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校企”协同创新 驱动柳州车企智能升级研究

2019-10-24 09:15范利红吴星林圣存
广西教育·C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柳州汽车产业

范利红 吴星 林圣存

【摘 要】本文论述现阶段“政校企”协同创新中企业积极性不高、政府职能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分析柳州汽车行业智能升级中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支撑智能制造的人力资本短缺、产业链不够完善等难题,提出推进柳州汽车产业智能升级的“政校企”协同创新的措施:基于汽车产业智能升级的需求,探索“政校企”协同创新模式;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政校企”协同创新新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先导、引领作用。

【关键词】“政校企”协同创新  柳州  汽车产业  智能升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5C-0038-03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中国制造业进入转型升级的阶段,汽车产业作为柳州市经济发展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也进入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为了促进柳州车企智能升级,本文对柳州市汽车产业智能升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从推动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的“政校企”协同创新的角度给出了一些发展建议。

一、“政校企”协同创新概述

2012年5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实施“2011计划”,以建立面向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的重大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为目标。同年12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纵观国内外走在科技前沿的城市,创新驱动都是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哪个城市抓住了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历史新机遇,就抓住了城市发展的主动权。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创新形态的不断演变,创新活动的复杂性和风险性不断加强,某个单一主体的创新已无法满足当前创新发展现实需要的全部要素的有效整合,而具有异质资源的主体之间的多元互动和协同合作逐渐取代传统创新模式成为创新活动的主流。由此可见,协同创新这一概念的提出順应了国内外最新产业发展规律和科技创新规律,对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政校企”合作已不能满足需要,“政校企”协同创新应运而生。“政校企”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实现企业创新的重要途径,以大学为主体的校企合作,对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需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产业结构的调整等都具有难以估量的作用,高等院校既是创新人才的聚集地,也是创新成果的根据地。“政校企”协同创新是指企业、学校两大基本协同主体发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法规、政策协同支持下,共同进行技术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活动,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共同促进地区产业集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现阶段“政校企”协同创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政校企”协同创新中企业积极性不高。在现阶段的“政校企”合作中表现出的是学校比较积极主动,通过各种途径寻求合作企业,希望通过校企合作解决专业建设、师资培养、学生实习以及就业等问题。而在整个合作过程中企业都是处于被动状态,根据相关资料数据统计显示(见表1),在校企协同创新的过程中,主动通过各种人脉资源寻求企业合作的学校能够高达80%以上,然而由企业主动联系学校希望与其开展校企协同创新和人才培养的还不足15%,已经参与校企协同创新的企业占同行业企业比例还不到5%。即使企业与学校签订了校企协同创新协议,但大多数还是处于校企“两张皮”的状态,在资金投入、学生和师资的培养上还都只是停留在表面程度,目前仅限于企业参观学习实习,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造成这样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觉得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是政府和学校的事;学校的需求与企业需求不接轨,没有把企业追求的经济利益放在科研第一位,而是为了解决建设和科研经费、资源问题,没有和企业之间形成利益共振点;学校研究与市场需求脱节,创新能力不足,是在实验室内的理论研究。

学校主动联系企业 企业主动联系学校 参与协同创新的企业

大于80% 小于15% 小于5%

(二)在“政校企”合作中政府职能发挥不充分。纵观国外成功的校企协同合作,出台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体系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是“政校企”合作的制度保障。因为校企合作指的是学校与企业、教学与生产、科技、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合作,有着很大的社会公益性、跨界性和主体多元性,国家理应制定相关保障制度和法规政策,才能更好地促进校企协同合作的发展。目前国内出台的有关校企合作的法规政策有《职业教育法》《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等。但有些内容过于宏观或原则,缺乏具体操作性,没有专门的校企合作法律出台。一是政府机构缺乏操作性强的细则,没有相关机构负责监督、管理、推进校企合作,导致校企合作渠道不畅;二是校企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没有细化的、完善的制度去规范,并缺少相应的激励措施和惩罚措施,导致企业方利益得不到保证,校企合作质量无法保证;三是政府没有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在校企合作中没有权威,导致其组织协调职能作用发挥不到位,使校企合作长期存在表面化、短期化问题,缺乏一定的规范性,难以实现深度融合。归结为一点就是校企合作缺乏制度和运行机制支撑,与我国企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三、柳州汽车行业智能升级中存在的问题

