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472000)王珂 张利娜
宫颈癌是全球发展中国家女性中临床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大恶性肿瘤,对患病妇女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1]。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以及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发展,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提高了宫颈癌的预后情况,但由于术中切除范围广,切除部位涉及到盆腔神经,因而患者术后易出现膀胱功能障碍,进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因而使得腹腔镜辅助下保留盆腔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NSRH)逐渐成为治疗宫颈癌患者的主要术式。本研究主要对腹腔镜下NSRH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癌手术治疗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我院伦理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书面同意书。根据患者临床不同手术方法将纳入的65例宫颈癌手术肿患者分为NSRH组(35例)和常规手术组(30例)。NSRH组中年龄33~59岁,平均年龄(45.33±4.47)岁;FIGO分期:Ⅰb期14例,Ⅱa期21例;病理类型:腺癌15例,鳞癌12例,腺鳞癌8例。常规手术组中年龄34~59岁,平均年龄(44.78±4.51)岁;FIGO分期:Ⅰb期10例,Ⅱa期20例;病理类型:腺癌15例,鳞癌10例,腺鳞癌5例。两组患者年龄、FIGO分期、病理类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NSRH组采用腹腔镜下保留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术前常规阴道及肠道准备,术前1d清洁灌肠,采用全身静吸复合麻醉,取膀胱截石位,置入导尿管。拉钩拉开阴道,暴露子宫并测量子宫大小。于脐部进行trocar穿刺,并置入30°腹腔镜镜头,确认进入腹腔后,建立CO2气腹,压力维持(11~15)mmHg,并于下腹双侧麦氏点、脐部下做手术器械穿刺点,先行淋巴清除术,清空术野后进行盆腔神经保留手术。①腹腔镜术野下于骶韧带外侧、输尿管下方、子宫动脉下方等位置找到腹下神经组织后,进行腹下神经锐性分离,并保留盆腔内脏神经与腹下神经交汇处神经丛;②切断膀胱中、下静脉后,提起膀胱静脉及子宫深静脉断端,仔细辨认盆丛、膀胱支及子宫支,在切断膀胱宫颈韧带及阴道旁组织时尽量将其保留;③在切除子宫骶骨韧带后,分离直肠阴道隔,上推直肠,显现子宫骶骨韧带后,分离并保留骶骨韧带外侧神经纤维,切断内侧骶骨韧带,保留下腹神经终末部及下腹下丛神经头支,切断宫骶骨韧带;④切除阴道壁组织后,经阴道将子宫切除组织取出,腹腔镜下采用0号可吸收线缝合阴道残端,术后常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留置尿管。常规手术组采用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进行手术切除,术后处理同NSRH组。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术后直肠功能、膀胱功能及尿流动力学情况,并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于术后7d测定患者残余尿量,根据残余尿量残留情况将膀胱功能分为三级,其中残余尿量<50mL为0级;残余尿量50~100mL为Ⅰ级;残余尿量>100mL为Ⅱ级。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或率(%)表示,采用х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附表1 两组术后直肠功能、膀胱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例)
附表1 两组术后直肠功能、膀胱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例)
注:*为х2检验。
组别 例数 直肠功能(h) 膀胱功能首次排气时间 首次排便时间 0级 Ⅰ级 Ⅱ级常规手术组 30 86.45±12.44 118.61±18.75 8(26.67) 10(33.33) 12(40.00)NSRH组 35 62.38±11.67 77.65±13.12 20(57.14) 11(31.43) 4(11.43)t/х2 8.041 10.315 8.761*P 0.000 0.000 0.003
附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尿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比较()
附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尿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时间 最大尿流率(ml/s) 最大膀胱压(cmH2O) 最大逼尿肌压(cmH2O)常规手术组 30 术前 15.47±3.55 44.21±6.67 45.66±7.48术后 9.58±2.75 30.33±5.54 30.47±5.69 NSRH组 35 术前 15.53±3.63 44.48±6.78 45.79±7.57术后 12.24±2.74 36.39±4.86 41.37±5.45
2.1 两组术后直肠功能、膀胱功能恢复情况 NSRH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早于常规手术组,术后7d膀胱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手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1。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尿流动力学情况 两组术前最大尿流率、最大膀胱压、最大逼尿肌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最大尿流率、最大膀胱压、最大逼尿肌压均出现明显下降;常规手术组术后最大尿流率、最大膀胱压、最大逼尿肌压各指标明显低于NSRH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2。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NSRH组仅出现2例尿路感染、1例尿失禁;常规手术组出现6例尿路感染、4例尿失禁,NSRH组并发症发生率8.57%明显低于常规手术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有意义(х2=4.928,P=0.026)。
临床上多数文献报道中采取经典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需对子宫组织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主韧带、宫骶韧带以及3cm以上的阴道组织进行切除,因其涉及面广、涉及范围大,因此,患者术后常常出现膀胱顺应性功能下降、逼尿肌功能减弱以及压力敏感度降低等,影响患者膀胱功能,造成尿路感染,排尿困难以及尿潴留等术后并发症,给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3]。相较于传统经典的子宫切除术,本研究NSRH术是在腹腔镜视野辅助下,子宫切除术中通过在处理主韧带、子宫骶骨韧带、膀胱宫颈韧带、阴道旁等组织时,采取尽量保留盆底神经的子宫切除术,进而很好地保护了患者盆底神经功能,有效地改善了患者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NSRH组患者术后直肠功能、膀胱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尿流动力学等均要明显优于常规手术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常规手术组。此结果表明,腹腔镜下NSRH术是安全有效的。结果同余文洁等[4][5]相关报道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腹腔镜辅助下NSRH可有效改善宫颈癌患者术后直肠功能、膀胱功能及尿流动力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显著,且手术安全性高,可在宫颈癌的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