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红
抗战期间,延安生活条件艰苦,中国共产党各位领导人出行办事,尤其是转战千里行军打仗,大都是靠骑马或步行,有时也骑一下自行车,只是偶尔乘汽车外出办公。在出行的路上,老一辈革命家们为我们留下了一段段耐人寻味的记忆。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1937年1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延安。刚到延安时,当地同志为毛泽东选了两匹马以方便他出行。
有一次,毛泽东骑马去枣园开会。返回时,因马受惊,他意外地从马上摔了下来,左手摔伤,但他依然坚持骑马回去。
在延安时,因工作的需要,毛泽东也会乘坐汽車。有趣的是,毛泽东乘车喜欢坐在副驾驶的座位上,原因是视野开阔,让他有种御风而行的奇妙感觉。有一次,毛泽东与林伯渠等人一起前往机场迎接一批来延安考察的民主人士,他们同乘一辆吉普车,另一辆吉普车和卡车同行。
到机场后,毛泽东才知道此次来延安的民主人士较多,当他给各位客人安排好乘车位置后,发现两辆小车里已没有了自己的座位,就不顾客人的推让,在警卫人员的协助下跳上了卡车,与随行的公务人员和警卫战士同乘卡车离开。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由于年久失修,卡车刚出机场不久,就在西边丘陵的坡道上熄了火。毛泽东带领战士们跳下车,大家一同用力推起车来。正在附近地头劳动的机关人员见状,也飞快地奔了过来,帮着他们把卡车推上了山坡。毛泽东微笑着向帮忙推车的机关人员挥手致谢后,又和战士们一起爬上卡车。
毛泽东的这一举动让在场的民主人士大为感动。
1937年秋天,为了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周恩来要去石家庄会见国民党的卫立煌。随行的警卫员考虑到周恩来总是废寝忘食地工作,长期睡眠不足,鼻腔又经常出血,路上需要好好休息一下,就请后勤的同志去买火车包厢票。
周恩来知道了,立刻加以阻止。警卫员只好说:“那就买软卧吧!”周恩来还是不同意,说:“不要软卧,就买普通票。路不长,在车上只过一个晚上嘛!”
火车到了石家庄,卫立煌派专人来接。那位军官找遍了包厢,又找遍了软卧,都没有看见周恩来的影子,还以为周恩来没有到。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周恩来竟然同普通旅客一起,从三等车厢里走下来。
后来,这位军官十分感慨地对周恩来的警卫员说:“你们周将军这样高级的将领,只坐普通的三等车!周将军这样廉洁奉公,真是可敬可佩!”
朱德有一张拍摄于延安时期的经典照片。照片中,朱德身着八路军战士的衣服,小腿上打着绑腿,脚上穿着布条编织的草鞋,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神态自若地行进在广场上。这张照片是著名摄影家、《解放军报》原社长、总编辑田野拍摄的。
1938年8月下旬,因参加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朱德从抗日前线回到了延安。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天气晴朗,田野背起照相机,信步走出延安北门,过了大砭沟这个当时算是繁华的地方,一直向北走去。当田野走到靠近参会代表所住的窑洞下面那个大广场时,突然看见朱德骑着自行车,由西边山下向东行进,他骑得并不快。
田野感觉很新奇,因为他在延安还从未见过骑自行车的。他迅速地跑了过去,向朱德举手行了个军礼,恳请说:“总司令,我给您拍张照片吧!”
朱德面带笑容地对田野说:“给我照相太多了,你去给战士们照吧。”
田野又进一步解释说:“总司令骑自行车的照片,还从未拍过呢,这次请拍一张骑自行车的吧。”朱德笑了笑,同意了。田野随即补充说:“请您照旧往前骑,不影响您骑车。”一边急速跑到朱德的右前方,选好角度,对准焦距,按下了快门。
此时是10点钟左右,阳光从朱德右侧上方柔和地射来,让拍摄的效果自然生动逼真、清晰度高,给后人留下了一幅珍贵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