巨型穹顶钢结构空间网架的组装.经办公厅多方协调,最后委托西南铁路工程局承担穹顶钢网架的制造安装任务.西南铁路工程局当即从该局所属桥工队和重庆临时机械厂、重庆车辆段抽调50多人,组成临时的重庆铁路局钢网架装配所负责制造与安装,由何宗焯工程师总负其责.大礼堂的屋顶为直径46.33m的半球形钢网架,是用36片经杆、19环纬杆和75000多枚铆钉链接组成的,底部支座还安设有能适应热胀冷缩的可自由滑动轴承装置,总重达280多吨,在没有现代化大型起重机械的年代,这无疑是一个技术难题,也是大礼堂工程中的重点项目.关键是每片长达35m,重约2.5t的经杆如何吊装.当时曾考虑了几个方案,都必须在排架上分段起吊并拼装.无论是搭"满堂红"固定排架还是移动排架,都需要大量木材和竹材,短期内难于调集,而工期又迫在眉睫.情急之中,何宗焯工程师想出了不需要大量临时排架的所谓"纬杆悬臂法",省去了费料费时的排架,攻克了钢网壳安装的难题.

为了确保网架工程质量,先在地面上进行杆与节点连接板的铆配试装,经验收合格后,又再拆掉,然后采用简易的吊杆起重工具,再一片一片地吊至高空进行组配.在他们日以继夜的努力下,终于在没有大型起吊机械的条件下,仅用了拔杆、滑轮、钢绳索、卷扬机及推磨等为工具的土办法,使庞大而繁杂的半球型钢结构空间网架一次成功地稳稳固定在钢筋混凝土的基座上,拿下了这个关键项目,大家都无比兴奋,并以它为背景合影留念,记下了这个非常值得纪念的历史时刻(图9).

图9 1953年2月10日,中心礼堂钢屋架及其下部钢筋混凝土结构落成,参建人员合影留念

施工高峰时,工地上多达1700多人.贺龙和邓小平多次到现场视察,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他们不仅高度重视工程质量与进度,还十分关心战士与职工的生活,指示"每周改善一次伙食,饭菜要格外做得好一点",同时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教育,使大家始终保持高昂的士气.正是在这种热烈的气氛下出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到了建筑主体逐渐增高之后,需要往高处运送大量的建筑材料,但没有起重机、大吊车和现代建筑工程常使用的塔吊等现代大型吊装工具,工人们就绕着建筑物的脚手架用木板盘旋搭设之字型木梯,木梯一层又一层随着建筑物的逐渐增高而升高,工人们人拉肩扛一步一步艰难地将沉重的砖瓦和其他建筑材料向上搬运.素有火炉之称的重庆在炎炎夏日像个大蒸笼一样酷热难耐,所有人都汗流浃背、辛勤劳作,其中有位八、九岁的小姑娘,手拿葵叶扇,边上坡边为她肩挑百余斤石子、满身大汗喘着粗气的父亲打扇送凉,一步挨一步地慢慢爬.三年的暑期全体人员没有一人休息过一次,那样无私忘我的精神可见一斑.三年的建设中,工地也没有丢失过一砖一瓦和一钉一石,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也令人钦敬.

工人如此,干部们更是以身作则,张家德便是其中突出的典型.他带领一帮娃娃兵,既要管设计,也要管施工,作为整个项目的总工程师,其工作强度可想而知.

有一次段云到他家,"看见一家七、八个孩子挤在一张破床上,拉卷着一张破棉絮.他本人斜倚在破沙发上,身上卷着从办公室借来的破地毯,就这样过夜.揭开锅一看,只见到半锅芋头.更多的时候,因为忙于工作,常常昼夜不回家.他无暇顾及家人,吃住都在工地上,一有灵感便展开图纸着手修改".

据张家德的助手蔡绍怀回忆:"那时张家德已经耳聋,几乎什么也听不见,与其他人员的交流完全依靠笔谈加手势,刚开始许多人都不习惯.每一项工程,他都常去工地了解和检查施工进度、工程质量等情况,在现场和技术人员、工人师傅一起讨论施工中遇到的难题,并及时处理设计变更等技术问题.随着工作的深入,大家都很佩服张家德对于工作的勤勉认真,以及他渊博的知识和卓越的才华".张家德之子张开源、张帅光在回忆录中写道:"爸爸带着当时只有6、7岁的我们充当他的'耳朵'.当发现路上有什么大坑或大石头,或听到什么地方有危险,就紧抓爸爸的衣服,这样,爸爸就会很快停下,避免一次次的摔倒和障碍物的碰撞,躲过了工地上一个个危险".即便如此,有一次,张家德在工地上还是被从高空落下的砖头砸中头部,虽然戴着安全帽,仍被砸得血流满面,幸亏抢救及时,捡回了一条性命.休息两天后,他又缠着纱布出现在工地上.段云深深地为张家德这种"不畏艰险、不计报酬、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所感动,对他更加信任和倚重.

7 结语

张家德出生贫寒,终其一生,命运多舛.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则是他集天时地利人和,在新中国建立之初,面对人民政权的形象表达这一重大课题,偶遇知音段云,并受到三位开国元勋的赏识和支持,灵光闪现,才情勃发的巅峰之作,成就了一座屹立世界建筑史册的不朽丰碑.在这一事例上,他与丹麦的伍重及其所作悉尼歌剧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都遇到了自己的伯乐.他俩"一生只辉煌了一次,这一次就成了一个传奇"2.但伍重与张家德不同,没有张所受到的政治干扰和人事纷争.否则张家德可能会为中国、为世界贡献更多的作品.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重庆市人民大礼堂正是建国初期用建筑形式歌颂人民政权的一部辉煌乐章.它的成功上演绝非建筑师的个人独奏,而是整个乐团每个成员在三位首长的杰出指挥下,饱含激情、同心协力的齐奏,方才铸就了这个不朽的经典.

大礼堂问世立刻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反响.1987年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及其建筑师张家德与新中国其他42项建筑被载入举世公认学术价值极高的 《弗莱策尔建筑史》(A HISTORY OF ARCHITECTURE,中译《比较建筑史》),名列第二;2004年8月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列入向国际建协提交的"20世纪中国建筑遗产"22项清单之中;2009年荣获中国建筑创作最高奖 "中国建筑学会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第一批至第七批、共507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为数不多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新建公共建筑之一.关于它的艺术成就和文化价值,笔者已有专文分析阐述,限于篇幅,此处不赘.

注:

1详见1954年11月18日西南办公厅和西南财政局向党中央、国务院和西南行政委员会发出的联合报告.

2见宗白华论建筑艺术.

图片来源:

猜你喜欢
大礼堂张家建筑
“霸王”不在家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张家塬村村歌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重庆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1月11日至15日召开
重庆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1月10日至14日召开
建筑的“芯”
张家贵 藏石欣赏
秀秀台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音频系统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