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栎简
摘 要: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密切关注当代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大学生参加课余锻炼现状的阐述,引入PDCA理论,从计划、执行、检查、调整四个方面客观分析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阳光长跑; 课余锻炼; PDCA;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9-186-001
网络的普及使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少大学生将课余时间用于虚拟社交与网络游戏,忽视体育锻炼,导致健康指标逐年下降。[1]为响应国家推进课余体育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高等学校教育工作基本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文件精神,各高校相继开展阳光长跑活动。本文以阳光长跑为例,运用PDCA分析法,从计划、执行、检查、调整四个层面分析大学生进行课余锻炼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促其德智体均衡发展。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大学生身体素质呈现下降趋势,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各年龄段学生肥胖率持续上升。[2]學生从高中向大学的过渡阶段,能否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并掌握有效的锻炼方法,对提高健康素质具有重要影响。[3]课余体育是指学生在课外时间,运用各种器材或训练方法,保持身心健康、丰富校园生活为目的的体育活动。课余体育不仅能增强体质,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更能够促进心理健康,使学生终身受益。[4]
二、PDCA分析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号召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引,以全面推进课余体育为宗旨,在全国高校中开展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的阳光体育运动。[5]各地高校以“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为目标,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大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相继制定了阳光长跑实施办法的文件[6]。以阳光长跑为例,笔者从“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djust(调整)”着手,分析目前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P-plan
阳光长跑结合主流移动互联网技术,引入步道乐跑app作为课余体育活动开展的软件,采用基于定向越野的趣味打卡模式进行跑步锻炼,锻炼情况将与体育成绩关联。[7]在规定基本任务的同时,也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2.D-do
阳光长跑以慢跑或健步走为锻炼形式,须在指定区域内,按软件提供的点标随机路线进行打卡。锻炼频数由软件进行计数。阳光长跑成绩纳入体育课管理体系,每学期长跑未到达规定次数的体育课总成绩判定为不及格。
3.C-check
阳光长跑出现超额完成和未完成基本任务的两极分化现象。超额完成的学生,一半源于乐于跑步,一半出于评奖目的。虽多次向大学生强调体育锻炼的意义,但仍存在借助自行车等代步工具进行替代、委托或代跑、单人携带多个手机跑步等作弊现象。
4.A-adjust
出现上述问题,原因有两个方面。
(1)路线随机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出于对学生安全的考虑,限制学生须在指定区域内,按软件提供的点标随机路线进行打卡。95后的大学生参加活动时希望有伴,路线随机导致学生无法结伴跑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参与积极性。
(2)不同年级学生差异性明显。年级越高,热衷程度越低。低年级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热衷程度较高。高年级学生的体育课已经结课,参加体育活动具有自主性。学习压力大及对健康知识了解不足是导致参与度低下的重要原因。
三、路径选择
大学生参加课余锻炼不仅可以提高健康水平、激发锻炼的意识,且有助于传播体育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7]阳光长跑是大学生课余锻炼的形式之一,是增强体质健康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良好锻炼习惯的主要途径。
(一)加强大学生对课余锻炼的心理建设。通过开设讲座的形式,请专家介绍近年来大学生的健康现状,让其了解自身身心发展的总体状况;通过健康事例,使他们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并对照健康标准进行自查;普及参与课余锻炼的利弊得失,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意识。
(二)依托第二课堂鼓励大学生参加课余锻炼。结合地方风俗,号召大学生组建各类体育协会,既能锻炼身体、结识有共同爱好的朋友,还能弥补传统风俗弱化的现状;结合专业特色开展体育竞赛,以比赛的形式督促学生参与课余锻炼。
(三)提高课余锻炼在学年综合测评中的比重。将课余锻炼的成绩纳入学年测评,提高课余锻炼在测评中的比重。对于达标和超标的学生,在测评中予以不同程度的加分,对不达标的学生,要求在下学期将欠缺的锻炼次数补满。
(四)重视学生参与课余锻炼的反馈。结合学生的参与态度、拼搏精神和进步幅度等情况,建立评价体系。[7]将课余锻炼纳入高校体教范畴,让学生自主调整锻炼状态。正视参与课余锻炼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并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课余体育是高校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的重要环节之一,组织当代大学生开展课余锻炼活动应牢牢把握时代特点,坚持与时俱进;从以生为本出发,把握大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从课余锻炼的目的和作用出发,不断探索符合大学生课余锻炼活动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曹原旗.山东省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与分析[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6
[2]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教育部关于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EB/OL][2015-11-25]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943/moe_947/201108/t20110829_124202.html
[3]刘世海,刘劲松.加强大学生身体素质干预的实证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4):90
[4]刘巨龙,陈勇.“自主选择、自我评价、自觉锻炼”在课余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J]体育风尚,2017-12-01
[5]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教体艺〔2006〕6号)
[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2016-04-21.
[7]范永辉.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河南省高校田径运动开展现状的分析研究[D]河南:河南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