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6月21日—23日,2019世界剧院北京论坛在北京开幕。本次论坛由中国国家大剧院发起主办,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近七十家艺术机构的二百余名管理者和艺术家聚首,深入探讨当今剧院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交流合作、共享共赢”,旨在进一步深化国际剧院同行的良好合作关系,积极促进国际表演艺术机构的广泛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剧院行业的创新与发展。
一、总体视野:倡导共建世界剧院命运共同体
自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音乐厅、剧院作为城市文化标志其传播速度和力量愈发显现,据国家统计网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艺术表演场馆机构总数为1253个(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剧院的建设热潮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提高和文化需求增强的真实写照。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的致辞中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剧院作为中国优秀文化与世界优秀文明交流互鉴的载体,建立中国文化机构与国际文化机构全方位、深层次、常态化的合作与交流是坚定我国文化自信、促进我国文化繁荣的有效路径。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张旭在开幕式中致辞中肯定了中国国家大剧院成立12年以来对中国表演艺术发展与剧院运营管理的积极贡献,提出要积极倡导支持中外优秀文明的交流互鉴、互鉴发展。
北京市副市长王红致辞强调了国家大剧院不仅承载了这个城市丰富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也成为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重要载体,并表示“北京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大力支持国家大剧院,与国内外著名剧院、艺术机构之间互通互信、共享共赢,为创作推广更多世界优秀文化艺术成果继续做出努力”。
国家大剧院院长王宁在开幕式中介绍了阐述了剧院在人类文明传承和文化交融中重要作用,分享了推动剧院发展思路和观点,表达了加强交流、增强互信、深化合作的意愿,并且就剧院间交流合作提出了信息共享、交流合作、定期会商的三点倡议。
二、运营创新:剧院运营管理新理念
德国柏林歌剧基金会乔治·费尔特哈勒先生介绍了德国柏林歌剧基金会情况,该基金会的建立使得管理团队、工作坊和芭蕾舞团合并起来,在艺术创作与生产、市场推广和销售方面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变化和塑造全新的运营管理过程。
加拿大艺术中心国立土著剧院的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弗·迪肯讲述了在过去50年运营中的重要节点以及改变运营策略的原因,证明策略的转变修补可以给土著艺术家更公平的创造更公平的空间,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共享卓越艺术。
美國卡内基音乐厅艺术与运营总经理安娜·韦伯讲述了在过去14年不但继承了老音乐厅的传统,并且一直探索21世纪音乐厅所担任的新角色:帮助人们去最大化接触到本地和世界上最好的音乐和伟大的音乐家,通过音乐改变世界。
意大利米兰斯卡拉歌剧院首席执行官兼艺术总监亚历山大·佩雷拉提出如何建立剧院管理团队人才培养体系,就欧洲剧院提供音乐教育的情况进行简述,主张邀请孩子们参与歌剧表演,吸引著名艺术家和孩子们共同参与。
中国剧院时刻到来,是国家发展积累结果;是中国改革开放结果;是中国整体国立提升的结果;也是党和国家重视文艺事业发展,重视人民文化生活提升的结果。国家大剧院首任院长、中国剧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平重点阐述中国剧院发展现状,从“全覆盖、体量大、多功能、专业化”四个方面剖析了中国剧场建设的特色。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剧院面临的五大挑战。
德国柏林国家歌剧院院长马缇亚斯·舒尔茨介绍该院歌剧制作的内容、流程、销售、数字传播、赞助合作,他认为歌剧制作也应鼓励勇于冒险、勇于创新。
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教授介绍了中国剧场运营的几种模式,他认为中央音乐学院作为一流音乐学院,不仅培养指挥、作曲家、演唱、演奏家及音乐学家同时还肩负着如何推动国家艺术水平发展的重任。打造国家文艺智库、培养音乐干部和复合型管理人才亦是学校目前深入研究开展的工作,以期进一步和大剧院、全国剧院、世界上各个剧院共同分享与合作。
