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崔崔 杜小铁 刘快快
每一届影像艺术博览会都会汇聚世界各地的重要画廊,展示摄影名家的重要作品,在今年的博览会中,亦会展示艺术、人文、时尚、风光等不同类型的作品,本篇展示4个画廊,9位摄影艺术家,共17幅精选作品。
尼克·奈特
代理画廊:Christophe Guye Galerie画廊(苏黎世)
1958年出生于伦敦,曾在伯恩茅斯和普尔艺术与设计学院学习摄影。他于198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1985年,他的第一本书《光头党》获得了最佳书籍封面设计师和艺术总监奖。上世纪80年代后期,山本耀司的艺术总监马克阿斯科利( Marc Ascoli)曾连续12次委托奈特进行创作,为当时山本耀司的活动开辟了新天地。1993年11月,奈特通过改变环形闪光摄影来捕捉琳达伊万格丽斯塔(Linda Evangelista)的影像,获得了英国版Vogue的标志性后贴画封面,从而创造了时尚史。自那以后,他的作品经常登上杂志封面。他曾为路易威登、YSL、和迪奥等品牌拍摄广告。他还为大卫鲍伊( David Bowie)、保罗韦勒(Paul Weller)等音乐人拍摄唱片封面。
?尼克·奈特,《奚梦瑶穿着香奈儿高级定制时装》(2011),Christophe Guye Galerie画廊(苏黎世)
?川内伦子,《无题》(Ametsuchi系列,2013),Christophe Guye Galerie画廊(苏黎世)
?川内伦子,《无题》(Ametsuchi系列,2013),Christophe Guye Galerie画廊(苏黎世)
?川内伦子,《无题》(Ametsuchi系列,2013),Christophe Guye Galerie画廊(苏黎世)
川内伦子
代理画廊:Christophe Guye Galerie画廊(苏黎世)
1972年出生于日本滋贺县,目前在东京生活和工作。她于2001年在国际舞台上爆发,当时她被授予日本最重要的新兴人才摄影奖木村伊兵卫摄影奖,随后同时出版了3本精美的摄影书籍,Utatane(Catnap),Hanab/(Fireworks)和Hanako,其中Hanako是艺术家从个人角度研究一个同名小女孩的影集。这些“视觉散文”表现了她讲述摄影故事的技巧,受到了极大的好评。自从这3本书籍出版以来,艺术家又出版了另外11本书,其中最新的是///minance和Arnetsuchi。
尼古拉斯·莱弗尔N17
Nicolas Lefeuvre N17
代理画廊:ArtCN画廊(上海)
1975年出生于法国,现生活工作于葡萄牙里斯本。毕业于法国雷恩美术学院及巴黎卡蒙多设计学院建筑与产品设计专业。毕业后他曾用一年时司游历亚洲各地。2001年,尼古拉斯在新加坡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为多家品牌提供创意艺术咨询服务,并多次参与展览策划工作。在其策划的“ChinArt town”活动中他举办了首次个展。之后他受雇于一家法国奢侈品公司担任创意总监一职,并在2008年被外派至日本东京。他的第二次个人展览“状态J”在2012年于东京的香奈儿总部大楼举行。五年之后被派往香港,并在此期间成立了自己的独立音乐厂牌。
?尼古拉斯·莱弗尔 N17,《女士/周三IV》(2018),ArtCN画廊(上海)
?纳达夫·坎德,《水之三,第1、2&3部分》(2015),弗劳尔斯画廊(伦敦、紐约&香港)
纳达夫·坎德
Nadav Kander
代理画廊:弗劳尔斯画廊Flowers Gallery(伦敦、纽约&香港)
生活和工作在伦敦。凭借作品《长江>,他于2009年获得世界环保摄影奖,而《尘》系列则聚焦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边境的隐秘城市,通过这些城市的放射性废墟来探索冷战遗迹。除此之外,其另一部创作系列《暗线泰晤士河入海口》拍摄泰晤士河河口与大海连接处的景观,通过缓慢移动的黑暗水域及看似无限的水平线,来表达个人情感的投射。纳达夫坎德获得索尼世界摄影奖颁发的“摄影杰出贡献奖”。
伊芙·阿诺德
Eve Arnold
代理画廊:泰吉轩画廊(北京)
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她于1946年开始拍摄,1951年首次与玛格南图片社合作,并于1957年成为正式成员。她于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工作,但于1962年前往英国,为了让她的儿子上学;除了在美国和中国工作六年之外,她一生都住在英国。1980年在布鲁克林博物馆举办了她的第一次大型个展,展示了她在中国拍摄的影像。同年,她获得了中国国家图书奖和美国杂志摄影师协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在后来的几年里,她获得了许多其他荣誉和奖项。1995年,她被纽约国际摄影中心评为皇家摄影协会的成员,并当选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摄影荣誉——摄影大师。
