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冰
【摘要】本文论述小学性教育实验班的构建策略,提出性教育实验班的构建主要通过低、中、高三个年段的渗透性性教育和性教育团辅课程展开,低年段重在构建“勇敢表达爱”的班级氛围;中年段初步了解身体构造,学会保护自己,预防和应对性侵害,欣赏他人;高年段达成坦诚说性、真诚说爱、悦纳自己的变化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 性教育 实验班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7A-0039-03
在性教育日渐被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的现状下,构建一个小学性教育实验班级,对于小学性教育实践形式的探索和课程体系的开发与改进具有前瞻性的研究价值。性教育实验班的构建应从小学一年级便开始,主要通过低、中、高三个年段的渗透性性教育和性教育团辅课程展开,让学生获得有计划、有条理、有系统的性教育。低年段重在构建“勇敢表达爱”的班级氛围;中年段初步了解身体构造,学会保护自己,预防和应对性侵害,欣赏他人;高年段达成坦诚说性、真诚说爱、悦纳自己的变化的目标。
一、低年段:构建“勇敢表达爱”的班级氛围
或许是受“内敛含蓄”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父母在孩子尚且年幼的时候,“为了培养孩子独立和坚强的性格”,过早地减少了对孩子的拥抱、爱抚等身体语言的爱的表达,更不用说口头语言上爱的表达了。从小缺失模仿和学习爱的表达的孩子们,长大了难免产生表达喜欢与爱方面的情感障碍。
为此,低年级的时候,笔者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力图营造一个“勇敢表达爱”的班级氛围——鼓励学生正视“爱”这种感情,敢于表达对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的爱,乃至对祖国、世界的爱。
在班级日常交往和学校活动中,笔者会温和地轻抚做得好的学生的头,用真诚的话语告诉他:“你做得特别棒,老师特别喜欢你!”在与带有烦闷或者恼怒等情绪的学生谈心前,笔者都会给他们一个坚定而温柔的拥抱,再鼓励其说出心中所想。笔者结合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教师节等一系列节日,开展以感恩父母、老师为主题的班级活动,鼓励学生真挚诚恳、大胆直白地向爸爸媽妈和老师表达自己的爱。开朗外向的学生,笔者会鼓励他们开口说出来;羞涩内向的学生,笔者则建议他们用书信、绘画或者一个无言的拥抱表达自己的爱。
笔者还注重将性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相结合。笔者在每周一节的阅读课上,让学生在班级共读《猜猜我有多爱你》《我爸爸》《我妈妈》等绘本。学生一开始特别羞涩拘谨,听到《猜猜我有多爱你》中小兔子对兔子妈妈天真而直白的示爱时,纷纷用袖子挡住脸,露出难为情的笑容。可是在反反复复的朗读之后,学生逐渐“脱敏”,也开始学着用同样的表达方式,向笔者和他们的父母表达喜爱之情了。早晨,他们会主动来到笔者身边抱住笔者的手臂,大声地与笔者打招呼:“涂老师早上好,今天我比昨天更爱你了哟!”收上来的周记本和写话本里,稚嫩的字迹洋溢着爱意,讲述着他们对于家人和朋友的爱。
只要教师以身为范,用一颗勇敢说爱的心与学生交往相处,定能营造出充满安全感、敢于表达爱的班级氛围。
二、中年段:揭开性教育神秘的遮羞布,学会欣赏他人
三年级的时候,适逢当时我校的心理专职教师何园园要在本年级借班上以“我从哪里来”和“认识身体 保护隐私”为主题的性教育团辅课,笔者就欣然地让本班成为天桃校区第一批接受性教育实验课程的班级。三年级的学生对于自己的身体充满好奇,何园园老师用温和的语气,科学地讲述着男孩和女孩身体外观上的差别,隐私部位具体的名称,为每个孩子解答他们心中的疑问——我是怎么降生到这个世界上的。他们跟每一个最初接受性教育课程的学生一样,伴随着脸红、羞涩,又有掩饰不住的好奇和窥探。
