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岗位群为导向的职教思政体系构建

2019-10-24 09:11丁翠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7期

丁翠娟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形式进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本身的发展,而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是起到重要作用的。基于此,从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出发,以职业岗位群为导向,对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构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职业岗位群;高职思政体系;专业属性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9)07-0062-03

虽然教育改革已经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展开,但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依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表现出来的问题有偏重理论、不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导向、课堂内容比较单一、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符、没有结合学生的兴趣进行教育等。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高等职业教育也必须构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把职业岗位群确立为构建的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一、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群的问题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还未全面进行改革,但是也一直在摸索中前进。我国教育部也针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新课改的方案,其中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系统的规定。在新课改的方案中,要求各个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形势与政策》等课程。根据新课改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针对学生的不同阶段要开展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在开设过程中也要结合不同的专业进行不同内容的教育[1]。这就转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统一教育的错误思想,高等职业院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区分专业进行教育,这样就忽视了学生不同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所开设的课程也与相应的职业岗位不对应,缺乏一定的针对性。

2.思想政治教育与岗位工作过程的问题

我国高职院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包括法律知识专题讲座、大学生心理健康座谈会等,同时也從知识竞赛的角度开展了活动,比如法律知识竞赛、诚信教育演讲比赛等,通过这些丰富的活动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融入其中,培养了学生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虽然这些活动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教育的结果与预期距离较大,而且另外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以课堂教育为主。很多高职院校在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座谈会的时候,学生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缺乏以实践形式为主的课外教育,所开展的教育与专业的联系不大。 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要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思政教育中重视学生的专业属性以及个体的特征,把实践环节作为思政教育的重点环节,同时也把实践的环节与学生相应的岗位联系起来。

3.思政教育与岗位工作要求的问题

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分析学生所学专业的岗位需求,也就是岗位工作的具体过程,没有对各个岗位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就是不科学、不合理的,没有开展深度的社会调研,也没有做到以学生为根本。所以,学生在学习思政教育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没有丝毫的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根本不会有任何学习效果,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同时也不具备学习的动力,认为这门课程与将来的就业联系不大,所以学生没有从根本上认可这门课程。

4.思政课程教育与人才培养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与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目标之间产生脱离的现象,具体体现在如下两方面:

第一,缺乏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教育以及教师引导学生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作为教师进行服务和授课的主要对象,是教育事业中的主体之一。当代,很多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对学生的整体素质定位不科学,定位不是太高就是太低,因此,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发展定位不准确是整体素质缺少的主要表现,在这种状况下,出现了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教学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脱轨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本无法达到教育教学目标,这样也无法从根本上促进高职院校思想道德课程的展开。在很多高校设立的奖学金或者评优工作都直接和专业课程的成绩挂钩,专业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也给学生灌输一种专业课程最为重要的理念,这样会引导学生只注重对专业课程的学习,而忽视其他课程的学习,尤其是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学习,学生的关注点以及时间问题都是导致大学生的道德培养效果不明显的原因。

第二,没有做到以教育学生为根本,在短时间的岗前培训中,学生能够很快地达到一线工作岗位的各方面要求,也就是能够具备一些技能技术,也能独立完成一些工作任务。在这样的实际状况下,已经很明确表明,学生在校期间,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实践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作为一名优秀的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环节中,没有培养学生这类技能。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企业人力规范化、各服务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所以,如果思想政治教师忽略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应该具备的能力,而单纯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甚至有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的教育教学行为[2]。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已经明确了发展目标,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的根本都是高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不重视,以及思想政治课程定位不准确,学生在学校期间,能够对各行各业有着一个系统的认识,从认识发展到认同发展,这样可以从根本上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培养出专业型的人才。

