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华,陈 卓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南阳 473000)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临床妇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多见于生育年龄妇女,多由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所致[1]。本病主要特征为排卵功能紊乱或丧失和高雄激素血症,临床表现主要为闭经或月经周期不规律、不孕、多毛和痤疮,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2]。PCOS患者多发生不孕,即使妊娠,常会发生早期流产。并且随年龄增长,患者会出现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代谢性并发症[3]。目前现代医学治疗本病主要是应用促排卵药、避孕药及激素类药物,虽能暂时取得一定疗效,但远期疗效较差,不良反应较大,不能长期应用[4]。中医药在辨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且不良反应小,远期疗效好。笔者近年来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病例选择 所选病例西医诊断符合参照2003年鹿特丹会议制定的PCOS诊断标准[5]。中医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辨证为脾虚湿盛型。纳入标准:1)所有病例均须符合中医脾虚湿盛型和西医PCOS诊断标准。2)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近6月未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者。排除标准:1)绝经者或月经初潮时间小于等于两年。2)子宫及附件有其他器质性病变或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3)有严重其他的并发症或肝肾功能异常者。4)其他原因停经者如妊娠期或哺乳期者。5)有精神疾患或者对本试验不知情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来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院诊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4例。其中对照组年龄最小18岁,最大35岁,平均年龄23.15岁,不孕时间平均(4.02±0.12)a。治疗组年龄最小17岁,最大40岁,平均年龄24.56岁,不孕时间平均(4.33±0.14)a。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于月经第5天服用枸橼酸氯米芬,每日1次,持续5 d。当卵泡成熟时,不能自然排卵时,肌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加用完带汤治疗。完带汤处方:生白术30 g,炒山药 30 g,党参 15 g,炒白芍 15 g,车前子 10 g,苍术10 g,陈皮 10 g,荆芥炭 6 g,柴胡 6 g,炙甘草 6 g。基础体温升高0.3~0.5℃后,加菟丝子、巴戟天、鹿角胶、紫石英各15 g;经期去生白术、党参,加红花10 g,益母草15 g,泽兰15 g。其余时间按照完带汤服用。每日1剂,早晚温服。4周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后综合疗效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治疗后血清内分泌激素指标变化情况;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清内分泌激素指标测定:分别于治疗开始前及结束后,于月经周期的第3天上午9:00~11:00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性激素水平。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见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1.5 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7]制定标准。治愈:月经周期、经期、排卵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内分泌指标正常或妊娠;显效:月经周期基本恢复,或接近正常周期,有月经来潮及排卵,但不规律,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内分泌指标接近正常;有效:月经周期、经期、排卵其中1项较前改善,内分泌情况有改善但不明显;无效:月经周期、经期、排卵及内分泌情况较治疗前均无改善,临床症状无变化。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数据结果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间样本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后综合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04%,对照组为70.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两组治疗后综合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变(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分
表2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1周期 治疗2周期 治疗3周期治疗组 84 16.52±4.02 14.23±4.22*10.45±3.21*△ 6.31±1.46*△对照组 84 16.45±4.33 15.23±4.11*13.44±3.71*10.48±2.51*
2.3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月经周期、痤疮、体重指数、多毛症状等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的月经周期、痤疮、体重指数、多毛症状等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月经周期(d) 痤疮(分) 多毛(分) 体重指数治疗组 治疗前 102.145±33.12 2.46±0.23 6.88±2.45 28.45±3.55治疗后 53.12±18.32*1.32±0.45 6.77±2.13*22.45±2.78*对照组 治疗前 103.445±34.32 2.78±0.44 6.78±2.12 28.15±2.33治疗后 83.12±18.52 1.97±0.45 6.77±2.12 27.04±2.14
2.4 两组治疗前后内分泌激素的比较 治疗组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其促黄体素(LH)、LH/卵泡生成激素(FSH)、睾酮(T)水平均较对照组有较明显改变(P<0.05)。见表 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内分泌激素的比较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内分泌激素的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时间 LH(mU/mL) FSH(mU/mL) LH/FSH T(ng/mL)治疗前 13.43±4.12 5.36±1.23 2.88±0.45*1.45±0.55治疗后 10.02±4.53* 5.02±1.45 1.77±0.13*0.75±0.28*治疗前 13.88±4.23 5.78±1.44 2.78±0.12 1.45±0.33治疗后 11.89±4.10 5.67±1.42 2.47±0.12 1.14±0.14组别治疗组对照组例数84 84
PCOS在古代中医文献虽没有明确记载,但属于中医学“月经后期”“闭经”“崩漏”“不孕”等范畴[8-10]。中医认为本病主要其发生与肝、脾、肾功能失调所导致的虚、湿、痰、瘀、火有关。临床上尤其以脾虚导致的湿盛证多见。《女科切要》曰:“肥白妇人,经闭而不通者,必是湿痰与脂膜壅塞之故也。”[11]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云:“经不行者,非无血也,为痰所凝而不行也。”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可以运化水湿,脾不健运,则生湿生痰,痰湿阻滞胞宫,故见月经稀发,甚则闭经。痰湿壅盛,阻滞经络,膏脂充溢,则形体肥胖,面部油脂过多,堵塞面部毛孔,郁而发为痤疮。痰湿壅盛,土壅木陷,肝失疏泄则影响排卵而不孕。因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脾虚湿盛型当以健脾利湿为主,兼以疏肝。笔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完带汤从组方来看,其主治症状与多囊卵巢综合征脾虚湿盛型非常相似,因此用完带汤来治疗本病结合西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完带汤出自傅山《傅青主女科》卷上,主治“白带下”[12]。方由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车前子、苍术、甘草、陈皮、荆芥炭、柴胡等药组成。方中重用白术、山药为君,意在补脾祛湿,使脾气健运,湿浊得消;臣以人参补中益气,以助君药补脾之力;苍术燥湿运脾,以增祛湿化浊之力;车前子利湿清热,令湿浊从小便分利。佐以陈皮之理气燥湿,既可使补药补而不滞,又可行气以化湿;柴胡、荆芥炭之辛散疏肝,配白芍柔肝,使肝木条达,疏泄正常;使以甘草调药和中,诸药相配,使脾气健旺,肝气条达,清阳得升,湿浊得化。本方虽为白带而设,而与本病脾虚湿盛证病机相符,因此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04%,对照组为70.2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的改善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治疗组的月经周期、痤疮、体重指数、多毛症状等评分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LH、LH/FSH、T水平均较对照组有较明显改变(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结果证明,采用完带汤与西医手段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中西医结合较单纯西医治疗,综合疗效更高,中医证候评分与临床症状评分以及内分泌激素水平改善更加明显,且安全不良反应。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在临床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