安塞尔·亚当斯
AnseIAdams
代理画廊:泰吉轩画廊(北京)
美国摄影师,生于旧金山。他是f/64摄影团体的一员,与爱德华韦斯顿( EdwardWeston)、伊莫金·坎宁安(lrnogenCunningharn)等大师的一起推动摄影发展。他提出“区域曝光系统”的技术概念,认为摄影师应借光线的变化,控制底片和相纸上的密度观感。他的作品以拍摄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系列的黑白风光作品最为著名。
?安塞尔·亚当斯,《黎明,秋天,大烟山国家公园,田纳西州》(1948),泰吉轩画廊(北京)
?安塞爾·亚当斯,《藤和岩石,夏威夷岛,T.H》(1948),泰吉轩画廊(北京)
?伊芙·阿诺德,《玛丽莲·梦露在内华达州沙漠彩排》(1960),泰吉轩画廊(北京)
?布鲁斯·韦伯,《三个男人的倒影,圣巴巴拉》(1989),泰吉轩画廊(北京)
布鲁斯·韦伯
Bruce Weber
代理画廊:泰吉轩画廊(北京)
摄影师和电影制作人,以黑白照片闻名于世,这些照片捕捉到了美国的形象和感觉。韦伯经常拍摄肖像,并努力捕捉主题的情感,并诚实地揭示人格元素。韦伯帮助定义了理想化和标志性的美国形象,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的品牌广告宣传活动,如Abercrombie&Fitch、Ralph Lauren等。
约翰·塞克斯顿
John Sexton
代理画廊:泰吉轩画廊(北京)
出生于1953年,作为摄影师,大师级暗房师,作家和工作坊讲师,他以自然环境中明亮、安静的黑白照片而闻名。他为摄影和专业组织、学院和大学以及博物馆讲座,讨论黑白摄影的美学和技术。他曾为乔治·伊斯曼之家、亚利桑那大学创意摄影中心、波士顿大学、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摄影艺术博物馆和西雅图艺术博物馆等做过讲座。塞克斯顿是2005年北美自然摄影协会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是伊士曼柯达公司和其他摄影制造商的顾问。1979年至1984年,他担任安塞尔·亚当斯的技术和摄影助理,然后担任技术顾问。继亚当斯先生去世后,塞克斯顿担任安塞尔亚当斯出版权信托的摄影特别项目顾问。
?约翰·塞克斯顿,《比奇森林,吹雪,朗格索,丹麦》(1993),泰吉轩画廊(北京)
?约翰·塞克斯顿,《蒙特利松林雾,圆石滩,加利福尼亚州》(1985),泰吉轩画廊(北京)
?托马斯·罗斯,《梦/变形记:潘神的夜间低语1~4》(2018),泰吉轩画廊(北京)
托马斯·罗斯
Thomas Rose
代理画廊:泰吉轩画廊(北京)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人文学院的教授,同时也是该校与亚洲艺术院校学术交流的负责人。古稀之年的他生长在一个建筑设计师世家里。雕塑、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多媒体、综合材料等等,多种艺术领域他都曾涉足过,20世纪60年代,他从德国学习回来后就开始拍照,当时,摄影的目的主要是用于记录他的雕塑作品或是建筑作品。近些年,他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摄影形式的创作上,他的祖父1906年所建立的暗房是他今天完成创作的地方。长期任教的经历,让他养成了探索精神和严谨的学术态度。受约瑟夫博伊斯的影响,托马斯罗斯接受了杜塞尔多夫学派的一些模糊的非逻辑的神秘主义思想体系。他习惯从日常的东西中看出不同来,比如:“门”是通往另一个空间的中介,“书籍”是使思想到达另一个空间的中介。再比如:“玻璃”有一种神秘的象征意义,你的精神可以穿过它但是肉体却不能。他的作品更多的是表现一种气氛。就好像诗歌,他说:“诗歌就像是舞蹈,让你的身体随着音乐的节奏摆动,我更希望像舞蹈一样的去摄影”。所以他的照片不仅是展示所拍摄的东西,而是让人透过画面去看背后的故事。因此,筑就了托马斯罗斯的作品充满了哲学的思辨力量,同时又像诗歌一样的优雅,整体上呈现一种冷峻而神秘的后现代主义风格。作为视觉艺术家的托马斯罗斯。他的多媒体作品在中国、韩国、法国、意大利、瑞典及美国展览,其中包括华盛顿Hirshhorn博物馆、惠特尼美术馆、Downtown Branch、钟塔博物馆等等。
《知人识面》呈现了逾六十幅由世界知名的德国摄影师马丁·舍勒拍摄的肖像。参展作品囊括了世界上最富影响力、最知名的社会各界人士的面孔,从艺术及娱乐界名流、国家领袖、政治家到企业家和运动员。
以极度迫近的特写肖像而闻名。1993至1996年期间,他担任安妮·莱博维茨的助手,此后成为自由摄影师。1998年以来,他的作品出现在《滚石》《时代》等刊物上。曾与理查德·阿维顿一同成为《纽约客》的特邀摄影师。他的作品被华盛顿特区的史密森尼学会的国家肖像画廊纳入永久馆藏。
观看马丁舍勒的特写肖像时我总是感到讶异。不仅是因为照片本身很惊人——当然也的确是因为它们惊人。无法想象摄影师是怎么做到如此近距离地去拍摄一个人。他大概和每一个被拍摄者都建立了密友一般的关系,我们这样推测。但事实上,舍勒解释说:“演员收了钱为电影做宣传,而杂志需要内容。这就是需要我的地方了。这其实更像是生意。”
