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经纬
菲律宾诸岛之南,澳大利亚大陆以北,世界第二大岛新几内亚岛以东,太平洋西南部的广阔海域中,星罗棋布地分布着无数岛屿,主要可以分为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三大群岛,其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文化最为丰富的,就是由俾斯麦群岛、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群岛、新喀里多尼亚群岛和斐济群岛等组成的美拉尼西亚(有时也将巴布亚新几内亚包括在内)。
根据考古学、人类学、语言学以及基因研究显示,人类定居美拉尼西亚群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5万年前。这些肤色较深、毛发卷曲的人群,大致遵循了由中国台湾南下菲律宾诸岛,迁居巴布亚新几内亚,并最终扩散到美拉尼西亚群岛各处的旅程。倘若继续追寻,我们或许还可以将他们的祖源地回溯到中国华南的古陆。因此,从人类迁移的角度来说,群岛上今天生活着的约160万人口,绝大多数都是数万年来经东亚、东南亚迁居于此的原住民后代。
相同的源头、相近的迁移之路,使得群岛居民不但共享了“南岛语族”这一语言学分类,也分享了“南岛文化”这一无比丰富的文明宝库。
浮想翩跹,数万年前,那些源自亚洲南部的南岛先民究竟以怎样的交通方式,劈波斩浪,在南太平洋的岛屿间激流勇进,最终抵达了那些远离严寒、衣食无忧的热带天堂?他们又以怎样的高超智慧,创造出极具想象力的南岛文化,将自己继承自远方大陆的母体记忆,融入到独特南岛环境创生的艺术表达之中?
为了解这些问题,上海博物馆特地携手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于2019年5月份带来了“浮槎于海: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藏太平洋艺术珍品展”。扬起被东南季风吹拂的风帆,乘着南太平洋特有的双体独木舟,将我们送到南岛的海滨。
道盖独木舟船首雕塑
古祖古祖独木舟船首雕塑
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坐落于巴黎埃菲尔铁塔脚下,又名布朗利码头博物馆,这个名称仿佛一个不同文明之间的中转站,为我们接入了通往南太平洋的航船。凯布朗利博物馆开幕于2006年,它从法国国立非洲与大洋洲艺术博物馆和人类博物馆中,分别接收了2.4万件收藏品和25万件非洲、大洋洲、亚洲和美洲艺术品,而其中最能体现大洋洲文化风貌的藏品多达32840件。
作为一个具有漫长海外文化交流传统的国家博物馆,凯布朗利博物馆秉持保护与展出异文化风格艺术品的宗旨,使其展出在维持自身旨趣的同时,更兼顾对异文化、宗教和历史内涵的发掘。因此,在此次来沪交流的展出中,凯布朗利博物馆专门挑选了150件最能反映美拉尼西亚群岛文化面貌的展品,力图将这种欣赏和悦纳不同文化的体验,传递给中国的观众。
此次展览的展品主要来自新几内亚岛东北部的塞皮克河流域(包括阿拉佩什、雅特穆尔和蒙杜古莫尔等部落)、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群岛、新喀里多尼亚群岛,以及社会群岛、马克萨斯群岛、南方群岛和新西兰。不但呈现了美拉尼西亚地区悠久而富有鲜明特色的地方传统,而且未以浩瀚的海洋为界限,进一步展现了当地文化与周边包括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等南方大陆之间的跨海域联系。
展览由序章和两个主要的部分组成。以序章概括整个美拉尼西亚区域自然与人文形态之间的关联;第一部分集中讲述美拉尼西亚诸岛部落之间传统艺术背后的故事;第二部分则侧重于呈现波利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的艺术主题,将西南太平洋诸多岛屿作为一个整体,尝试探索这些岛屿所共享的文化记忆。
这两大板块用一条时隐时现的脉络为我们描绘出这些南岛居民启程离开亚洲南部,深入大海,前往大洋的群岛之路。而今,他们在碧海静涛之中觅得一片天然的宁静,要在彼方延续祖先的记忆和社会的繁荣。
在本次展览的序章中,“美拉尼西亚”板块以序曲“海之疆域”徐徐吹开南太平洋的海雾,用一组独木舟的饰件和船桨引领我们划向海岛岸边的沙滩。人类学家发现,最早抵达这些岛屿的先民,就是驾驶着独木舟抵达了此处的热带天堂。
房屋尖顶
陶拉帕獨木舟艉柱
这些巨艟有的是长达二三十米以上的单体独木舟,可以容纳几十名乘客;有的仅长数米且两侧(或单侧)设有浮架,在追求稳定性的同时,也可承载一家五口与基本的家什。而它们的共同点就在于,都会在船首位置安放独特的艏柱。这些船艏大多类似中国龙舟的龙头,有些又似鲣鸟的喙部,或者绘制祖先的形容。尤其是数十米长巨艟的形制,配以华丽的船桨,依稀可见古时华南“刳木为舟,剡木为楫”的胜景。
