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因课堂而精彩

2019-10-23 02:24马瑗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教研阅读教学学校

马瑗

与王丰老师交谈,最多的话题是课堂。每每提到课堂,他总有说不完的感想,讲不完的故事,脸上时时洋溢着灿烂的微笑。工作26年来,他一直投身课堂,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努力实践、探索。正是对教学的这份执着与热情,使他一步步踏上了成功的道路。

一、潜心研究展风采

1993年,19岁的王丰从兰州师范学校毕业。这个热情、向上、充满朝气的年轻小伙子,自打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第一天起,就爱上了这一行。他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研究,大胆反思实践,渐渐地在学校崭露头角。学校领导发现后全力培养,教方法、压担子,创造机会让他上公开课、参加教学比赛、进行经验介绍、外出观摩学习……就这样,他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很快在城关区“生根”“发芽”了。

面对成绩,王丰认识到,教育教学是一门科学,科学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探索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潜下心来投身教学研究,在习作教学领域和阅读教学领域大胆探索。

有一段时间,一些教师片面理解“以读为本”的内涵,在课堂上一味地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反复读课文,而忽视对教材的深入研究与理解,使阅读课缺乏深度与广度,教学效率低下。针对这一现象,王丰阅读了大量相关的资料,在充分调研、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细谋、美读、深悟,构建阅读教学金三角”的教学观点。他从教学目标的谋化、文本处理的谋化、教学流程的谋化入手,深入研读教材,分析学情进行教学预设;从读前唤起学生阅读兴趣、读时关注思考讲求过程、用心挖掘读出内涵入手,引导学生美读课文;从体味文章的情怀、感受作者的情怀、抒发自己的情怀入手,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文本的情感,与编者、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他说:“细谋、美读、深悟这三个过程,细谋是基点,是美读与深悟推进的基础;美读与深悟是两个同时行进的过程,读中有悟、悟中含读,它们行进的‘金三角的顶端就是学生的发展,包括学生语言的发展、精神的发展、人生的发展。”

多年来王丰注重将“细谋、美读、深悟”的教学思想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他逐步提炼出了自己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激情导入、唤起兴趣—捕捉文眼、抓住关键—整体入手、全息阅读—重点美读、深入感悟—巩固升华、拓展延伸。这一模式的形成,丰富了他的教学思想,也使得阅读教学的可操作性大大提高。此模式在2006年城关区名师课堂教学现场一展示,就受到了省内专家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听过王丰课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他的课设计新颖,引导得法,教得游刃有余,学生悉心阅读,多方感悟,学得轻松自如。阅读教学课堂呈现出书声琅琅、写写练练、高潮迭起的良好氛围。正是凭着扎实的基本功,王丰继1998年代表城关区参加全省语文阅读教学比赛获二等奖之后,一鼓作气,先后10多次参加各级教学比赛,获全国一等奖1次,省市奖10次。就这样,王丰将城关区的语文课在全省乃至全国的讲台上进行了展示。

二、倾心教研写辉煌

王丰说:“‘教学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教研夯实了我的理论基础。”他认为,一个成功的教师要坚持“学—思—行”为一线、“训—教—研”为一体的工作思

路,这样,教学工作才具有创造性与挑战性,也更能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为此,他在教学中不断地学习与反思,围绕教学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2002年新课程改革实验之初,“如何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创造性使用教材,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成为一线教师们倍感困惑

的难题。王丰发现这一问题后,从读书入手,阅读了《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教学设计》《福建教育》《人民教育》等十几种报刊的上千篇文章,写了近5万字的读书笔记。有了先进的理论支撑后,他又深入课堂,努力进行语文课程资源挖掘与运用的研究,及时撰写体会。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他完成了实验论文《挖掘语文课程资源,丰富学生探究空间》,提出了“利用生活资源,促进课前探究;捕捉课堂资源,促进课中探究;创造课程资源、促进课后探究”的鲜明观点,并展示了十余个鲜活案例。这些案例中蕴含着一个个可操作性极强的实施策略,有着极强的指导引领作用。为了将这种经验及时推广,解决一线教师的困惑,他先后在本校和城关区及卓尼县各学校做了相关的专题讲座和展示课,有力地引领着老师们在课改中前行。同时,论文也入选《甘肃省教育文集》,并获得全国论文比赛大奖。

更为可贵的是,王丰数十年如一日,养成了勤读书、勤反思、勤练笔、勤研究的好习惯。在学校,他抓紧分秒时间,进课堂、搞教研、做交流;在家里,他利用休息时间,读专著、看名篇、写感受。他常说:“静心读世界,静心写世界,静心看世界,你的人生才会充实,你的人性才会豁达。”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努力,使他成为城关区教研领域的一颗“新星”。近几年来,他在《小学教学研究》《实践与探索》《甘肃教育》等报刊上发表教学论文、案例100余篇,还参与编写了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师教学用书》。他所撰写的论文获得国家、省级奖20余次。其中,《多主体参与、让评课引领教师前行》一文获得2005年全国论文大赛一等奖,并被多家报刊转载。

