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晓军
摘 要: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互动和交流的平台,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质量决定学生知识增长和能力的发展。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文章对当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旨在为化学教学提供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优化;核心素养;教学质量;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26-0061-02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打造适应学生成长以及教学需求的高效课堂,既是深化化学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高中化学教学的核心。化学是学生在高中时期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学习化学知识,学生可以加深对生活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要优化化学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提升化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基本特点和已有知识进行改进和调整,突显化学教学价值,使学生意识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投入更多时间进行学习。本文对当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
1.教学形式单一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在化学教学中一味地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他们一直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形式单一,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影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导致化学教学质量不高。
2.教学设计没有结合学生心理
在化学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是一味地督促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记忆和背诵,不能较好地结合学生心理进行教学设计,导致教学气氛沉闷,教学实效低。学生机械地进行背诵,久而久之便会对化学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烦心理,从而放弃对化学的学习。教学设计不合理,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少,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也导致化学教学效果不佳。
1.更新教学观念
新课程标准要求不断提升学生化学实践能力和核心素养。教师是实施教育的主导者,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结合学生需求完善和调整化学教学结构。教师要借助网络资源丰富化学知识体系,与其他化学教师进行沟通,针对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设计教学。教师要经常参与校外培训活动,了解更多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对教学设计不断进行创新和调整。
2.优化教学方法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采用更加新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要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要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多可以自主探究和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积累更多化学知识,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教师在运用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要注重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兴趣,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探究和学习。要避免实践和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情况发生,通过全新教学方法吸引学生,使学生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学习,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金属的腐蚀和防护”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为学生设计一些新颖的实验内容,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而针对实验现象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讨论交流,掌握化学实验方法,积累化学知识。要为学生提供实验器材,要求学生按照实验规则进行实验,将注意事项提前告诉学生,从而提升学生实验能力。
3.突显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是教师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和领导管理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多元互动教学程序的基本依据。因此,树立新课程理念,必须认真理解三维目标,进行多元互动教学。目标期望原理告诉我们,只有从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出发,到预设的教学目标达成为止,才是有序、高效的教学。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要实现教学目标,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核心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实验的目的性、实效性,让化学知识的呈现更加灵活和具体,便于学生掌握和积累。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结合学生兴趣、已有化学知识进行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可以实践和交流的机会,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积累更多知识,以不断提高化学教学效果。
第二,创设问题情境。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结合化学知识创设问题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师要以学生为核心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主动掌握化学知识。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要紧密结合化学教学内容,要具有趣味性和科学性,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生命的基礎能源——糖类”这一内容时,教师可结合化学知识提出问题:糖类在体内有什么作用?人体内缺少糖类会发生什么变化?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积极解决问题,不仅能获得知识,还能增强学习信心。
第三,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不能以实践活动为唯一标准,还要多角度地开展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交流和互动的机会,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减少学生畏惧心理,使教学活动开展得更加生动有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善于听取学生的见解和主张,让学生广开言路,而不能将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学生身上。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第四,结合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设计教学内容,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教学设计要建立在学生化学知识基础之上,以利于因材施教。为此,可采取分层教学,教师可将学生分为优秀、中等和后进生三个层次,结合不同学生为其提供不同的教学内容。优秀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后,能充分掌握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为其提供能开发思维、增强脑力的创新型拓展内容,以满足优秀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需求;中等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后,能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教师可不提出过高要求;后进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后,对基础知识还存在一些疑惑,教师要对其进行辅导,帮助他们掌握基础知识。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能增强学生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促使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学习,以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总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还存在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设计不合理等问题,需要逐步加以解决。因此,教师要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突显三维目标。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认知特点进行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和探究的机会,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
[1]杨自有.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分析[J].内蒙古教育,2016(24).
[2]马俊.“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课堂的应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02).
[3]何梁君.新高考背景下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内蒙古教育,2018(06).
[4]黄群.高中化学“预设·探究·调控·反馈”教学模式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7.
[5]蒲琳.高中化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施的影响因素探析[D].陕西理工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