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松 阳
7月18 日,香港印刷业商会新任会长、中华商务联合印刷(香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梁兆贤在商会会议室,接受了包括《印刷工业》在内的数家内地专业媒体采访。长达1个多小时的访谈中,梁兆贤会长的谦和儒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担心自己的港式普通话口音过重,便时不时停下来询问我们,并笑言,“同事们评价我讲普通话一年比一年进步”。在中华商务服务了三十多年的梁兆贤,以印刷行业“老兵”的身份,亲历了时代的变迁,也见证了香港与内地印刷业的风起云涌。我们的对话主要围绕行业、商会、中华商务等方向展开,涉及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影响、“一带一路”倡议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所带来的机遇、市场需求变化与人才培养如何破题、企业竞争力提升与升级转型等热点话题,既有客观分析、经验分享,又有蓝图设计、前景展望。聆听梁兆贤会长关于现况及未来的畅谈,我们亦深深感受到了一位行业“老兵”的拳拳赤子之心。
因历史积淀,香港印刷企业多以外贸业务为主,像商会的会员中,90%以上都以承接海外订单为主,且大多集中在欧美市场。这样的业务构成易遭受贸易政策、汇率波动等影响。据梁兆贤会长介绍,这一年多以来,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已对香港印刷业产生了实质性影响,受影响较大的有包装印刷、文具、贺卡等产品。一旦美国出台接下来的3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清单,图书极可能出现其中,书刊印刷势必大受影响。这便导致了两种情形:一是美国出版商抓紧时间向供应商下订单,以供应冬季市场,“由于时间短、需求量大,我们很多企业最近都忙不过来”。二是不少客户都要求供应企业提供除中国之外的生产方案,“香港已有几家企业在越南建了加工基地”。
“大家都有心理准备,因着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今年生意肯定不会比去年好,但也希望不要比去年差。”梁兆贤会长直言道,对香港印刷企业而言,在内外部面临的诸多压力中,对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风险防范无疑“优先级”最高。
“一带一路”涵盖26个国家和地区,将会产生21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粤港澳大湾区这个人口达7000万的“一小时生活圈”具有庞大潜力,两者可成为市场开拓的新目标。而香港作为全球主要印刷中心之一,拥有很多具备国际视野和丰富外贸经验的人才,可提供最复杂又高质量的印刷产品和相关服务,且大部分香港印刷企业在大湾区设有生产基地,规模都比其在香港本地的要大。梁兆贤会长将香港印刷业的优势娓娓道来,并建议企业,既要看准大需求,又要认清自身优势与特点,“融合不同产业创新产品和服务,创造客户和市场所需的更大价值”。对于未来他充满信心,“大湾区拥有无限可能,无论什么印刷需求都可以满足,更快更好更多都可以在这里实现。同业亦需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寻找新的跑道”。
回顾商会历史,梁兆贤会长言语中透着自豪,在他看来,拥有八十年历史的香港印刷业商会是一个有着浓郁中华文化的行业组织,自1939年创会以来,一直秉承“昌明教育,开启明智”的宗旨,引领香港印刷业界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现已成为香港最具代表性,在全球各地、在行业内外广为人所识的印刷业组织。
“一家企业力量有限,商会却可以团结业界,建造开放共享平台,助力企业创新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例如,回应同业需要,及时为业界综合和发布最新信息,协助企业了解行业动态、市场环境及地方政策,掌握市场、设备、工艺技术的最新进展,帮助其应对新的市场需求,解决成本增加和人手不足等问题。商会亦会替业界发声,作为企业和政府沟通的桥梁。梁兆贤会长表示,商会多年来不遗余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以至整个大中华区的业界交流联系与合作,互通讯息,未来,商会仍会积极推动行业在大湾区以及大中华区的发展,与同业共同前行,帮助企业找对适合自身的新跑道,再次腾飞。“市场变化很快,方向很重要,以前可以单打独斗,现在置身互联互通的时代,要想跑快一点,只有集合力量,才能带来根本性改变。”
