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粉彩荷叶形紫砂公道杯

2019-10-22 19:24黄桃
环球人文地理 2019年9期
关键词:窑厂制瓷公道

黄桃

“公道”一词在古代有明确的记载,如《管子·明法》:“是故官之失其治也,是主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然则喜赏恶罚之人,离公道而行私术矣。”意思是奖罚也要公正,不可有私心。而“公道杯”则是古代道德观的载体,体现了古人对为人处世都要遵循“公道”的重视。

“公道杯”是一种古代的酒器,目前已演变为茶器。大多数现存的“公道杯”为陶瓷制品,而南京博物院所藏“公道杯”为紫砂所制,极为罕见。这只清代道光前后制成的“公道杯”高5.5厘米、最大口径12厘米。杯呈半圆球荷叶形,下有三个深蓝莲子形矮足,侧有一小圆孔,外壁浅刻叶脉纹加绿地粉彩花卉,内壁施绿釉。杯心有一筒形短柱与铁拐李形象。憨态可掬的铁拐李身着蓝色长衫,手持酒壶,面向短柱。柱通体为黄釉,顶面装饰有不规则绿点。

明代洪武年间,官府在景德镇开设“御窑厂”,专门为皇宫制造御瓷。制瓷要求高、难度大,凡是选到“御窑厂”的瓷工都是制瓷手艺高超的能工巧匠,经他们之手造出的御瓷都是精巧之至的佳品,“公道杯”便是其中一种。

“公道杯”的玄机在于“知足者酒存,贪心者酒尽”,也就是浅则滴水不漏,满则酒流殆尽。其中原理其实是物理学上的虹吸原理。“公道杯”头体下与杯底连接处留有一孔,向杯内注水时,若水位低于瓷管上口,水不会漏出;当水位超过瓷管上口,水即通过杯底的漏水孔漏光。虽然原理简单,但是制作一只完美无缺的公道杯很不容易,古人有云:“三天一条龙,百日一只杯。”粘接杯中最精巧的杯心部位时必须全神贯注,稍有疏忽则前功尽弃。

据传说,“公道杯”其实原名“九龙杯”。当时的浮梁县令为了博得皇上的赏识,要求“御窑厂”的瓷工半年内制出“九龙杯”用来进贡。由于制造难度大,時间又短,瓷工们都心急如焚。最后经过瓷工们三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制出了精美的“九龙杯”。“九龙杯”瓷面上有八条姿态各异的五爪龙,连同杯中一条龙,共有九条五爪龙,寓意皇帝“九五之尊”的地位。

后来,朱元璋在一次宴会上,有意奖赏几位心腹大臣多喝一点酒,便为他们把御酒添得满满的,而对平时进谏忠言的大臣则将酒倒得很少。但事与愿违,被皇上有意照顾的大臣滴酒未沾,御酒全部从“九龙杯”的底部漏光了,而其他大臣都喝上了皇帝恩赐的御酒。皇帝甚是不解,究其原因,方知此杯盛酒时只能浅平,不可过满,否则杯中之酒便会全部漏掉。为了谨记“九龙杯”的公道,朱元璋便把“九龙杯”改名为“公道杯”。后来也被作为“满招损,谦受益”的象征,以此警醒世人不可贪得无厌。

猜你喜欢
窑厂制瓷公道
进口原料及设备制瓷对启新瓷厂发展产生的影响
清朝什么样
独具匠心公道杯
远去的窑戏
江山安定了
《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成为省级地方标准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将御窑厂打造成特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御窑厂荣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
请还我们一个公道
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