?马丁·舍勒,《伊隆·马斯克和儿子们,加利福尼亚州,霍桑》(肖像系列,2009),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随着镜头和屏幕变得越来越高清,美颜软件也越发普及,从手机蔓延到了电视播报摄像机。我们好像希望拥有新晋的科技,却不愿接受伴随科技而来的曝光度。我们需要保护,所以躲在软件背后遮掩真身。说真的,没人愿意被凑得那么近去观看,每个毛孔、每道皱纹、肤色不均,全部瑕疵暴露无遗。但显然,当手持相机的是马丁舍勒的时候,有人愿意。或者说,他们不知道如何拒绝……事实上,许多被舍勒拍摄的人当时并不知道他的拍摄意图。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人,都是通过个人肖像而被我们认知,从我们仰慕的名人,到核心社交圈以外的朋友。谁能预料到如今的自拍热潮,或者说,自我肖像在社交媒体时代的重要性呢?我无法理解这种通过无尽的照片、自拍的增殖来投射自我的现象。我讨厌被拍照,真的很讨厌。但我是少数。大部分人沉迷于此。起初马丁舍勒的游击战式的拍摄手法很成功地捕捉了被拍摄者无意识的状态,但现在这些名人们已经对于他的极度迫近的风格有所耳闻,对于这种手法最终呈现的效果也了然于胸——所有细微的面部特征展露无遗。虽然偶尔受到来自被拍摄人的反响,但马丁舍勒现在依然接到许多工作邀约。
1 ?馬丁·舍勒,《阿黛尔》(特写系列,2009),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2 ?马丁·舍勒,《安格拉·默克尔》(特写系列,2010),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3 ?马丁·舍勒,《克里斯蒂安·贝尔》(特写系列,2000),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4 ?马丁·舍勒,《贝拉克·奥巴马》(特写系列,2008),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6 ?马丁·舍勒,《带着花朵头饰的杰夫·昆斯》(肖像系列,2013),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7 ?马丁·舍勒,《尤塞恩·博尔特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肖像系列,2009),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舍勒拍摄的大部分名人都是一眼即可认出的,而另有一些却需要在脑中回忆片刻才可确认。由于他极度接近被拍摄者而不得不使用较浅的景深,这有时会对人的脸部特征造成奇妙的变形效果,而如果被变形的恰好是某位名人的标志性面部特征,我们便无法即刻自信地辨认出他来。尤其是大鼻子的人,需要我们仔细端详一番,因为浅景深往往将鼻子扁平化。耳朵则恰恰相反,在正面肖像中,耳朵(比如奥巴马的那对)总是诚实地坦露它们主人的身份。舍勒的肖像中最摄人心魄的是照片中人的眼睛,穿过相纸直直地望着我们,寻求一种联结。我们切实地感受到了这种连结,如电流一般。这种视线的相遇使这些肖像难以抗拒,这在如今的摄影中是难能可贵的。我们被画中人的直视所俘虏,在照片前陷入催眠。
这些人为何允许舍勒如此迫近?名人通常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形象,隐瞒着真实年龄,导演着他们的美丽以延长被喜爱的期限。政客和国家领导人须得表现出公开、诚实的样子,以承担其选民的信赖。舍勒的拍摄手法佐证了他们无所欺瞒的信条吗?这就是他们允许他如此迫近的原因吗?
答案是,他们并未允许。“几乎所有的名人都是在为杂志拍摄的工作中捕捉到的。”舍勒说道,“他们中许多人并不知道镜头会如此之近。知道的人大多也对此有所犹豫。这是一个二十年之久的难题,而且随着人们慢慢认识到我的意图,它变得越发困难。”
这些特写肖像是舍勒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因为在这些照片面前,我们不得不直面画中人的真实自我,哪怕他们是我们景仰的、崇拜的、遥不可及的人。这些照片给了我们一个特殊的通道,令人震惊。
然而,舍勒照片中最诚实的自我展露来自于那些平凡的人。或者说,那些其实不那么平凡的人。舍勒把镜头对准了一些从某种意义上特殊的、所谓“边缘化”的社会群体。他所拍摄的洛杉矶街头的流浪者是他最直接、最震慑人心、最打动人的照片之一。这组照片用艺术的语言向一群人诉说了一个事实(身处艺术行业、每天造访美术馆的我们,文化消费者)——在我们日常的社交圈之外,世上还存在着另外一群人,他们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通过共同的价值、信仰或习惯在任何社群中找到归属感,也无法与“正常人”产生有意义的社会关系。或许出于种族或经济阶层的原因,生活在社会边缘的贫苦之人无法以常规的方式参与到社会的经济体系中来,因而逐渐走入孤立。而现在,他们就在这里,看着我们,像是在追问是否我们的价值观才是扭曲的,而非他们的?
