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县梅仙镇林下经济发展综述

2019-10-25 15:00聂颖罗小华聂朝祺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17期
关键词: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对策

聂颖 罗小华 聂朝祺

摘 要:发展林下经济,对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转型升级,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实现“不砍树照样能致富”的目标具有重要发展意义。该文在对尤溪县梅仙镇林下经济发展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初步探索了发展林下经济的有关问题,并对其林下经济下一步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尤溪县梅仙镇;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17-0003-02

1 梅仙镇林下经济发展的现状

1.1 总体情况 梅仙镇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68.3%。现有林地总面积15749hm2,其中:商品林面积11378hm2,生态公益林面积4371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8%;有林地面积13864hm2,分用材林面积8450hm2竹林面积2997hm2、经济林面积872hm2、疏林地面积118hm2、未成林面积1427hm2。全镇集体林地总面积15749hm2,涉及5700多户。到2018年底,全镇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面积15749hm2,实行家庭承包面积13672hm2。2018年,全镇林业总产值1.5541亿元,同比增长8.3%。

梅仙镇林下经济的发展自2003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已有1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镇矿业的“休克疗法”和转型发展,促成了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和农民自主发展的林菌、林药、林禽、林畜、森林旅游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模式有:一是林菌模式。全镇在下保点开展以袋料香菇、木耳、天然红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稳步发展,2018年全镇食用菌产业覆盖12个村,已成为梅仙镇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2018年全镇袋料食用菌年生产150万袋,产量达到17t,实现产值178万元;二是林药模式。在丈际、东头、科第、梅营等村开展以黄花元态、黄精、太子参、铁皮石斛等为主的地道中药材生产取得突破性发展,产业覆盖全镇13个村的大部分村组,2018年全镇林下药材产量达到3.1t,收入215万元。其中太子参产量达到1.8t,实现收入135万元;黄精产量达1.1t,实现收入80万元。三是林禽模式。由农民自发注册成立家庭农场养殖鸡、鸭,在9个村成立了7家家庭农场和3家特种养殖场,据调查,全镇林下养雞、鸭100只以上的大户达到56户,包括特种野猪、豪猪等种类总存栏数达26180只以上;其中南洋村的山野特种养殖场2018年养野猪存栏达到1096头,实现产值128万元,盈利28万元。四是生态茶园、森林人家、森林旅游模式。目前,已经注册成立了3家的家庭林场或家庭农场,其中:百桂山庄和高春山庄分别被确认为“三星级”森林人家;高春家庭农场分别被确认为2014年市级家庭农场示范场、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场;强宏家庭农场被评为2015年县级家庭农场示范场并申报评定2015年市级家庭农场示范场;而且3家家庭林场(家庭农场)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逐步显现。同时,以倒排岩景区为抓手,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产业。以上这些林下养猪、养鸡鸭、森林人家、森林旅游在自己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为当地农民因地制宜开发林下经济资源发家致富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1.2 主要特点 一是林地资源丰富。2011年在省委作出建设生态省和政府产业扶持政策激励下,梅仙镇大力倡导非林地造林、林地占补平衡等工作措施,使梅仙镇林地面积不断扩大,有林地增加了145hm2,森林保护工作不断加强,据统计,全镇15749hm2林地中,可开发林下经济的林地为70%左右,为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二是区位条件优越。梅仙镇被堪称为福州的后花园,随着福银高速公路、向莆铁路的开通,让梅仙镇步入了福州半日经济圈,同时304省道穿境而过,镇内通村公路173km,形成了国、省、县、镇、村道5级交通运输网络,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较强的区位优势。三是自然条件适中。梅仙是戴云山脉的腹地,自古就有梅仙无闲草,遍地皆是药的称谓。梅仙药材资源丰富,名贵品种多,据2014年全县生物医药普查,已查明有100多种,列入《中国药典》的有30多种。特别是强宏家庭农场引进林下种植铁皮石斛面积近3hm2已取得了成功。由于全镇境内生态环境优良,无污染,在目前全国中药材频频爆出产地污染、药材品质下降的状态下,梅仙药材以产地环境优良品质上乘的特点会更加赢得市场的青睐。四是基础较好,潜力巨大。梅仙镇现在从事林下经济产业的人口达3500多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3家,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基地加农户,建立了林下养殖、林下种植、林下采集等林下高效种养殖模式,赢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辐射作用明显,林下经济已成为农业增收、农民致富新的增长点。五是森林旅游开始起步,为开发森林旅游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梅仙镇商人曾小玲,在通过考察倒排岩周边近667hm2的森林资源、气候特点后,决定在倒排岩寺庙周边投资森林旅游业,开发集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森林休闲2日游。