上海大剧院艺术总监钱世锦先生认为剧院建设运营值得高度重视的三个环节为:选址、管建结合、设立演出季。
韩国首尔艺术殿堂社长柳寅泽认为艺术中心不应该仅依赖于公共投资,而应该灵活应用民间资本,灵活应用民间投资渠道。
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首席执行官谭光雪认为艺术中心是能够提供安全、分享、包容性的市民公共空间,数字化对营销起到非常有效作用,未来能够创作更多作品与各国艺术家合作。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秦文焕介绍了中演院线集团全产业链演出经营模式:从内容生产到产品销售,再到售后服务,形成闭环。
三、市场要素:艺术教育与观众培养
现代剧院管理最突出的特征之一是强调艺术教育。国家大剧院副院长李志祥介绍国家大剧院自成立以来开展的公益性艺术普及活动,借助前沿科技的力量将剧院与互联网巧妙结合,让宝贵的舞台艺术资源能够惠及更多观众是国家大剧院多年来探索与研究的方向。通过创建数字视听平台、演出免费高清直播、歌剧电影制作、开放台湖舞美艺术中心让艺术插上科技翅膀,科技让剧院融入城市,让艺术融入生活。
英国皇家歌剧院歌剧行政总裁科马克·西姆斯从通过学习和参与项目,剧院和数字、新的营销技巧增收和扩展观众,如何改善观众体验几方面提出了满足21世纪观众的需求、培养观众的具体措施。
西班牙利赛欧歌剧院总经理瓦伦蒂·奥维耶多·科奈约指出:用年轻人的语言、年轻人的思路通过媒体社交进行宣传,采用走入乡镇演出吸引他们来剧院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发展新的观众。
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销售与市场营销首席运营官段建军认为在奔驰133年历史的发展当中,艺术成为企业核心价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奔驰通过与国家大剧院战略合作项目,已经帮助超过25万贫困儿童以音乐启迪未来,用艺术筑梦希望。
法国巴黎国家歌剧院国际发展部部长夏曼宁则从经济方面、网络平台角度、歌剧教学研究三个角度介绍了目前该歌剧院吸引观众的具体做法。
美国林肯中心室内乐协会艺术总监吴菡介绍了过去12年室内乐通过音乐教育项目进入其他城市,吸引观众的方法和过程,她认为首先要追求最好的艺术水准,才会让观众热爱这种艺术形式。
菲律宾文化中心董事会主席莫兰谈到菲律宾文化中心十分重视于教育主张用新技术提高观众的文化体验。
奥地利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数字发展部长克里斯托弗·魏道尔称使观众通过数字化、互动性、沉浸式的观演体验,加强人们对文化机构提供产品的了解,以在线收听、观看音乐类活动、课程等方式吸引观众。
欧洲歌剧联盟总经理奥德丽·容格斯介绍了“歌剧愿景”在线平台,致力于打造一个世界范围内的社区,人们在“歌剧愿景”在线平台上浏览了超过三百万个网页、欣赏了71场演出,从而满足了不同观众的需求和兴趣。
高雅艺术的传播离不开媒体,北京日报报业集团虞晓刚认为新媒体时代艺术传播受众是海量的,而在海量受众背后是移动互联网和直播+给高雅艺术传播带来的普惠价值。未来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及其新媒体矩阵将更进一步加强与国家大剧院开展线上的内容合作,推进线下活动的联动,为新媒体时代艺术教育、普及和传播助力加油。
天津茱莉亚音乐学院卜怡明先生则希望通过教学模式创新,请全球著名音乐家、教育家在天津茱莉亚音乐学院授课,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视野与艺术水准。
四、艺术生产:艺术创作与生产的未来之路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实现了全球互联互通,在这个背景下,西班牙马德里皇家歌剧院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伊格纳西奥·加尔西亚·贝伦格尔·拉伊塔提出如何利用技术保持剧院活力的思考,介绍了马德里皇家歌剧院通过Facebook(脸书)、4K技术在歌剧直播、录制的全新尝试,期望未来能够使用8K、虚拟现实等技术使全球各地的人接触剧院。
阿曼马斯喀特皇家歌剧院总经理翁贝托·法尼认为艺术创作和生产前进方向对于所有艺术机构存活和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应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在一起,使剧院成为艺术创作中心。
英国巴比肯艺术中心总经理尼古拉斯·凯尼恩就未来建设艺术中心提出5点建议:1.注重品牌;2.提升参与度;3.多样性;4国家化;5.合作。
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教授提出成立全球剧院管理联盟,该愿景为通过成立联盟和联盟组织一系列活动,打造21世纪新型剧院管理模式和体系。
日本新国立剧场执行总监村田直樹对如何进行全球合作发表观点,他认为新国立剧场具有独特的优势吸引优秀的艺术家合作,以日本独特的传统文化与其他国家进行合作,传统文化融入的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将艺术创作更具创新性。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侯克民分享了国家大剧院剧场演出舞剧《天路》首次实现了4K画面以每秒50帧的频率,通过5G技术进行实时直播到三公里以外的首都电影院的全部过程。此次突破与尝试也为我国歌剧电影拍摄和直播积累了宝贵经验。