舍勒的肖像作品随着他与人相遇的经验积累而进化,这令他的作品沉淀出一种深刻的对于人性的社会学思考,正如我们每个人脸上刻着的一样,不管是贫穷、富有、有名望或是有影响力,不管是政客、教育家、娱乐人士或是不被看见的大多数。靠近,意味着和一个完全接受我们的人分享真实的自我,包括瑕疵。舍勒的拍摄对象显然接受了他。平凡者往往在美丽和强大的人面前感到炫目或怯懦。从这个角度来说,舍勒的照片是平等的。在极度近距离下,我们都是一样的。区别开你我的,深埋于表象之下。
展览信息
知人识面 | CLOSE
展期
2019.09.15-11.20
主办
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影像艺术博览会于2019年3月携手MODERN EYE启动全新奖项:曝光奖。该奖项鼓励呈现前沿影像的画廊提交个展申请,为全新实验性作品提供展位举办个展。本届“曝光奖”得主法国视觉艺术家诺米-古达尔的作品因其大胆理念以及优雅的视觉效果脱颖而出。
1 ?诺米·古达尔,Soulèvement IV(动荡系列,2018),Galerie Les Filles du Calvaire画廊
2 ?诺米·古达尔,Telluris IV(地球系列,2017),Galerie Les Filles du Calvaire画廊
诺米古达尔(Noemie Goudal)是一位法国艺术家,2010年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获得摄影硕士学位,在巴黎生活和工作。她的作品将装置和摄影结合,形成一种置景的效果,挑战着人造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界限。
“曝光奖”评委之一曹丹(现代传播文化艺术平台主席)认为,诺米-古达尔的作品之所以能从全球诸多入围艺术家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在‘雕塑摄影中,诺米-古达尔创造了一个现实与虚构、梦想与幻想碰撞的空间。她的作品重新点燃了我们的本能和天真,让我们回望天空、大自然和宇宙。在这些寓言般的人造景观中,我们试图寻找一个地方来安顿我们诗意的灵魂和流动的思想”。
在这次影像艺术博览会上,诺米古达尔将会展出名为Demante!ements(意为拆除)的新系列。艺术家对地质学很感兴趣,尤其想知道过去几世纪中人们是如何理解地质学,如何理解地球的构成。这次创作也是Telluris(拉丁文是地球的意思)和Soulevements(意为动荡)两个系列相同研究的一部分。Demantelements是这个大项目的最后一部分。从更技术性的层面进行解释的话,在这个系列中,诺米古达尔首先会拍摄一座山,把它印在纸上,然后用水溶解,接着把这张纸裱在塑料画布上,剪出山的形状。之后,将其挂在另一座小山的景观前面,看起来好像山一直延伸到景观中。部分作品甚至会使用同一个镜头生成多達120张的图像。从这些图像中,观众可以看到山被水瓦解了。
诺米古达尔想要嫁接人造和自然,看它们如何相互融合,她想要探讨如何将一个空间延伸到另一个空间。她非常喜欢和图像的层次打交道,并且由此意识到图像可以生发出许多能探知和思索的层次。她认为观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背景、文化和幻想。当她试图在每一张照片中触及不同的人,观众就能从中找出只对他们构成吸引力的东西。
诺米·古达尔的作品一直与戏剧、舞台元素联系在一起,是一种能引起观众反应并激发他们想象力的作品。某种程度上,这非常类似于一种置景,使得人们沉浸其中,艺术创作能够场景化或者成果化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设计,并提出许多的问题。
3 ?诺米·古达尔,Démantèlement Ⅲ(拆除系列,2018),Galerie Les Filles du Calvaire画廊
阿布拉莫维奇开创了将行为表演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创作形式的先河,她的传奇作品系列《情人·长城》是行为艺术史上的“决定性时刻”,是由她与前搭档乌雷合作的落幕表演,是对情人关系令人心碎的记录。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行为艺术家之一,被誉为行为艺术之母。她将自己与艺术融为一体,不断挑战身体和精神的极限。
参考文献《艺术史:1940年至今天》 (2015)
[美]费恩伯格《摄影:从文献到当代艺术》 (2018)
[法]安德列·胡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传》(2013)
[英]詹姆斯·韦斯科特
行为艺术之母
艺术生涯早期,阿布拉莫维奇的代表作品是节奏系列。1975年,在那不勒斯的莫拉工作室,阿布拉莫维奇表演《节奏0》( 1974),她静静地站着,任凭观众使用72件道具来摆布她。道具包括剪刀、宝丽来相机、口红、镜子、锁链……还有一把装有一发子弹的枪。在获得无责任承诺后,观众脱掉她的衣服,将她摆成各种动作,在她脸上写字。最终将枪放在阿布拉莫维奇手中,并把枪口对准她的头,这一行为被他人制止。《节奏0》以一种被动殉难的表演方式,试探了公众对于无约束的权力的滥用程度。
阿布拉莫维奇艺术生涯的第二阶段,是与德国行为艺术家乌雷( Ulay)合作。他们成为情侣,一起完成了《无量之物》(1977)、《时间关系》(1977)等作品。他们合作的最后一件作品则是《情人长城》(1988)。此后,阿布拉莫维奇艺术生涯的第三阶段,回归个人探索行为艺术,创作了《海景房》( 2002)、《七个小品》(2005)等作品。
1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情人(蛇嘴)》(1988/2019),Sean Kelly画廊
