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测定在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中的诊断价值及不良反应观察

2019-10-24 10:20河南省郏县人民医院467100王利可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22期
关键词:溶血性附表体征

河南省郏县人民医院(467100)王利可

输血作为临床中常见的治疗措施之一,是多种手术及急救中的治疗方法,但因血液制品中成分极为复杂,且患者自身体质与情况多有不同,因此临床中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较多[1]。对此,本研究对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患者C反应蛋白检验诊断情况加以判定,希望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疑似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患者43例,其中男21例,女22例。年龄18~75周岁,中位年龄(46.19±12.77)周岁。体温37~41摄氏度,中位体温(39.26±0.96)摄氏度。有创伤21例、重度感染13例、凝血障碍9例。纳入标准:①患者输血后均伴有荨麻疹、潮红、恶心等症状;②患者或家属在知晓本研究基础上,自愿参与;③认知能力正常。排除标准:①病案资料不全;②恶性肿瘤[2]。

1.2方法 全部患者输血后不良反应情况加以判定,包括皮肤及黏膜改变、胸闷、恶心、寒颤等,同时动态监测患者体温。采集患者肘部静脉血,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检验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3]。

1.3观察指标 体征监测判定:患者体征可见皮肤瘙痒、皮疹、荨麻疹、恶心、胸闷、潮红或体温升高判定为阳性[4]。C反应蛋白检验诊断判定:≥13.00mg/L为阳性。观察患者输血前后C反应蛋白水平。

1.4统计学分析 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予以对比分析,疑似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患者输血前后C反应蛋白水平数据行t检验方式,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疑似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患者C反应蛋白检验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情况行X2检验,采用(n%)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附表1 疑似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患者C反应蛋白检验诊断结果(n)

附表2 疑似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患者C反应蛋白检验诊断准确性比较(%)

附表3 疑似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患者输血前后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mg/L)

2 结果

2.1疑似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患者C反应蛋白检验诊断结果 疑似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患者C反应蛋白检验诊断结果详见附表1,疑似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患者确诊结果阳性31例,占比72.09%;阴性12例,占比27.91%。体征监测检验阳性25例,占比58.14%;阴性18例,占比41.86%。C反应蛋白检验阳性29例,占比67.44%;阴性14例,占比32.56%。

2.2疑似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患者C反应蛋白检验诊断准确性比较 对比疑似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患者C反应蛋白检验诊断准确性情况(见附表2),疑似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C反应蛋白检验诊断结果灵敏度(90.32%)、特异度(91.67%)、准确性(90.70%)均明显高于体征监测检验(54.84%、33.33%、48.84%),两者差异明显(P<0.05)。

2.3疑似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患者输血前后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对比疑似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患者输血前后C反应蛋白水平数据(见附表3),输血前疑似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患者、无不良反应患者输血前后C反应蛋白水平未见明显差异(P>0.05),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患者输血后C反应蛋白高于无不良反应患者,与输血前相比,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患者输血后C反应蛋白水平较高,两者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近年来输血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之中,输血治疗应用时长较长,其治疗成熟度较高,输血治疗能够保障患者的血容量,是临床治疗、手术、急救的常见手段[5]。输血不良反应是指患者在接受血液制品治疗后,产生过敏反应、输血性脏器损伤、皮肤改变等症状,临床中发生率在1.0%~10.0%之间。当前在医学研究中对输血所致不良反应的相关研究较多,尤其针对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予以研究,致力于保障输血治疗的效果,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比例[6]。本研究结果显示,疑似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C反应蛋白检验诊断结果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均明显高于体征监测检验。输血前疑似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患者、无不良反应患者输血前后C反应蛋白水平未见明显差异,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患者输血后C反应蛋白高于无不良反应患者,与输血前相比,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患者输血后C反应蛋白水平较高。其结果显示,未见不良反应的患者输血前后C反应蛋白未见明显差异,说明血制品注入到患者体内后,不会对其C反应蛋白造成影响。C反应蛋白是急性时相蛋白,在患者发生机体创伤及感染后,其C反应蛋白急剧上升,能够激活人体吞噬细胞能力,进而清除其体内病原体与损伤,是人体免疫反应中保护物质。在患者发生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后,C反应蛋白是极为灵敏的指标之一,作为不良反应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水平较高。但是,在临床之中,C反应蛋白受到病毒感染、心血管疾病、妇科疾病、药物等多种方面的影响,导致患者自身C反应蛋白处于高水平状态,如患者输血后伴有不良反应,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所影响。因此,临床中针对部分疑似非溶血性不良反应患者,可将C反应蛋白作为辅助诊断,并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实施综合判断,以便于提升其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诊断准确性。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患者实施C反应蛋白予以检验和诊断,其临床诊断准确性水平较高,能够在患者不良反应早期作为辅助诊断检验方式,从而解决临床输血安全问题,因此,C反应蛋白测定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的优势。

猜你喜欢
溶血性附表体征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2021 年1 月1 日—2021 年2 月28 日)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附表3 湖南省2018年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名单(二)
湖南省2017年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名单
利巴韦林片致溶血性贫血伴急性肾衰竭1例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临床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