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丽蓉
(山西省图书馆,山西 太原 030021)
何为文化?这是一个颇具深度与广度的问题。每个人都很熟悉,但给文化下一个定义,很难。
各个学科有其对于文化的不同定义,地理学上对于文化的定义是一切包含人类活动因素的事物。举个例子来解释这种晦涩的定义:比方说,空气不属于文化,因为空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如果你用一个瓶子有意识的收集了一瓶空气,虽然这瓶空气与它被装进瓶前并无不同,但此时这瓶空气就已经成为了一种广义上的文化。
但这并不是我本文的重点,我要思考的是一种狭义的文化,或者说是作为一个带有“文化人”标签所要思考的文化。
文化,英文为culture,拉丁文的原意是灵魂的培养,在汉语中,“文”“化”两字的组合,最早见于战国末年出现的《周易·贲卦》:“彖曰: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即人文,化意为教化。不同的语系起源在文化上却又惊人的一致,文化一定是给人以一种向上的影响。但在我看来,“化”不仅有“教化”之意,还包涵融汇贯通之意。
文化是一种人文教化。文化是一种认同感。文化是一种归属感。这三个观点,就是我对于文化的第一层思考。这三层涵义并不是并列关系,虽然在经历了几千年人类文明发展之后,人文教化、认同感、归属感似乎是同步进行,但在文化发展之初,这三者是一种递进的关系。
基于认同而产生了归属感,而后通过人文教化延续传承。在文明发展史中研究这种关系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但现在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大数据时代,全新的文化在随时产生,也有很多文化在随时消亡。这种速度的结果,是新产生的文化超越了以往所有文化产生的总和。在新文化层出不穷的背景下,理清文化的三属性,对于我们做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无疑是非常关键的。
智能手机的普及,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文化传播时代,改变了以往的文化传播方式。从年初的央视春晚红包摇一摇,到内陆综艺龙头芒果卫视《快乐大本营》开启公共微信号码,越来越多的信息在向我们传递一种观点——“微”成为一种文化。
在微信微视频等各种“微”出现之初,首先是在年轻人的群体中引起了共鸣,随后这种共鸣的范围被扩大,基本上每台智能手机都有与“微”相关的APP。
我的母亲,60后的一员,14年的秋天在全单位的微环境影响下,终于按捺不住,买了一台红米手机。从此每日生活格调与我这个80后和我弟弟那个90后保持了一致。微信成为主要的通讯工具,手机成为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来源。
把母亲大人搬出来,是因为这个例子非常典型。这是大时代下文化归属感的一种最为直观的表达。因为她没有智能手机,所以没有微信,所以脱离了单位的微信圈,进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恐慌感。当她成为了“微”的一员,完成了“微”文化的归属,进而也就开始了文化的第三层“人文教化”。
“微”文化为代表的新文化,正将文化从一种精神发展为产业,(注: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器物层次〈物质文化〉、制度层次〈制度文化〉和理念层次〈精神文化〉,本文中狭义的文化即理念层次〈精神文化〉,提及的文化产业与器物层次不同。)虽然文化产业概念提出已经很久,但真正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还是开启于新互联网时代。例如,微信兴起之后,围绕其开发的APP。初页是代表产业之一,位于整个微信产业链的下游。
初页是一种“类PPT”的移动端设备(如手机、pad)展示与传播的HTML5页面。作为售后服务的一种延伸,从APP下载,到各种新概念公司提供的初页创意制作,初页直观的显示了文化如何成为产业继而创造经济价值的过程。
这就是我对于文化的第二层思考:在新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文化不仅是人文教化、认同和归属,它还蕴涵了融汇贯通之意,并且转化成为可以触摸的产业,直接创造经济价值。
正是基于此,文化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是战略因素,称为软实力,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中国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介处于“原生态”状态,优秀的文化传统资源优势并未充分转化成为强大的现实生产力;文艺演出、语言文化、图书出版等文化领域面临着“文化赤字”;对于中国文化形象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忽视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和改造。
在过去的几年间,各种真人秀节目陆续登上荧屏。从红极一时的《爸爸去哪儿》到《中国好声音》再到《综艺大观·墙来了》,眼花缭乱的真人秀分享着收视率这个大蛋糕。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些综艺节目的版权无一是原创,全部来源于国外版权买断改编。
这种现象并非偶然,它给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划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我们传播的是怎样的文化?又该怎样传播文化?这是我对于文化的第三层思考。这一层的思考,结论暂时不予归纳,因为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一直在变化。或许,这本就是真正的答案,不变的只有变化。只有跟着这个时代的步伐,不断的学习新的文化,同时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不偏颇,不执拗,才能勉强算一个“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