2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情人(四只鞋)》(1988/2019),Sean Kelly画廊
3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情人(两个容器)》(1988/2019),Sean Kelly画廊
出生于前南斯拉夫的阿布拉莫维奇一生居无定所,算是一位“国际公民”。她提前为自己准备的遗嘱中写道,她希望自己的追悼会上有三个棺材,第—个装自己的遗体,另外的装遗体的模型,她会指定三个人在美洲、欧洲、亚洲的三个地方安排这三个棺材。她要求出席追悼会不穿黑色,在追悼会的开头,由安东尼演唱弗兰克辛纳屈的歌曲《我的路》,将追悼会办成又庆祝生又庆祝死的结合。追悼会之后的宴会上要有一个她身体形状的杏仁蛋糕,分给在场的人。
摄影与行为艺术的结合
在所谓“美术”的艺术创作中,摄影多是作为工具。随着观念艺术和行为艺术兴起,摄影的地位开始改变。20世纪60年代末,现代主义艺术陷入片面追求形式的极端,一些前卫艺术家试图摆脱形式的束缚,将作品的解释作为作品成立,意图将形象的艺术变成观念的艺术,艺术呈现非物质化的趋势。但作品的物质性很难被完全取消,观念需要载体,因此艺术家可以使用任何方式表达观念,而不拘泥于“美术”,摄影成为观念艺术家实现自己主张的视觉修饰。典型的观念艺术与摄影结合的作品,是约瑟夫柯苏斯( Joseph Kosuth)的《—个和三个椅子》。
对于行为艺术而言,与艺术市场之间的鸿沟,在于画廊需要销售实体化的艺术品,但是行为艺术不是物体而是过程。此时,摄影与行为艺术结合,照片截取的片段性特征,使其不能像录像一般表现行为艺术的过程,这符合行为艺术家将艺术非物质化的理念,同时,画廊方面认为照片是行为艺术的物化品,可以展示和流通。摄影以近乎物质的方式介入到非物质化理念的艺术作品中。
觀念艺术使艺术从物质范畴进入事件范畴,观念和行为艺术的创作中,照片与并置的文字、图示共同构成艺术作品的一部分。阿布拉莫维奇开创了将行为表演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创作形式的先河,并在其整个职业生涯中使用摄影来记录她的表演。她的传奇作品系列《情人长城》(1988)是行为艺术史上的“决定性时刻”。
情人·长城
1988年3月30日,阿布拉莫维奇从山海关向西行走,乌雷从嘉峪关向东行走,90天之后,他们将会相遇。徒步长城将成为两人最后一次共同表演。两位好友作为记录者。
高海拔地段长城的风极大,阿布拉莫维奇不得不将口袋填满石块,以免被风吹到山下去。乌雷也因高海拔和冷空气患过胸膜炎,被送医院。阿布拉莫维奇没带地图,乌雷则带上他能找到的最详尽的地图。他们最终在二郎山相遇,同时宣告分手。
艺术家在此系列照片下方绘制图案,“蛇嘴”中,阿布拉莫维奇站在蜿蜒的长城上,照片中她绘制像长城一样的蛇与人脸连接的图案。“四只鞋”从侧面拍摄她在长城上行走,照片中绘制两双鞋样。与乌雷相遇的照片中,绘制的是两个容器。阿布拉莫维奇以图案象征照片中自己的状态,《情人长城》成为她艺术生涯第二阶段的休止符。
摄影只是莫拉维茨选用的一种表达方式,其精确的构图和所选用的不同材料,使她的作品如同雕塑或装置被置放于她的行为过程之中。她的每一件作品独一无二,并让我们领略她在捕捉那些作品瞬间的一瞥。
卡别耶拉·莫拉维茨
波兰裔法国艺术家,毕业于闻名于世已有200年历史的波兰克拉科夫美术学院,攻读版画、绘画及雕塑专业。莫拉维茨的创作从不满足于单一媒介,多种材料的参与恰当地反映她作品内容的多重层面,在颇为复杂的组合对比中营造超现实的梦幻空间景致。她的摄影装置系列通过几何形式来反衬仪式感的构图,其形而上学与科学两个截然不同的系统,被浑然结合在了一个多层面的结构里,与此同时又为我们留下解构它们的永恒动力。随着其结构的消失让我们享受作品的深谋远虑,并跟随她进入奇妙的情景之中。摄影只是莫拉维茨选用的一种表达方式,其精确的构图和所选用的不同材料,使她的作品如同雕塑或装置被置放于她的行为过程之中。如此特殊的创作过程使她的每一件作品独一无二,并让我们领略她在捕捉那些作品瞬间的一瞥。莫拉维茨的作品广受美术馆、艺术机构以及东西方藏家的青睐。
还存在另—个世界,但它也在这里。——保尔艾吕雅
……乌托邦是一个看不见的岛屿……
我们从没有试着建造过什么,而建筑设计类的幻象总能在超越我们想象的遗忘,找到他们最后的方向。这些模型,由于需要建造得十分精确且充满情感而变得有些笨重和繁琐。即使在毁灭阶段,它们的形态仍具有启发性和强大的力量,但它们不再是无法触碰的对象。而在它们的脆弱中,展现了一种新的创造潜力。那些在途中被抛弃的梦想仍然有—股神秘力量,而我的任务就是让他们苏醒过来。
在我的想象中,我正在走向一个与现实毫无联系的空间——它更像是一个一切都消失了或是什么都还没出现的地方。我行走在荒地上,在那里,“想象”是唯一的活动,就像在一个一切皆有可能的“空白”里,便可以真正活于自己的心中。
我一直对那些能唤起非陆地景观情感的地方感兴趣。这与我对土壤材料、矿物成分和颜色的迷恋有关,通过观察一片区域内的碎片化的地理元素,你可以由此发现一个和自然梯度一样强大的地形(尽管它只是部分的碎片化信息)。
正是通过深耕“空”的空间,让我想到将两个世界组合在一起:它们一个来自矿物而另一个来自理智思索。而卡马尔格的风景也就成为了这个新的未开垦的星球,在那里一切行将可能。特别是,它那一片片盐碱地或终将被遗弃。我发现在这不断变化和运动的景观中有一种威胁,但同时也有一种感觉:这是另一个世界,但是颜色是甜蜜和闪耀的。
当我走路的时候,我的眼睛紧盯着脚下的地面,我感觉离地面越来越远了。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一直在我的工作室里进行失重的实验,“失重室”系列作品在那里变得非常自然。我发现,某些抽象结构即便“浸没”在物中,而随处可见的低洼却给景象带来灾难之后的样子。的确,有一些神秘碎片,它们的怪异让人感到畏惧,但还是完全融入了这个空间。