2 存在问题

当前,梅仙镇林下经济虽然取得长足的发展,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制约林下经济快速发展。

2.1 发展林下经济资金匮乏,影响发展后劲 由于梅仙镇是一个矿业大镇,正值转型升级,多数农民经济收入不高,农户投资林下经济的能力有限,目前除茶叶有公司进入外,林下药材、林下畜牧业都是农民自发进行发展,规模小,效益低。

2.2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慢 主要体现在森林游还没有形成规模效益,旅游线路上虽然开发了倒排岩、森林人家、红色之旅、半山美丽乡村等森林旅游线路,但旅游线路短、景点特色不突出,与梅仙镇森林资源优势相比明显不相适应。

2.3 产业层次低 目前,林下经济还主要是以种养、采摘为主,外销的主体还是初级原料,全镇目前还没有药材、食用菌等林下产品的深加工企业。

2.4 龙头企业带动力弱 由于林下经济大部分产品生产周期相对较长,投入费用大,虽然部分企业参与其中,但带动力仍然不足,没有龙头企业带动及相应的补贴资金,积极性不高。

2.5 专业人才匮乏 发展林下种养殖技术强、要求高,很多农村年轻人宁可在城里打工挣小钱,也不愿干农活;同时,县级现有的农林科技人员知识老化,对农业和林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应用、产业化建设等领域新技术推广乏力,难以满足林下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虽然这几年都在招聘农业技术人员,但是招非所用,很多招聘的专业技术人员被安排从事其他工作,农民需要的林下生产技术需求根本无法得到满足。

3 对策建议

3.1 加大对林业发展的投入 主要是加大对林业资金、科技、人才等方面的投入,加强林区的道路、通信、水电等硬件建设,重视引进先进的管理和生产技术,培养、引进科技人才,为有效保护林地,推进林下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3.2 统筹安排,科学规划 尤溪县的森林资源丰富,发展林下经济潜力巨大。发展林下经济,涉及各行各业,覆盖千家万户,需要县委县政府、县有关主管部门、镇政府等进行统筹安排,各部门、企业精诚合作、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才能确保因地制宜、发挥特色。要尽快建立并完善林业开发与保护的制度和规划,对林下经济要坚持经营规模适度,既要注重提升林下经营规模,又要防止林地过度集中,切实保护林地资源,促进林下经济发展。

3.3 强化协调服务,合力推动发展 由农业、林业部门牵头,整合技术服务资源,成立专业技术服务队,深入实地开展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同时,密切关注林下经济科研信息和外地成功经验,搞好适宜林间种、养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和推广工作。政府各部门要根据工作需要,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给予重点扶持。结合目前在全县开展的精准扶贫,要将贫困户、计生户列入林下经济重点扶持对象。要积极培育市场营销组织,搞好市场服务,涉农部门要加强食用菌、药材市场研究,尤其是要加强对太子参、黄精等中药材市场销售情况的研究,县级相关部门要及时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对种植户发出市场预警,使广大种养户及时了解市场行情,最大限度地规避市场风险,使林下经济种(养)得好,卖得出,效益高。

3.4 鼓励、引导与林下经济产业相关的企业快速发展 有关部门在招商引资、设立项目中把发展与林下经济产业相關的企业列入议事日程,建立相关行业组织,协调、指导林下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特别是要组织、培养、发展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品牌产品,从而带动林下经济发展。引进一些既不破坏森林植被,又产生高附加值的品种,以促进林下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3.5 坚持依法行政,妥善解决各种矛盾,为林下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是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要求,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林地流转,让党的农业政策发挥最大的红利。要按照县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林下经济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使全县林下经济规模达到66667 hm2,产值达到1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二要进一步理顺各种产权关系,妥善解决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三是要依法对林木资源进行监管,对产业开发所需的林木资源实行总量控制,对超额砍伐林木进行食用菌、药材开发的企业和农户要依法进行处理,保证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3.6 要按照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加强对政府扶持林下经济资金的监管 在已经进入林下经济进行开发的企业,要履行带动农户的承诺,信守契约,带动农户发展。作为政府扶持林下经济的发展资金,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扶持林下经济资金使用办法,细化扶持有关企业的条款,对不履行相关义务,转嫁市场风险的企业,要依法敦促该企业履行合同;对以开发林下经济为幌子和骗取财政扶持资金的企业或个人,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杨 林)

猜你喜欢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