国务院2015年5月印发《中国制造2025》,文件中提出坚持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为基本方针的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发展之路。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工信部2015 年印发《关于开展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的通知》,对智能制造进行了定义。智能制造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化自决策、精准控制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由此可见《中国制造2025》要求的行业实施智能升级,不仅仅只包含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升级,还包括智能设计、智能管理、智能物流和智能服务等升级。

技术含量和智能化程度较高汽车产业,必将成为我国制造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中的主战场。作为柳州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产业,从传统生产到自动化生产线的实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工业4.0、人工智能应用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正推动柳州汽车产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但是仍处在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才能牢牢掌握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在自己手中。”这句话在汽车技术的发展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我们的汽车产业追赶了这么多年还是没能赶超德美日等发达国家,核心技术没有掌握在自己手里,自主研发能力不足,科技改革滞后是根本原因。汽车产业要想转型升级成功,必须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掌握核心知识产权,汽车产业只有立足自主研发才有出路。然而,柳州汽车产业现在的基础研究能力相对较弱,对引进的技术不能充分地消化吸收,对技术的再创新能力较弱,关键技术主要还是依靠引进。特别是企业的研发能力、创新能力不能满足新产品开发需要,跟不上智能升级发展需求。企业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以支撑引领汽车产业经济转型升级。

(二)支撑智能制造的人力资本短缺。智能制造需要的学科是综合性的,因此对人的需求也必然是综合性跨专业复合人才。在德国VDI和ASME共同的研究报告中提到通信与互联在未来的汽车工厂呈网络状连接,这必将会影响到组织的架构、技术的实现、生产运营的管理等各个环节,并不是把现在的人重新组织就能实现的,这个类似于多智能体、复杂交互的系统对人的要求本身也是高智能体作为前提的。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和企业特点的原因,柳州在吸引人才方面并没有多大优势,柳州汽车产业智能升级过程中急需的人才,不仅是高端人才如高级管理人才、高级技术开发人才及高级复合型人才缺乏,还有在操作层面懂技术的高级技工也相当奇缺,这就导致企业智能升级的过程中新产品開发能力弱,一些有利于企业智能化的方案与项目无法顺利实施。

(三)产业链不够完善,整零协同程度有待提高。柳州市现有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约800多家,在整车企业结构调整和智能升级的带动下,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链逐步完善,但是它们的协同升级程度还有待提高,特别是技术研发和创新体系建设,只有协同升级才能提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整体竞争力。

四、助力柳州汽车产业智能升级的“政校企”协同创新的措施

(一)基于汽车产业智能升级的需求,探索“政校企”协同创新模式。从我国校企协同创新的发展来看,校企协同创新模式多以合约为基础的委托开发、合作申报课题等相关模式,技术转让、技术入股、共建联合实体等长期、深层次的合作模式较少。柳州市具有专业引领的高等院校数量较少,城市经济发展的创新内在动力不足。创新人才的总量、结构及质量与汽车产业智能升级所需的技术发展存在较大差距,科技领军人才、战略性科技人才、科技创新型企业家和高新技术研发人才明显紧缺,学科交叉、行业交叉的复合型人才缺乏。所以除了与柳州本土高校,可以考虑与区外(含国外)知名高校建立校企联合的协同创新中心。将创新思维和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成立应用开发型的校企协同创新中心,让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得到同步提升。通过多个创新主体的协同作用、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实现创新价值的最大化。

目前比较成功的典型有:重庆大学牵头的重庆自主品牌协同创新中心,武汉理工大学牵头的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和重庆君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的汽车智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汉大学与东风汽车公司共建的汽车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同济大学牵头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北京理工大学牵头的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它们都不同程度在创新型的优秀人才培养、区域汽车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与中国汽车产业的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广西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有10个,但是与柳州汽车产业相关的没有,这些成功案例都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值得思考和学习。

(二)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政校企”协同创新新机制。“2011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两者的提出均表明协同创新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1年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提出“通过体制与机制的创新及长期的政策支持才能达成资源共享的理想效果”,可见要想解决校企协同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机制是关键。以下从协同的主体来分析。