埋在地下并被水覆盖的1日机器是未知世界遗留下来的回忆。地表的实质是泥土、盐和水。这几乎是一个充满各种危险、裂缝、洞穴和火山的荒原……我们有触摸遥远星球的物质的感觉,我们想要融入这空间。
回到我的工作室,我尝试重现这些相同的质地,我继续想象着居住在这些空间的不同可能|生。我很喜欢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c Lloyd Wright)的这个观点:他认为地球会向着自己的方向倾斜倒退,退到它自己的围墙里,如果不被打开,它就不能成为一个避难所——这是从人类侵占的姿态里发现的。(PS:罗伯特波格-哈里森( Robert Harrison Forest)《文明的阴影》)
我通过对模型剩余部分的改造、继续解构和重建形式,通过这些废墟的微缩,去寻找—个新的维度。从这些汞合金混合物,还有所有这些经歷中使我开始意识到一个似是而非的现实。
我经常在景观中使用镜子和其他反射面。因此,镜子和反射面通过反射光线,将光线引导到一个像窗户一样黑暗的地方。
与盐打交道有很多含义。颜色范围从粉红色到明亮的白色是纯光。我想起罗德的妻子(因没有听从天使的话回头望)变成盐柱的故事。即使是灾难象征的纪念碑,但同时也是纯洁的。过去和现在,水平和垂直,作为生命和死亡的隐喻,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有时我对我们遗留的东西仍感到困惑……然后我回头看——我必须找到一种办法,它不会暗示结局,但是会显出新现实的可能性。
卡别耶拉·莫拉维茨,2019年7月,于巴黎
1 ?卡别耶拉·莫拉维茨,《还有其他世界,但他们在这里I~II》(2019),see+画廊
2 ?卡别耶拉·莫拉维茨,《还有其他世界,但他们在这里I~II》(2019),see+画廊
3 ?卡别耶拉·莫拉维茨,《雕刻板,别人的梦想》(2019),see+画廊
1?卡别耶拉·莫拉维茨,《还有其他世界,但他们在这里III~IX》(2019),see+画廊
2 ?卡别耶拉·莫拉维茨,《还有其他世界,但他们在这里III~IX》(2019),see+画廊
3 ?卡别耶拉·莫拉维茨,《还有其他世界,但他们在这里III~IX》(2019),see+画廊
4 ?卡别耶拉·莫拉维茨,《还有其他世界,但他们在这里III~IX》(2019),see+画廊
5 ?卡别耶拉·莫拉维茨,《还有其他世界,但他们在这里III~IX》(2019),see+画廊
6 ?卡别耶拉·莫拉维茨,《还有其他世界,但他们在这里III~IX》(2019),see+画廊
7 ?卡别耶拉·莫拉维茨,《还有其他世界,但他们在这里III~IX》(2019),see+画廊
8 ?卡别耶拉·莫拉维茨,《乌托邦——小岛I》(椭圆,2019),see+画廊
9 ?卡别耶拉·莫拉维茨,《乌托邦是一个小岛》(2019),see+画廊
10 ?卡别耶拉·莫拉维茨,《地上不曾有天堂》(Voluspa系列,2019),see+画廊
德国艺术家阿德里安-绍爾将摄影与数字影像技术以及装置结合在一起,通过多样化的实验和新的视觉方式处理影像。
?阿德里安·绍尔,《渐变色》(2012),Klemms画廊(柏林)
阿德里安·绍尔
1976年出生于柏林。他于1997年在莱比锡(HGB /视觉艺术学院)学习美术/摄影,2005年完成美术/摄影研究生学位。绍尔的摄影作品被私人和公共机构收藏。
代理画廊:Klemms画廊(柏林)
个人网站:https://www.adriansauer.de/
您最近的作品中,装置偏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
“三维或物质作品”作为一种补充方式,可以解决我对“摄影”领域感兴趣的特定主题。它们提供了一种非常直接的在空间中工作的方式,并且可以处理这些空间本身的现实建筑元素。
《每个人的房间》(Raum ftir Alle)作品使用3D建模,您认为数字技术为影像带来的改变?
虽然“经典摄影”在很大程度上是“文献”和索引生的媒介,但新开发的数字工具和我们对使用它们的理解,提供了一种更加多样化的实验领域,和以新的视觉方式处理内容的方式。与此同时,我们的“认知前提条件”仍然在拍摄一张真实的现实“形象”。我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使用这种特殊情况。
您有几组作品是关于色彩的RGB值,为何对色彩如何着迷?创作这些作品的初衷是什么?
我对此非常着迷,因为在RGB色彩空间中有一个确切数量的颜色可以使用。并且有可能全部使用它们——只需为此目的“编写”程序。在这种情况下,我已经开发了一系列的作品,其中包括16,777,216——224种颜色。
您如何平衡商业与艺术创作,创作之前关心作品的商业前景吗?您会关心藏家是否理解作品吗?对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抱有何期待?
创作艺术作品时,我从未关心藏家的想法。然而,观众感受对艺术作品来说很重要。出于这个原因,我当然对收藏家以及其他艺术家、画廊主、策展人和艺术评论家的感受感兴趣。作为一名艺术家,我首先对自己将创作的内容感兴趣。但是,当有人对我的工作感兴趣时,这当然是有帮助的……我期待作品在中国展览的经历以及将会收到的反馈。
法国艺术家季勇的作品专注于日常生活中不起眼的画面,他的摄影手法将其转化成一种蕴含着强烈情绪的独特美感,将无序的风景推离了原本的语境。
季勇
法国视觉艺术家,专注摄影领域,1969年出生于诺曼底。他毕业于卡昂美术学院(DNSEP:国家造型艺术高等学历)。他自2018年夏天起在柏林工作生活。
代理画廊:M艺术空间(上海)
个人网站:https://guillaumehebert.com/
您的许多作品是将摄影与绘画结合的方式,为何选择这样的方式?是受到了某些艺术家的影响吗?