在自我发展、不断提升的同时,王丰始终立足兰州这块肥沃的土地,带领工作室成员做课题研究、搞专题研讨,促进了老师们的成长,提升了学校的教科研水平。近年来,工作室参与研究的各级课题有16个,其中4个课题通过了鉴定,2项研究成果获得了2018年甘肃省基础教育成果一、二等奖。另外,依托备课组和教研组,王丰带领工作室成员围绕“关注学生需求,提升課堂效率”这一目标,大胆尝试、努力探索,形成了工作室独特的“话题体验式”习作教研模式、“发挥选文定位功能同课异构”阅读教研模式。老师们在教研中还不断进行实践反思、总结经验,撰写论文,在《教学与管理》《兰州教育》《江西教育》等杂志发表论文80余篇,参加各级论文、案例、教学比赛获奖50余次,真正使工作室每一位成员在教研中得到了发展。

三、痴心课堂永不改

“课堂是我的阵地,我因课堂而发展,没有课堂,生命将失去光彩。”怀着这样的信念,王丰坚定不移地走进课堂,研究教学。从1998年全省大赛的观摩课《再见了,亲人!》到2005年全国观摩课《李时珍》,从2005年甘肃省骨干教师献课比赛中的《找秋天》到2006年城关区名师评选比赛中的展示课《瑞雪图》,从2010年特级教师评选展示课《巨人的花园》到2015年正高级评选展示课《生命    生命》,面对不同体裁、不同年段的内容,他总是高瞻远瞩、灵活应变,通过课堂让“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让“自主”与“导引”天然合一,让“人文”与“工具”水乳交融。

尤其在习作教学课堂中,他引领学生主动参与、探寻方法、亲历过程,创设了师生互动、同构共建、充满生成气息的课堂。教学《找秋天》一课时,在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的基础上,王丰老师围绕“抓住特点,如何用语言文字组词成句,组句成段,組段成篇”这一学生实际操作中的难点,师生一起探究,共同练写与修改,具体感受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推敲润色的方法,让学生亲历创作的过程,在创作中反思、发展。

凡是听过王丰老师课的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受:老师亲切和蔼、语言生动,听他的课如沐春风、如淋春雨。孩子们在不知不觉的探索和体验中获得新知,悟得要领,课堂不断涌动着学生精彩的发言。难怪2002年赴临夏送教的课堂现场,几位学生热泪盈眶的要求王丰到自己的学校给他们多上几节课,当时的情景感动了在场的千余名师生。那晶莹的泪珠是他课堂语言点燃的激情,那真诚的邀请是他课堂情感所迸发出的磁力。

王丰曾历任学校大队辅导员、团支部书记、教研组长、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面对如此繁重的工作,他从未放弃教学,语文课照上不误,而且还经常利用课堂这一平台指导培养学校的青年教师。他一方面深入青年教师的课堂指点迷津,一方面根据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亲自给老师们上引领课。近年来,他指导杨丽、张婕、王彩霞、陈玉琴、郝玲等教师获全国教学比赛特等奖、一等奖20余次,省市级教学比赛获奖多次,有力推动着学校课堂教学工作的稳步发展。

四、真心奉献永不悔

2007年城关区新教师培训现场,在谈到如何做一名成功教师时,王丰曾动情地说:“要取得成功,就应该将爱流淌在教育教学的每一片土壤里,要爱学生、爱家长、爱同事、爱事业、爱学校。”正是源于对事业的爱,他将自己的一切默默奉献于学校和他人。当学校和师生遇到困难时,他总是挺身而出。

2003年非典时期,他在上班途中不幸将左脚骨折,在家治疗休养,当听到学校教师紧缺时,主动提出要求每天拄着双拐让高年级学生背着他到教室上课,上完课后又让高年级学生背他到家批改作业、备课、辅导学生。整整一个多月,他没有落下一节课,使全班68名学生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2002年、2003年这两年的冬天,学校有语文教师患病住院了,当时学校教师又很紧张,王丰又毅然主动担任起生病老师的教学任务。那时,他带着三年级,五年级两个班的语文课,每天早上要上三四节课,又要处理其他工作,整整两个多月。年终测试,不但本班的成绩没有下降,五年级那个班的成绩也没有受到影响。另外,他总能积极主动地帮助自己周围的人。当学校的老师遇到教学上或生活上的困难时,他总是给予细心的讲解、热情的帮助,主动帮他们承担任务,尽力解决问题。对待学生他始终能以爱心去感化和温暖。他带的班级中有些学生的父母离过婚,单亲孩子比较多,家庭条件较差,孩子们显得自卑,缺乏自信心。面对班上得不到父爱或母爱的孩子,他能悉心照顾、热情关怀,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帮助,主动为这些学生补课。有时主动带他们到自己家一起就餐,还利用节假日带领他们看电影、游园,使他们鼓足了生活的勇气,好几个面临辍学的孩子又回到了学校。当学校周围的家长有问题来找到他时,他也总能给予热情帮助,帮家长分析孩子品德方面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有时还陪家长寻找出走的孩子,调解家庭中的一些矛盾,用自己的爱心去帮助他人。

正是这一次次无私的奉献与帮助,构筑起了王丰平凡而坚实的人生之路。他也多次被评为兰州市城关区优秀教师、优秀大队辅导员,2000年还获得了甘肃省园丁奖,2018年被评为陇原名师。面对这些,他总是漠然视之,真诚地说:“得意不张扬,失意不彷徨,你的心境要如水清亮,那么,你的未来才会一片光芒。”是啊!过去的辉煌让它成为历史,明天的灿烂才是他永恒的追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愿王丰迎着朝阳在教育教学之路上继续前行。

(作者单位:甘肃兰州市城关区宁卧庄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猜你喜欢
教研阅读教学学校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