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HIIT对大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影响的研究

2019-10-23 01:57杨,贺
少年体育训练 2019年9期
关键词:总分受试者显著性

孙 杨,贺 慨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70)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是近年来关于运动训练的热点之一。相对于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ICT),HIIT在运动时效性上可能更有优势。本研究拟观察HIIT和MICT对《标准》测试成绩的不同影响,试图探寻“时间投入—效果产出比”最大的“剂量—效果”组合方式。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不同剂量HIIT对大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的影响。

表1 不同组别运动干预前、6 周、12 周指标测定结果一览表 ±s

表1 不同组别运动干预前、6 周、12 周指标测定结果一览表 ±s

组别 阶段 BMI 肺活量/mL立定跳远/cm引体向上/个坐位体前屈/cm 50m跑/s 1 000m跑/s标准测试总分M1组前 29.2±2.04764±592202.1±22 0.9±1 9.9±5 8.4±0.8 282±22 57.4±10.3 6 周 29.3±3.24823±736204.5±31 0.9±1.1 10.1±2.1 8.4±0.9 277±24 57.7±8.1 12 周 28.7±2.14852±739207.0±31 1±1.1 10.9±4 8.3±0.7 272±20 60.1±7.9 M2组前 29.7±2.64694±802199±24.6 0.2±0.4 13.4±8.5 8.7±0.7 295±31 58.6±5.9 6 周 29.2±3.54723±896200.3±22 0.2±0.6 14.1±4.3 8.6±0.8 290±33 59.1±6.7 12 周 28.6±3.24825±645202.0±23 0.3±0.5 13.6±7.5 8.6±0.7 285±29 62.5±5.9 M3组前 29.1±1.94316±764198.3±25 1.1±1.1 12.3±4.2 8.6±0.6 286±16 53.5±8.3 6 周 28.2±2.74423±661203.4±30 1.1±1.0 12.2±6.3 8.4±0.8 273±27 58.2±7.9 12 周 27.3±3.44592±597202.8±24 1.1±1.1 12.4±4.3 8.1±0.8 268±24 61.2±6.4 H1组前 30.4±2.34833±721199.3±23 0.5±0.9 12.9±6.1 8.5±0.6278±20.3 58.1±7.2 6 周 29.3±3.64976±673201.4±20 0.6±1.0 12.8±6.4 8.4±0.7 272±18 59.7±6.3 12 周 28.2±2.15051±758204.8±22 0.7±0.9 13.1±7.2 8.1±0.6 263±19 64.3±6.7 H2组前 29.7±2.14378±727202.6 ±180.9±1.4 14.7±6.3 8.5±0.4277±21.5 54.4±8.1 6 周 28.4±3.74462±673206.3±19 1.1±1.5 13.7±7.1 8.1±0.7 264±19 57.1±7.3 12 周 28.6±2.24591±713208.8±15 1.1±1.4 14.5±6.7 7.8±0.5 257±26 62.9±6.4 H3组前 28.9±1.64233±568200±19.5 0.6±0.9 16.6±7.2 8.5±0.6286±23.459.2±7.3 6 周 27.3±2.14325±724206.3±22 0.7±0.9 16.7±6.3 8.1±0.7 264±30 65.7±6.9 12 周 27.6±1.54571±781209.8±15 1.0±0.9 16.4±6.9 7.9±0.4 257±16 69.3±7.1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法在校大学男生,BMI≥27或Fat%≥30%。受试者均未受过专业训练。受试者实验前对实验的目的和程序充分了解。(1)分组。9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H1、H2、H3、M1、M2、M3 6组,每组15人。12周干预后,各组人数为15人、12人、11人、14人、12人、12人。(2)研究方案。干预前,对受试者进行基础值(《标准》)测试,干预6周后,对上述指标进行重新测试,并依据测试结果重新设计运动强度,用于指导后6周的运动干预方案。实验结束阶段,对上述指标进行再次测试。实验期间,受试者保持日常的生活、学习及饮食方式。受试者依照干预前的O2max测试结果,H组和M组分别提取85%O2max和50%O2max强度所对应的跑速,H组的跑速乘以2.5min,为相应的跑动距离。运动过程中,专人监督受试者在规定时间内(2.5min)完成相应的跑动距离;间歇时间内,受试者以步行方式,横穿田径场走到原起点处,准备下一次高强度跑。整个HIIT有4个运动—间歇循环,运动时间共计20min。M组以跑速乘以40min,可得该受试者的跑动距离。运动过程中,专人监督受试者在规定时间内(40min)完成相应的跑动距离;以每隔200m提醒受试者的速度是合适还是过快或过慢,并严格按照预定的运动强度运动,确保实验质量。(3)测试指标及方法。①最大摄氧量测试(O2max)(略);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略)。

1.2.2 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12周干预后不同组别的组内差异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实验后不同组别之间的差异改变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显著性,P<0.01为非常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受试者测试结果的正态分布检验

对各组指标进行Shapiro-Wilk检验的结果表明,各组在干预前、6周及12周的各指标多数呈正态分布,实验数据可以进行利用和分析。

2.2 不同实验组别干预前、干预6周、干预12周后变化情况的组内对比

不同组别运动干预前、6周、12周指标测定结果见表1。

表2 不同实验组运动干预 12 周前、后期各指标改变百分比一览表 %

2.3 不同实验组干预12周前后各指标变化百分比之间的多重对比

根据不同实验组在上述指标的方差分析结果,并以不同实验组的干预方案为自变量,以上述8项指标在干预12周后的变化量为因变量,进行多重比较,见表2、表3。

表3 运动干预12周各组改变百分比多重比较一览表

3 结论与建议

3.1从对身体形态的改善效果上看,HIIT的时效性显著优于MICT。持续12周,每周4次的MICT和每周2次、3次、4次的HIIT都能引起身体形态的显著改善;而每周2次或3次的MICT并不能引起身体形态的显著改善。每周3次、4次的HIIT对身体形态改善的效果相似,而每周4次的MICT和每周2次的HIIT效果相似。因此,从费效比上看,每周训练3次可能是改善身体形态的最优化选择。

3.2身体素质方面, HIIT训练对50m跑、立定跳远、1 000m跑改善效果的时效性显著优于MICT,连续12周,每周训练3次或4次的HIIT能引起上述3项测试成绩非常显著地提高,且提高幅度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而每周训练3次或4次的HIIT之间的立定跳远和50m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

3.3运动干预12周后,所有实验组《标准》测试总分都显著提高。然而,HIIT表现出了相对MICT较高时效性。每周训练3次和4次的HIIT组的《标准》总分提高幅度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且这2组对测试总分的提高幅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从费效比上看,每周训练3次的HIIT可能是提高《标准》总分的最优化选择。

猜你喜欢
总分受试者显著性
浅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药物Ⅰ期临床试验受试者的护理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视频序列中视觉显著性图像区域自动提取仿真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商标显著性的司法判断(一)
适度惩罚让人进步
重要的事为什么要说三遍?
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