是的,没错。在西方和东方,绘画在摄影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如我所说,摄影是绘画的妹妹,或者说是绘画的延续。因此,摄影师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受到绘画的影响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便是文化……我们的视觉受到绘画的制约。就我而言,我从绘画开始,然后再去摄影。所以当我拍照时,总是用画家的眼睛。因此,我所有的作品都以绘画为特征,从而创造出我称之为摄影画的作品。它最终是与上个世纪初的画意摄影相似的作品。
我所受到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属于绘画的,也有属于摄影的,也有属于其他领域,例如音乐或灵性。它们强烈地沉浸在过去和历史中。所有的文化都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您的作品中,多是把背景做成绘画效果,而不是前景或主体,这是为什么?
摄影和绘画,前景和背景,现在和过去,真实和人为的,在我的图像中总是有这种对风景的二分法,有时是模棱两可的解读,让人思考。最后,我拍摄风景类似昔日的摄影师在工作室拍摄肖像。有一个舞台和幕布式的背景,类似剧院使用的布景。
您模仿巴耶尔( Hippolyte Bayard)作品是为了什么诉求?最终实现了吗?
这张希波利特-巴耶尔的照片和其他照片一样。这是摄影史上第一次使用摄影叙事,尽管它的标题相当幽默。我只是重新使用了这个想法,制作了一段视频和五张图片的变体。我喜欢这个非常戏剧化的一面,我既是摄影师又是演员。我的作品中有很多嘲讽。
当代文化,比如音乐、电影、当代艺术、流行文化等等,对您创作影响最多的是哪些方面,这会体现在您的作品中吗?
我对当代创作保持很紧密关注,绘画和摄影等领域都是如此。有很多艺术家的作品我觉得很有趣,但即使他们的作品引诱了我,我也不会让自己受到影响。此外,我采取了所有必要的预防措施,以避免重复别人已经做过的事情,我不想被指控剽窃。但同时,不可避免地会与其他人进行比较或分享相同的心愿。也如希波克拉底( Hippocrates)所说:艺术是漫长的,生命是短暂的。
我所有的作品都以绘画为特征,从而创造出我称之为摄影画的作品。
经济效益与审美享受,是艺术品投资兼而有之的优点,影像艺术品投资越来越为藏家所注目,本届影像艺术博览会参展的常青画廊、香格纳画廊和泰吉轩画廊,给出了他们的影像艺术品投资建议。
?汉斯·奥普·德·贝克(Hans Op De Beeck),《收藏家的房间》(布展现场)(黑白)(2018),拉姆达打印,铝塑板,有机玻璃装裱,87×4×87cm,常青画廊
1.保持对艺术家的好奇
常青画廊
1-我们相信,当您收藏内心喜欢的艺术作品时,这将是正确的选择。
2-总是对您喜欢的艺术家保持好奇。尽可能多地参观艺术家的展览并索取展览目录。豪不犹豫地向画廊和艺术机构索取信息,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与艺术家见面。艺术家经常出席他们的个人展览,他们很愿意分享自己的作品。
3-摄影收藏家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收藏家收集的历史照片通常只在博物馆中找到,有些人则喜欢从特定时期收集与特定科目或摄影师有关的作品。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按照他们自己内心的声音收集照片,这种特殊的感觉可以将我们带入一个充满好奇心和情感的新世界。我们总是建议收藏家尽可能多地体验艺术,以收藏符合他们内心热爱的艺术品。
?陈维,《昨日商店》(2014),收藏级喷墨打印,150×187.5cm,香格纳画廊
2 接受当代艺术的挑战
香格纳画廊
1-收藏有价值的艺术品。
2-收藏能触动您的眼睛、内心、大脑,抑或触动您全身心的艺术品。
3-当代艺术总是充满挑战,因此请接受挑战,不要留恋过往的艺术品。
4-做好准备工作,经常参观画廊,了解藝术家的创作历程,品鉴艺术品。
5-关于照片收藏:了解版数、签名方式以及收藏证书的信息;照片原作不要挂在明亮的地方,防止褪色;考虑使用防紫外线玻璃减少反光,观看效果更好。
3 建立审美的坐标体系
泰吉轩画廊
1-多看大师多看经典,任何美学欣赏都会有一个过程,一开始我们喜欢的未必是我们能一直喜欢的。所以先多看多学习,建立审美的坐标体系非常重要,建立坐标体系必须依靠经典作品来建立。
2-收藏不是赌博,严格注意风险控制。宁肯买贵也别买错。买贵了时间能够弥补回来,买错了那就是一张纸。所以这里又回到第一条,建立审美的坐标体系非常重要。也不要一味盯住价格涨幅不放而丧失了收藏的初心。当然一切收藏要以自己的喜欢为最根本的出发点。
3-和画廊老板做朋友,一个专业的能够长时间健康经营的画廊必然拥有其独到的选择作品的准则。多和几个不同画廊接触,多听取画廊专业人士的意见,能够解决一些收藏中遇到的诸如艺术家介绍、制作工艺、版号等基础问题。一个负责任的画廊也会很乐意协助藏家来进行收藏规划和作品筛选。A画廊代理的艺术家作品不妨咨询一下B画廊和C画廊听取一下他们的意见。一个专业的负责任的画廊老板作为收藏顾问绝对能够帮助你少走弯路,学到更多。
