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佚名
近日,科学家们发现一种名为蒂格洛西布的药物,可使龋齿得到修复。蒂格洛西布原本在临床上是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研究中,科学家意外发现该药物也能提升小鼠牙齿的自然修复机制,该研究发表在《自然》杂志推出的期刊《科学报告》上。
牙髓必须经历感染或创伤才能促进牙本质的再生。即便再生,也只能生成薄薄一层,并不足以修复蛀牙引起的牙齿空洞,这种空洞通常很深。蒂格洛西布能够改变这种情况,能够刺激牙髓中的干细胞,关闭一种名为GSK-3酶,而这种酶阻碍了牙本质的形成,最终使牙齿的自我修复能力大大增强。
研究团队用在蒂格洛西布浸泡过的生物降解的海绵胶原塞入到龋齿空洞中。这些海绵胶原可以在六周之内刺激牙本质生长,从而修复损伤。最终海绵胶原蛋白结构则会融化掉,只留给你完整的牙齿。这一过程目前虽只在小鼠身上实现,但专家预测蒂格洛西布应该能够很快地在临床上用于牙齿治疗,因为它是修复牙洞的自然疗法,既能保护牙髓也能修复牙本质,到时候补牙这种技术将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