随后的一段时间里,笔者看到学生身上逐渐发生了喜人的变化。同伴之间玩闹时,他们懂得护住自己的阴部和臀部,大声对同伴说:“请你不要‘打我的隐私部位!”男、女生之间再也不会轻易用对方的隐私部位开玩笑,因为“这是不礼貌的,老师上课讲过了”。体育课课间,男生即便热得大汗淋漓,也不会在教室里脱掉上衣,而是跑进洗手间里更衣——因为他们知道在公共场合不随便裸露身体是文明的表现。
四年级上学期,我班上了一节“学会自我保护 预防性侵害”的性教育团辅课。面对这个沉重却又紧迫的议题,笔者略去了容易带来心理阴影的部分,播放了韩国防性侵电影《素媛》的片段,严肃地在班上强调了亲密接触中身体界限的问题。笔者说,不论是陌生人还是熟人,如果有人想要触碰你衣服覆盖下的隐私部位,你都要勇敢地拒绝他们并及时地向可信赖的父母或者老师求助,还要学会区分“友爱式拥抱”和“侵犯式拥抱”。
团辅课后,一名学生偷偷地找了笔者,讲述了他曾经遭受过的疑似性侵的行为。笔者先是对他的遭遇表示了理解与同情,随后,笔者坚定地开解他:被性侵不是你的错,你没有任何过错,错在侵犯你的人,你只需要好好保护自己,及时求助……听完笔者的开导以后,他双眼中的惊惶和恐惧像潮水一样退去,眼泪大颗大颗地涌出来,他把头埋在笔者胸前闷声哭了好久好久……
四年级下学期,班里的男、女生开始进入青春期。这一时期,他们心理状态不太稳定,躁动得厉害,在我班具体表现为男、女生之间矛盾激化、针锋相对,彼此言语攻击、冲突激烈。于是,笔者在多方面找同学和家长了解情况的前提下,利用思品课时间,召开了一次特殊的“谈判会”。男生和女生分坐两边,中间摆放十张课桌,男生和女生分别选出己方的五名代表,心平气和地坐下来沟通。在笔者的主持下,男生和女生分别提出了“如何和平相处”的十条条例,在双方讨论、碰撞和交流的过程中,逐条拍板,并由记录员写在白板上。之后,整理成一份《201405班男女生和平共处条约》(以下简称条约),打印出来,全体男生和女生分别郑重地签署自己的姓名,张贴在教室里最醒目的位置。《条约》包括但不限于“女生不能乱传男生的绯闻”“男生不能说脏话辱骂女生”“组织班级活动的时候给男、女生的机会要均等”等内容。从此,我班男、女生之间的冲突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消弭于无形中,与年级其他班级的矛盾情况比较来看,这份他们共同拟定的《条约》在其中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
看着学生日渐变得独立,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并付诸行动,笔者无比欣慰。他们在接受系统的学校性教育的同时,逐渐培养出了与同性或异性同伴和睦相处的方法和习惯,学会善待、欣赏他人,这将为他们日后建立健康、良性的人际关系网络带来深远的影响。
三、高年段:坦诚说性,真诚说爱,悦纳变化的自己
五年级学生开始以自己的步调迈入青春期。青春期在他们的身上和心上烙上了一个又一个深刻的印记——一个长假不见,飞速飙高的个头;女生悄悄地开始发育了,穿起了胸衣,用起了卫生巾;男生和女生相处,一反从前势同水火或毫不关心的情况,私底下开始偷偷为帅气的男生和漂亮的女生“列排行榜”,也会选出“班花班草”,起哄“班对”,光明正大地传起了“绯闻”。
此时,笔者观察到一个与众不同的现象:在青春期情感萌动的时候,我班的学生对于喜欢班里的某个人,并不是以羞涩和不可说的秘密形式呈现出来,而是大胆而直白地谈论和分享。我班的女孩们会在课间找笔者聊天,带着娇羞跟笔者分享“秘密”——我最喜欢我班某某男生,因为他学习成绩好体育又棒;其次喜欢某某,因为他脾气好、待人温柔、从不发怒……在这种时候,笔者都会带着慈爱的笑容,认真聆听,适时提醒她们看到男生身上更多的优点与不足。
这是一份多么难得的信赖啊!笔者想,这可能与自己平时在班级里一贯以来表明的态度有关。笔者常常在课堂上说,喜欢与爱是这个世界上最真挚和纯净的感情,喜欢一个人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被人喜欢与爱,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笔者甚至半开玩笑地对学生说,你们要“谈恋爱”,笔者不会反对,也不会告诉你们家长和其他老师——但前提是,你们真的能对这段恋爱负起责任、真心投入。也许学生正是察觉出笔者跟其他老师的不同之处,才会这般全心全意地信赖笔者吧。