?杰里·尤斯曼(Jerry Uelsmann),《生锈钢板》(1990),铂钯印相,44.7×58.2cm,泰吉轩画廊
冯君蓝 ╳ 阿布拉莫维奇 盘点艺术家创作背后的两三事 eseel
当我们看到某个艺术作品的时候,除了关注作品本身外,想必最令人好奇的就是作品背后的艺术家了,他们生活中是什么样子的?又是如何进行艺术创作的?如果你很想了解这些的话,不仿一起来看看吧。
1. 冯君蓝
最不会用相机的摄影家
纵观摄影史,拍摄面孔的人很多。从马丁舍勒的“猫眼”,到韩国摄影家林呤均的个人标准照,肖像摄影从不是一个冷门的题材,因此,这个时代要想因大众的题材出类拔萃,那一定是有最特别的地方。
提到这位天才艺术家,有两个点必须讲到,一个是他的牧师职业,一个是“不会使用相机”。
冯君蓝,从小生长在一个基督教的家庭中,父亲是一名牧师,从小对于基督教义耳濡目染,但是真正从事牧师这个职业,是因为33岁时,父亲罹患癌症,临终前告诉他“什么时候,兑现你对上帝的承诺,永远都不迟”。因此,35岁的冯君蓝正式进入神学院,成为了上帝的仆人。
因为牧师这个职业很忙,所以冯君蓝没有时间进行绘画和出门旅行,于是他就在自己的碎片时间里,在自己的办公室,用一台用了近20年的尼康FM2,搭配一个标准镜头、靠着一块反光板、一条遮光的黑布和一扇允许光进入的大窗,拍摄他教会里的兄弟姐妹,最熟悉的人,慢慢地,他觉得摄影仿佛打开了和上帝的沟通之门,他通过摄影,“间接的感受到了上帝的安慰”。
与其说,冯君蓝是用相机拍照,不如说是用心灵拍照,他自己也曾在采访中说过,“我说我不会拍照,没有人信,一直到现在很多相机的功能我都搞不定,得问我的小孩要按什么按钮,怎么恢复”,他唯一接受过的关于摄影的专业教育,大概就是阮义忠举办的摄影班了。使用相机不熟悉的他,却很善于用自己的角度创作作品,平日里他会从各处淘旧物,或者用树叶和藤蔓编织衣服,作为模特拍摄的服装,其中不乏有教徒送来的亲人过世以后的旧衣服,他用自己的方式观看生命,用《圣经》解读生活,他认为他拍的对象,物件、人、风景不是我创作的,是已然存在的现实。拍照片,他只是寻找角度,观察方式,他没有创造什么东西,顶多是安排、连接。
带着这样的观看态度,他作品中的人物表情都透露着一种淡然,其中不乏包括《主的使女》中的那位怀孕时为了保住腹中胎儿错过了癌症的最佳治疗时间,拍摄照片时腹部积水严重,于不久后辞世的女性。理所当然的,作为冯君蓝的老师,阮义忠第一次看到这些照片时,称赞这组照片是“近年来华人摄影国里最好的肖像摄影”。
2.阿布拉莫维奇
麻醉自己6小时,差点死在展览现场
说到行为艺术,不知道大家会想到什么,有人认为,行为艺术等于神经病,是难以理解的奇怪的行为,是色情、暴力、血腥、挑战禁忌等冲击话题和焦点的元素的行为的一种集合,在这个特别的艺术形式中,观众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所以无论何种解读,存在即是合理的。
这里呢,我想介绍一位被称为“行为艺术之母“的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以及她的节奏系列中的巅峰作品《节奏0》。节奏系列包括很多作品,1974年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实施的《节奏0》是节奏系列的最后一个作品,也是此系列中的巅峰作品,此次作品融入了艺术家与观众的互动性表演,阿布拉莫维奇将可以维持6小时的麻醉剂打入自己体内,面向着观众站在桌子前,桌子上摆放的是提供给观众的七十二种道具,包括上了膛的枪、菜刀、钉子、铁链、鞭子等危险物品,在这个行为开始前,她已经签下了一份免除参与者所有法律责任的文书,因此观众可以使用任何一件物品,对她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
行为结束后,她走向群众,但人们害怕她会报复,四散而逃。
这场表演收获到的评论褒贬不一。有人说,可以让人洞察人性的卑劣,有人说,这是一个跳梁小丑的哗众取宠。但阿布拉莫维奇只是说“这次经历让我发现,一旦你把决定权交给公众,离丧命也就不远了”。
刚开始观众还是比较拘谨的,大家对这个诡异奇特的艺术行为充满了好奇,也只是做些简单的行为轻轻试探,比如拿口红涂花她的脸,将她的衣服用剪刀剪碎等等,但是当他们发现阿布拉莫维奇真的不会抵抗,潜藏在人们内心最深处的丑恶渐渐都暴露了出来,开始了这场解放原始兽性的狂欢,有人抚摸她的胸部,猥亵她的下体,有人用镣铐捆绑她,有人津津有味地拍下她的裸照,还叫她拿在手里,有人将玫瑰猛然刺入到她腹中,有人用尖刀划破她的皮肤,刺目的鲜血涌了出来……
在场的所有人除了施暴就是冷漠旁观,没有人想过拥抱。
阿布拉莫维奇上身赤裸着,皮肤渗着鲜血,内心充满着恐惧,被麻醉的身体让她没有能力阻止,只能眼睁睁看着施暴者继续着这场人性丑陋的狂欢,接下来,有人拿起那上了一颗子弹的手枪,放入她的嘴里,意欲扣下扳机——这是她最接近死亡的时刻,直到另一位观众惊恐不已地将手槍夺走。这一刻阿布拉莫维奇流下了悲伤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