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丹
(江苏省连云港海滨康复医院(江苏省连云港海滨疗养院),江苏 连云港 222042)
近年来,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对医院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的护理服务范围应不断扩展,加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护理服务质量,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现如今,医院的护士在开展护理工作期间,工作压力较大,在面对棘手的护理问题时,经常会出现无从下手及无法应对等情况[1],并且在高负荷及长时间的工作下,也会出现焦虑、厌倦及疲劳等情况,不利于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对护士的身心健康,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提升护理工作质量,需要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到护理管理工作中去,为护理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
选取于2018年3月份至2019年3月份在医院中的护士共36名,均为女性,年龄为21-32岁,平均年龄为(28.6±2.5)岁;本科有16名,大专有20名;已婚12例,未婚24例;中级职称有12名,初级职称有24名。
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到护理管理工作中来,(1)为护士发放心理学理论指导手册,督促护士应每周定时学习手册中的知识。(2)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建立微信公众号,要求护士应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期在微信公众号中发布与护理相关的知识,及时为护士提供护理上的指导,更新护士专业知识。要求护士需要将日常工作期间所遇到的问题及时做好记录工作[3],对于自己不懂的问题应及时向其他护士寻求帮助,护士彼此之间进行积极的沟通和探讨,将在工作中存在的紧张及消极心理状态快速的消除掉,能够积极的投入到护理工作中来,使护士感受到工作的幸福感。(3)组织护士观看心理情景剧。秉承积极心理学理念,对护士进行积极、乐观及正面的心理引导,通过情景心理剧体验的形式,引导护士积极的参与到互动中来,彼此之间畅谈自己在护理工作中的感受,以强化护士对积极心理学相关知识的进一步领悟[4]。为护士营造积极情绪心理氛围,以此来减轻护士的生活压力及心理压力,缓解护士的紧张心理情绪。
对干预前后输液相关并发症、分诊失误、护理投诉、纠纷事件、意外伤害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对干预前后护士情感及幸福感评分进行对比。
干预后护士的护理指标优于干预前,差异明显(P<0.05)。
表1 干预前后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对比[n(%)]
干预后护士情感及幸福感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明显(P<0.05)。
表2 干预前后护士情感及幸福感评分(false±s)
表2 干预前后护士情感及幸福感评分(false±s)
注:相比于干预前,*P<0.05。
时间(n=36) 情感评分 幸福感评分干预前 4.32±1.73 6.56±1.15干预后 7.14±1.96* 9.25±1.72*
积极心理学主要是指运用积极的心态对心理问题和心理现象进行解读,激发个人的潜在因素,为个人发展提供积极的力量。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力量能够帮助人们实现对内在资源的充分运用,促进个人生活品质及素质的提升,使普通人能够在良好的条件下实现更好的生活及发展,激发人的潜能。积极心理学重在研究人类的积极个性特征及情绪体验,为人们的积极心理提供建构力量,纠正心理缺陷,确保人类一切的生活均能够在有目的及有意义的情况下开展。积极心理学,能够将人们所存在的不合理观念快速的消除掉,帮助人们树立希望和信心,调动自身的潜能,促使自我能力的大大提升,改善了内心中存在的痛苦,使人们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来[6]。
在护士护理管理工作中,运用积极心理学进行干预,确保护士能够以积极的心理情绪参与到护理工作中来,更好的面对枯燥的工作,工作幸福感大大提升,是提升护士组织绩效的一种最有效方式。由于医院中的工作较为繁忙,护理工作量较大,日常护理工作在实施及开展期间,护士需要经常面对竞赛、评比、各级考核及检查工作,导致护士的身心疲惫,若不能及时将压力排解掉,不仅会导致护士出现焦虑及紧张等不良心理状态,缺勤及离职现象也较为常见,促使护理工作质量大大降低。因此,需要在护士护理管理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充分利用微信平台,为护士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引导护士参与到情景剧表演中来,为护士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使护士的积极心理能够得到很好的激发,舒缓护士在工作及生活中存在的紧张情绪及压力,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护理工作中来,为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感受生活及工作中的幸福感[7]。
为了确保能够将积极心理学的作用及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应重视对护士进行自我效能感培养,鼓励护士向他人分享自己在工作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倡导护士参与到科室护理管理工作中来,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培养自强精神,实现自我。以优质的工作质量,来提升自我效能感及自信心。现阶段,护士的心理支持方式以理论讲授为主,以案例为辅助,以此来缓解护士在实际工作期间所存在的焦虑及紧张等不良心理情绪,从逆境中来促使护士主观幸福感的提升。
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干预前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为27.78%,干预后为8.33%,此项研究结果说明在护理管理中应用积极心理学护理管理方法,不良护士事件的发生概率明显降低,是一种优质的护士护理管理方法,使护士能够更好的应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护理工作效果及质量。干预前,护士的情感评分及幸福感评分分别为(4.32±1.73)分和(6.56±1.15)分;干预后,护士的情感评分及幸福感评分分别为(7.14±1.96)分和(9.25±1.72)分。此项研究结果说明在护理管理中应用积极心理学护理管理方法,为护士的护理工作提供了积极的护理引导,优化了护士的情感体验,增强了护士的幸福感,能够以积极的心理情绪主动的参与到护理工作中来,确保护理工作能够有序的开展下去。
积极心理学指导护士在参与护理工作期间,应该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患者,注重激发护士的积极潜能,解决了护士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所出现的怠倦、焦虑、疲劳等不良心理状态,防止不良心理状态对护理质量的提升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医院应尤为重视护士的心理教育,将积极心理学护理管理方法应用到护士的护理管理工作中来,使护士能够深刻的认识到在工作中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必要性,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工作成就感及幸福感。从本文的研究结果中便可以看出,在护士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积极心理学护理管理方法,是提升护士护理工作质量的关键,使护士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及工作状态,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大提升,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降低了医患纠纷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