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武陟县人民医院(454950)詹艳伟
临床上治疗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最重要的一种方式为采用PEEP,但PEEP过低或过高均可能导致肺泡塌陷或者膨胀,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所以合理选择PEEP十分必要[1]。Ptp指的是胸腔内压和肺泡内压之间存在的差值,采用Ptp对PEEP的选择进行指导,能对肺泡塌陷进行有效避免,进而保护患者肺脏。本研究分别选择常规与Ptp导向的滴定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对比性探究,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于2014年2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ARDS患者中选取68例,纳入标准:①符合ARDS诊断标准;②发病时间短于3d。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②慢性呼吸系统疾病;③重度颅脑损伤;④食管穿孔;⑤食管梗阻。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46.59±11.28)岁,共34例,男性20例,女性1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2~72岁,平均年龄(47.85±11.06)岁,共34例,男性22例,女性12例。对比两组基础资料,可比性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所有患者均行小潮气量辅助控制通气治疗,潮气量控制在6ml/kg,流速控制在50L/min~80L/min,转换容量,递减波速流,平台压维持在30cmH2O以下。
观察组以Ptp为导向,进行最佳PEEP的合理选择:行充分肺复张操作,将PEEP调整到30cmH2O之后,每隔5min将其降低3cmH2O,一直到最后为0。递减PEEP的过程中,分别采用最佳氧合法、最大顺应性法、最小死腔分数法、跨肺压法对最佳PEEP进行合理选择。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肺顺应性、SpO2(血氧饱和度)与氧合指数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行t检验,P<0.05提示差异明显。
2.1 两组氧合指数、SpO2对比 两组治疗前氧合指数、SpO2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48h后的氧合指数、SpO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1。
2.2 两组肺顺应性对比 两组治疗前肺顺应性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48h后的肺顺应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2。
通常情况下,ARDS患者的肺容积会显著减少,大量肺泡会出现塌陷现象,最终引发顽固性低氧血症。为了促使顽固性低氧血症得到有效改善,促进塌陷肺泡复张,合理选择PEEP十分必要[2]。除了合理选择PEEP之外,PEEP设置点也属于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过低或者过高PEEP均可能将原有肺损伤程度加重。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机械通气能有效抢救ARDS患者,但却难以将患者病死率降低,其主要目的在于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氧合,最大程度上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发生率。与常规方式相比,采用Ptp法对PEEP进行设置,促使Ptp-e大于0,能对呼气末肺泡塌陷进行有效预防,肺保护作用显著。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48h后的氧合指数、SpO2、肺顺应性均高于对照组,提示ARDS患者采用Ptp法进行最佳PEEP的选择有利于改善顺顺应性与氧合指数,该方式能促使肺泡复张得到有效维持,防止其再次塌陷。
附表1 两组氧合指数、SpO2对比( ±s)
附表1 两组氧合指数、SpO2对比( ±s)
组别 氧合指数 SpO2(cmH2O)治疗前 治疗48h 治疗前 治疗48h对照组(n=34) 161.25±32.56 215.23±33.02 73.52±4.26 85.62±2.52观察组(n=34) 161.85±32.18 326.98±17.89 73.55±4.21 95.63±4.98 t 0.0927 21.0409 0.0856 25.6357 P 0.9263 0.0000 0.2562 0.0000
附表2 两组肺顺应性对比( ±s,cmH2O)
附表2 两组肺顺应性对比( ±s,cmH2O)
组别 治疗前 治疗48h对照组(n=34) 41.56±2.36 35.26±1.52观察组(n=34) 41.98±2.15 46.98±3.89 t 0.1256 26.3668 P 0.5268 0.0000
综上所述,ARDS患者采用Ptp法进行最佳PEEP的选择,在确保肺塌陷肺复张的情况下,能促使肺顺应性与氧合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