北京京东方科技集团副总裁刘伟表示对中国剧院市场充满信心,并就本行业如何提高技术进步以进行艺术展示提出了思考。
国家大剧院副院长赵铁春介绍了国家大剧院运营12年来艺术生产的标准和成果,未来继续加强与世界各国剧院艺术家合作,不仅为世界人民创作制作生产出优秀艺术作品,还要让我们共同感受、体验不同文化和跨文化所创作形成的新的艺术作品所带给人类的无限可能。
意大利罗西尼歌剧节总监厄纳斯托·帕拉西奥分享了罗西尼歌剧节,为剧院设计歌剧季提供指导建议。
泰国曼谷歌剧院艺术总监桑姆托·苏怡里库谈到该剧院也曾因为没有可靠的财政支撑经历过歌剧危机,之后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逐渐克服危机的经验。他认为观众群体中最需要关注的团体便是受教育的年轻人,也希望通过宣传、粉丝效应、获得补助来获得更多的观众。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郝维亚分享了个人歌剧创作的经验,从音乐创作、人物角色选择、视觉呈现效果、人物理解四个“新”方面进行诠释。
黎巴嫩卡拉卡拉舞剧院总监伊万·卡拉卡拉主要探讨影响巡演预算的因素,指出在没有充足财政支持的情况下需要细致、准确的预算。
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国际项目副总裁艾丽西亚·亚当斯认为艺术和技术的结合可以让深远影响未来,改变艺术的未来。通过实现可及性,动画、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这些技术,来推出一些大胆的项目,推动世界多样化发展。
俄罗斯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副团长米哈伊勒·马卢舍夫斯基介绍了歌舞团的基本情况,重点阐述了如何制订大规模海外巡回演出时有预见性的预算报告。
拉丁美洲歌剧联盟第一副主席安德列·罗德里格斯认为策划新的创作是一个实在的挑战,从剧目预算、到观众、到乐队、制作团队、宣传艺术作品以及一切参与决策的合作伙伴都将是能否完成挑战的重要要素。
阿根廷科隆剧院机构宣传总监豪尔赫·埃尔南·科迪西莫的主旨演讲围绕着如何打破观众偏见,吸引潜力观众群展开,他认为剧院的座位不应该限制管理者去扩展观众能力,通过直播可在任何场合观看表演艺术。
中国著名导演艺术家陈薪伊分享了第一次在国家大剧院排演歌剧《图兰朵》的心路历程,从歌剧内容、主创人员团队、剧本内容全面展示了歌剧制作的全过程。
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作曲家赵季平先生发言指出国家大剧院对作曲家来讲是通向世界的平台,是人类文化沟通互通的桥梁。
五、经营特色:演出运营与艺术节
国家大剧院副院长朱敬介绍了国家大剧院在日常演出经营、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的开展方面做了详细介绍。固定主题的品牌艺术节贯穿在每年一月到十二月中,驻院交响乐团、原创剧目多次赴海外巡演;优质观演服务让剧院更有温度;艺术展览让剧院殿堂氛围更多彩。
阿德莱德艺术中心亚太表演中心联盟主席道格拉斯·高德礼讨论了亚太地区以及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在阿德莱德会举办第一届亚太创意城市峰会,正是这样的峰会更加促进了文化多样、宽容的对话合作,增强文化交流革新。
杨靖教授介绍了第20届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节的概况,重点强调了艺术教育板块活动的内容,指出针对不同学生年龄段的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吸引了大量大学生、部分中学生参与,达到了艺术节培育青年观众的效果。
沙尼亚萨列马岛歌剧节总经理凯尔图·奥罗代表爱沙尼亚音乐家协会介绍了该组织的活动项目以及独具特色的歌剧节,期待更多的原创歌剧走上歌剧节的舞台。
中国香港艺术节自70年代开始运营,是综合性的艺术节,香港艺术节资深管理者苏国云简析创造香港艺术节缘起与方法,即希望香港艺术家创造自己的作品发出自己的声音。
北京保利剧院董事长郭文鹏介绍了在改革发展中应运而生的中国连锁式经营——保利剧院公司情况。他指出保利剧院拥有全国最多的剧场,如何管理运营好每一家剧院是我们面对重大的课题和挑战,演出资源统筹、既要关注演出项目的艺术水准又要提升当地文化社会影响力、国际联合制作重点剧目、加强国际版权引进、注重艺术教育是保利剧院运营中的主要环节,同时践行国家发展战略、注重集团发展战略是保利集团长期的发展目标。
结 语
回顾此次论坛,作为承载文化交流发展的重要载体,全球剧院同行交流互通、增强互信,围绕剧院发展趋势分享经验、贡献智慧。与会艺术机构代表一致支持建立由中国国家大剧院倡导的世界剧院北京论坛交流合作机制,探索建立世界剧院联盟组织,以期更好促进各机构间形成深层次、规范性、常态化的交流合作。
高菁 中國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金兆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