当我们问及“当前行业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梁兆贤会长毫不犹豫地回答,“人”。“需要让更多公众客观地认识印刷业,破除其‘印刷业是夕阳工业’的误解,最重要的是要让公众知道,印刷能为经济活动创造新价值。”他坦言,行业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是,年轻人不愿意加入进来,认为印刷没有发展机会,在香港已经很难招到年轻员工。归根结底,还是观念的问题:印刷被认为是一个辛苦、低端的工种。“要让公众明白,印刷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多高新科技的应用。”梁兆贤会长将树立并向公众推广印刷业正面形象,作为商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他特别向我们介绍了职业训练局(VTC)的Earn&Learn职学计划,学员在企业边做边学,还有收入。今后该计划会吸纳心智相对成熟的高级文凭学生,将课程调整到更适合年青人。
人才是行业最重要的资产。梁兆贤会长指出,当前印刷业的生产模式、商业模式正在发生改变,除了培育印刷新血之外,也要广泛吸纳、汇聚各界的专才,唯有需兼收并蓄,才能推动印刷业更上一层楼。为此,商会除了设置奖学金、设立印刷科技研究中心外,还获得民政事务局资助,举办对象为大专生的“印出个未来”广东实习交流计划,近年亦接受了印刷设计课程以外的学生参加,在学生中反响热烈。
在印刷行业,中华商务是一个标杆式的存在:无论是其显赫的“身世”,由中华书局与商务印书馆在香港的印刷厂于1980年合并组建;还是其深耕内地市场的历程,在深圳、上海、北京等地建设多个大型生产基地;亦或是国际上享有的声望,亚洲唯一连续23年获班尼奖的印刷公司。然而,相比中华商务所取得的成绩,梁兆贤会长的最深感慨却是,“市场变化比中华商务的发展还快”。他举例道,原来制定公司发展策略,以5-10年为周期,现在只能是3-5年。“整个产业都面临供过于求、成本上升、人才不足等问题,买家期望印刷企业有更高的生产力,产品有更优良的品质和更相宜的价格;与此同时,外在环境也在急剧变化,例如中美贸易摩擦、金融货币战争、保护主义抬头、汇率波动,等等,这些都给行业及企业带来不小影响。”
如何应对印刷市场的瞬息万变?中华商务的打法是,首先冲破部门隔阂,实现公司内部的互联互通,“唯有进入智能制造模式,才能服务新市场、新需求”。中华商务于数年前制定了“互联共融,汇智经营”升级转型策略,即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各地的运营平台、管理系统、信息系统等生产管理环节连接起来,提升企业生产力。并因此成立了一家互联网企业,思佳智能有限公司。“所谓大数据其实就是服务的延伸,我们的看法是,把各种云工具、IT工具,运用、融合到为客户提供的方案中,建立起一个生态圈。”
为便于我们理解,梁兆贤会长以银行客户为例,由于网上银行普及,支票簿和存折的使用量日益减少,相应地其印刷量也就缩减了,中华商务采取的做法是:站在客户角度做个性化开发,找到“替代业务”。具体而言,为银行管理印刷品的库存。透过互联互通技术掌握每家分行的消耗量,按数据及时加印,补充存货,且整个过程银行全部知晓,做到管理可视化,场景全透明。“有针对性选择客户群,为其量身定制方案,做到价值竞争而不是价格竞争”,按照这一市场策略,几年实践下来,中华商务已顺利实现了从单纯的综合印刷服务供应商向互联网服务型制造企业的转型。值得一提的是,中华商务高度重视员工的培训,将之视作企业升级转型的一个关键。据介绍,中华商务花了约七八年时间,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建立起网上培训平台“汇智学堂”,该平台设置了普及课程及特殊工艺课程,鼓励员工汲取更多知识,进而为公司发展提出新的建议。
访谈最后,梁兆贤会长再次向我们表达了一个坚定的信念:印刷无处不在,更有无限可能。企业需找到适合自己的新跑道,不要“慢慢走”而要“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