1.构建高校创新人才校企共育培养机制。在整个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同时注重企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和企业生产经营的要求,从培养培育的内容上转变人才培养方案,要根据人才能力需求对产业转型下的教与学进行改革,作为人才培养目标重要载体的课程体系,要根据创业教育目标而选择和设置相关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对于校企协同创新,除了在高校开设创业理论知识和专业相关科技知识课程外,还应该密切关注企业、行业的发展,以行业发展为依据及时调整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把创新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专业课程考核可采用学校与企业评价的融合。同时,为了确保校企协同创新的顺利实施,师资队伍、政策保障等也要同步跟上,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高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引入相应的新设备和新技术,在企业建设专门的师资培训实验基地,构建一个全方位的专业实践教育平台。另外,可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能工巧匠到校任教,最终实现校内外教师协同创新,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发挥“政校企”协同育人优势,为柳州市培养并储备技能人才,促进汽车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推动“柳州智造”按照“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稳步前进,实现柳州汽车产业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2.构建政府为主导的协同约束与动力机制。具体如下:

(1)建立科学的风险分摊与利益共享机制。企业参与协同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所以利益分配问题是影响校企协同创新关系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任何创新本身都伴随着高风险,这种创新风险是会超过企业的承受能力的,对于企业来讲研发一旦失败,在经济上和整个生产企业内在动力上均会带来打击。另外,如果在协同合作过程中双方主体利益配置不当,就会导致协同创新一方主体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最终合作无法完成。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过程中结成利益共同体,明确各主体在协同过程中的责权利以及收益和风险的分配比例,建立校企协同创新主体的风险分担机制是关键。同时,加强协同创新成果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协同各主体要综合客观地对创新科研成果价值进行科学评价,做到公平、公正和客观的利益分配,保障各方利益的平衡。

(2)建立合理的约束机制,创新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校企协同创新顺利有效地运行,离不开有效的约束机制、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惩罚机制,建立完善的机制有利于协同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有效地防范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增加双方合作的约束力,促进校企协同创新。政府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政策引导和政策激励作用,对参与校企协同创新的各方实行资金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完善的创新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学校和企业等主体参与协同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校企协同创新的动力和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完善校企协同创新机制,有助于促进地方区域经济的协同创新发展。

(三)充分发挥政府先导、引领作用。地方政府作为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治理主体,在“政校企”协同创新的过程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职责和功能,应当充分发挥其在“政校企”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引导和政策支撑的引导职能。校企深度融合涉及的投入要素资金、人力资源、技术基础设施、公共政策及信息等各个主体的決策和行为都受到市场、政府双重因素的影响。但是在校企协同中政府的主导并不是强化其行政意识和专断行政思维,而是强化政府引导、服务、监督和协调的职能和功能。政府作为“政校企”协同创新的主体之一,政府要善于同时做好“政校企”协同创新的参与者、管理者、服务者和协调者。为了推动和鼓励校企协同创新,地方政府应该制定和完善与校企协同创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为校企协同创新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为协同创新中各主体的紧密协作提供制度保障;积极创建各种校企协同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为协同创新各主体间的有效协同提供组织保障;保证校企合作政策的落实,制定引导校企合作的规划纲要,制定实施财税、金融、人才、资源配置等相关配套政策,制定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完善的创新科技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文君.“2011计划”解读[J].教育与职业,2012(19)

[2]张倩,李厚君.柳州汽车产业制造智能升级研究[J].商业现代化,2017(23)

[3]贝加莱工业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需要更为智能的员工[J].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2017(4)

[4]林维蔚.“政产学研金介”协同创新机制研究[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16

[5]粪红,查冰川.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模式演进与优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21)

【基金项目】2018年度柳州市社科联管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LQ2018-06);2018年度柳州市社科联管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LY2018-06);2019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19KY1264)

【作者简介】范利红(1978— ),女,河南濮阳人,工学硕士,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汽车营销与服务;吴 星(1980— ),女,工学硕士,广西柳州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金属材料成型技术应用研究;林圣存(1988— ),男,福建福州人,工学硕士,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车辆结构设计与仿真。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柳州汽车产业
柳州柳工叉车有限公司
装配式支吊架在汽车产业集聚区的应用
解读《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柳州柳侯祠祭田在鹿寨
柳州老年大学校歌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新闻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