二、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1.指导思想的确立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要求,实际上是解答了我们应该建设怎样的国家、建设怎样的社会、培养怎样的公民等问题,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职业岗位群的基本导向,是建设思想道德课程体系的主要基石。从不同程度上来讲,是在个人层面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是社会层面所提出的要求。我们既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要求将国家、社会、公民等各方面价值要求结合在一起,不但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得以体现,而且也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很好地继承。高职院校正在集结各方面的力量,推进指导思想的确立工作,随着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深度不断发展和提高,学生岗位适应时间缩短、培训前移等等一系列新情况的发生,都对高职院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各大高职院校还只停留在调整心态、求职技巧、就业形势等简单层次的说教和指导层面,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需要及解决学生在职业发展和求职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与企业的各方面需求都不能有机对接,导致学生感觉迷茫和无助。在开展各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求与就业市场上各方面需求相结合,能够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

2.路径和方法的选择

职业岗位群导向对于专业建设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结合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状况以及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状况,准确定位学校的专业发展以及就业方向。学院与各分院可划分职业岗位群、根据毕业生的自身能力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一是对知识的具体要求,我们需要对各行各业的法律法规有明确的了解,对岗位的基本操作流程有很好的掌握,了解有关行业的产品信息的分布状况。二是对工作人员的自身能力有明确的要求,能够很好地运用自身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资料调查和研究,积极搜寻业务所需要的具体资料,能够熟练地进行各项项目的展开工作,同时也能对各行各业的管理软件熟练运用。运用自身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积极调查各行各业的发展状况,对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料进行积极的搜索,能够与团体配合完成有关专业岗位操作和作业流程,同时也能独立完成一些基本工作任务。同时,要求工作者有着很强的工作管理能力,能够对现代工作运营模式有充分的了解。三是具体素质要求,能够具备积极向上的精神,能够对职业道德有充分的了解,有着高度的敬业精神[3]。

3.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

高职院校是培养专业型人才的主要基地,也需要保障学生能够全方面的自由发展,能够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另外,也需要具备有关行业的营销能力,可以独立完成一些基本工作。另外,也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具有奉献社会的精神。第一,从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来讲,需要明确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和价值观,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来认清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文化认同理念。在学习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对中国发展的历史以及国情有很好的了解,可以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国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社会主义,在建设社会主义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与他人友好相处,运用自身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具备较强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实现自身全方面的发展。第二,从文化素质方面来讲,运用语言文字,可以清晰地传递思想、信息、感情,在交流和表达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对当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正确看待和分析。

三、思政课程体系与专业属性相结合

1.思想道德类课程的设置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主要讲述将马克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能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道德法制观念,能够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意识和素质,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开设《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通过将政策知识与形势发展有效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之后,对我党的政策方针和国内大事有着不同程度的了解,增强对社会发展的预测能力,能够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另外,还需要与学校自身发展情况相结合,开展一些可以对地方情况有基本了解的知识课程。通过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讲解,地方基本概念等知识的讲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解决在建成小康社会中所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并且能够主动解决问题,使大学生能够真正意识到地方发展的主要形式,激发对地方的热爱,这样可以将自身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地方建设中。

2.素质素养类课程的设置

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指导思想,根据高职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目标专业,可以将职业素质素养课程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公民个人层面上来讲,包括体育锻炼、体育与健康、大学英语、经济数学、大学语文等等;二是从社会导向层面上来讲,包括职业形象与礼仪、职业口才训练、大学生就业指导、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等;三是在国家层面上来讲,包括道德讲堂、国防教育、军事理论知识、党团课等等;四是一些综合类的素质选修课程。这些课程所包括的范围是比较广泛的,同时还会涉及到一些综合性的课程,课程形式包括教学课堂、沙龙、讲座等。

3.开设课程目标的明确

第一,职业定位性。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主要培养具备专业及行业职业要求的人才,有着非常明确的职业定性。当代,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人才结构、职业类别等各方面需求都有着明显的变化,这样使高职教育的专业课程有着明确的定位。第二,教育实践性。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所培养出的人才应该是负责一线生产技术的专业型人才,他们既需要具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联系的能力,也需要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也就是需要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在职业岗位中所存在的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高等职业院校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一课程体系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学校、社会等多个因素,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既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更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素质,落实权责负责制,让每个人都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桂霞,张一非.基于职业岗位(群)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探究[J].技术学术艺术,2010(9).

[2]雷久相.推進校企文化对接,培养优秀技能人才[J].教育管理,2007(10).

[3]李坚强.关于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模式之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