后来,男生们也逐渐开始有了第二性征的发育,越來越多地对自己身体的变化以及异性身体的变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也开始真诚地找笔者分享自己“暗恋”班上“女神”的快乐与烦恼了。笔者觉得,是时候揭开青春期的面纱,从观念上彻底破除“性”的神秘色彩了。
笔者先是给男生亲自上了一节以“我的青春期”为主题的男生性教育团辅课。在课堂上,笔者全面而详细地向他们讲解了男生青春期身体第二性征会发生的变化,生殖器官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遗精与射精的现象,以及如何清洁、保护自己的身体,如何与青春期的女生相处等知识,并现身说法,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例证。男生羞涩地笑着,在小声议论中听完了这节课。在课中和课后,笔者收到了一波又一波热烈而好奇的发问:“精液是什么颜色的?和水一样吗?”“青春痘会毁容吗?”“我现在已经会晨勃了,每周三四次,会不会对身体不好呀?”面对这些青涩却是发自内心的问题,笔者面带微笑,坦诚地为他们一一解答,肯定和夸赞他们已经成长为一个少年了。现在,男生已经可以自然地用学名称呼自己的生殖器官,以及为自己青春期的变化感到自豪了。
女生则是在课题组的安排下,通过微课视频学习青春期的变化和卫生巾的使用。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她们在看完女生性教育微课以后,又点开了电脑桌面上放着的男生性教育微课……随后,男生就气冲冲地向笔者“告状”,说女生嘲笑他们光懂男生的知识而不懂女生的知识,而她们则是男、女生的都了解……笔者哭笑不得,随即也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男生和女生集合到一间教室里,一起讲授青春期性教育课。课程内容不以性别作区分,毕竟,只有彼此了解才能化解误会。
在这节男女同堂的“我的青春期”性教育课中,男生了解了女生青春期乳房会发育并且来月经,月经的成因和表现,卫生巾的分类和使用方法,甚至是胸罩的戴法,以及最重要的,男生可以在女生生理期时,给她们帮助——尊重她们的隐私、不取笑作弄、帮助女生做体力活和包容她们急躁的情绪等……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开展,女生也渐渐放下“自己的秘密被男生窥探了”的念头和羞涩感,逐渐认同并悦纳自己的青春期变化。课后,男生和女生对于性的态度也慢慢发生了转变,从神秘、羞耻变为了坦诚、自然。女生会在需要的时候主动举手,告诉老师自己要去卫生间替换卫生巾。男生在自己第一次遗精的时候,也会带着自豪的笑容与笔者分享他的成长……全班对于“性、喜欢与爱”的氛围开始向着开放包容、健康阳光的方向慢慢发展。
在笔者的青春期,性是一个羞耻的话题,是不能放在台面上说的事情。青春期成长的烦恼困惑、初遇爱情的不知所措无人可说,只能闷在心里发酵直至消弭。传统教育要求一个孩子在中小学时好好学习、“不要早恋”,却要求他们在成年后立刻寻找婚恋对象并且谈婚论嫁组建家庭,这是多么荒谬的事情!笔者认为,喜欢或爱一个人是一种需要学习和锻炼的能力,它和系统完整的性教育知识一样,是迫切需要被学校和社会正视并从小培养的。
而现在,笔者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对爱真诚、对性坦诚、悦纳自己、欣赏他人”的基本条件。希望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继续提高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爱世界的能力,真诚、坦诚、热诚地生活。
注:本文系南宁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性教育的实现形式探究”(课题编号:2016A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涂中(1988— ),一级教师,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天桃校区)语文教师及班主任,小学教育硕士,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方向为小学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