优乌杖
当欧洲航海家首次抵达南太平洋的热带岛屿时,发现这里早有人类同胞留下的文化成就。从考古发掘数据看,由于与亚洲大陆的隔绝,当地文化自史前以来始终维持在石器时代的技术水平,未曾跃入青铜时代的门槛。其原因就在于,当那些独木舟上的航海者最初选择南方岛屿展开探险之时,有限的船舱只能允许他们携带有限的物品,其中就包括猪、狗和芋头这些少数的源自亚洲南部的外来物种,以及石斧、石锛和陶器这些简单的器物。然而,即便如此,航海者们竟将石器时代的创造力发挥到极致,足以支撑起一个极为丰富的区域文明。而这些令人惊讶的成果,便离不开对“海之疆域”的充分了解和亲近。
无论是美拉尼西亚还是波利尼西亚,独木舟所包含的意义都远远超过了一只小船。它们可以是祖先的躯体,也可以是召唤海中旋涡的法器,甚至是通往祖灵之地的摆渡者。
在此次展出中,由于体量和空间等运输、展出方面的因素,让我们无缘一睹那些动辄数十米的巨型独木舟,呈现那种百舸争流的激荡场面。但是,通过这些雕刻精美的船艏与船桨,以及当地人长期仰望星空、体察海流,凭借经验所绘制出的独一无二的航海图,同样能让我们追忆起数万年前南岛先民浮海探险的壮举。
在本次展览的第一部分“美拉尼西亚”中,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塞皮克河、所罗门群岛以及瓦努阿图、新喀里多尼亚的部落文化分别从“活跃的力量”与“社会的建立”这两个方面讲述了有关美拉尼西亚诸岛部落之间的文化网络。
雷尼霍帕劳项链
海伊提基坠饰
20世纪之初的人类学家曾经造访过美拉尼西亚岛屿的腹地,他们乘船抵达时,远远就能看到“土著人建在台基上的房屋、三角形的园圃、大片浓密的森林和草地”。等到了近处,能看到土著的房舍“分散在广阔的土地上,都是肥沃平坦的山坡,村落星罗棋布,每村约有十来间房屋,隐藏在连绵不断的果树、棕榈树、香蕉、甘薯之中。他们的房子建在台基上,……没有装饰,在过去的猎头时代会挂上一些人头骨”(《西太平洋的航海者》)。
在这些主要依靠种植芋头和香蕉为生的村落中,大人物(big man)是部落世界中的领袖,也可以认为是“头人”“酋长”一类的角色,而实际上他的势力范围很可能不会超出一个村子。
人类学家同样观察到,这些大人物虽然权力不大,但架势十足。他们通常会有自己单独生活的“首领小屋”,这类小屋往往位于村落的显赫位置。其中布置得极具想象力的超自然的雕刻造型,往往会给到访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过去猎头时代由人类头骨所装饰,用以显示男性气质与地位的那些位置,今天留给了与人首有关的木制雕刻。这些木屋过去只向部落中的男性成员开放,因此成为村落长老议事的场所。而与首领小屋相对的,就是村落中同样重要但仅属于女性的“神屋”,在塞皮克河地区,女性通过长笛声传达祖先们的声音。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这句中国古语,同样也适用于美拉尼西亚村落中的大人物,祭祀祖先、面对战争,同样也是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业之一。这些与祭祀有关的文化方式,一方面通过“神屋”中的艺术品、雕塑、面具和鼓来体现,另一方面,则显示在男性的战争仪式和捕鲣活动中。
马拉甘仪式雕塑
通过捕捉鲣鱼的活动,男性成员们用石质武器征服自然界中的对手,仪式性地得到了超自然力量“马纳”的庇佑。而为了彰显与威武、善战的祖先之间的联系,武士们出席战场之时,往往携带色彩艳丽、图案夸张的仪式性盾牌。此类盾牌上往往绘制着祖先形象或与部落图腾(袋鼠、鳄鱼、鸸鹋)有关的动物图案。
在20世纪很长一段时间由澳大利亚政府托管过程中,美拉尼西亚的大人物和武士们已经放弃了村落之间的战争和猎首行为,但是这些绘制精美图像的盾牌并没有随着文化变迁而消失,反而在今天变成美拉尼西亚地区极具标志性的文化符号,不但成为当地文化的一部分,也成为世界各大人类学博物馆藏品中的精华。
如果说,本次展览的第一部分强调了美拉尼西亚社会内部的联系,那么它的第二部分“波利尼西亚一密克罗尼西亚”,则以整体的形式探索了太平洋岛屿间所共享的文化记忆。
在这个由岛屿构成的世界中,曾经承载祖先迁居岛上的独木舟再次扮演了沟通者的重要角色,为南太平洋三大群岛带去了绵绵不断的物质与文化的交流。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同样记录下了由独木舟拉近的岛民之间的联系。
马拉甘仪式雕塑
当载着贸易伙伴的独木舟船队抵达岸边时,“岸上的伙伴吹起法螺,蹚着水向着他的独木舟走来,向船队的头人献上第一份礼物,之后可能还有第二份礼物,也是独送给他的,随后法螺齐鸣,岸上的人便散开,各自拿着项圈走向自己伙伴的独木舟,这事要遵守长者先行的规矩。携带项圈的规矩是把项圈的两头挂在棍子上,让坠子垂在底部”(《西太平洋的航海者》)。
虽然在外人眼中,这些贝壳制成的项圈、镯子都是极为寻常的物品,但在当地人心中可是无上的宝物。它们见证的不仅是各个岛屿部落之间持久绵长的友谊,还维系了一张不同区域间物质流动的网络。
哀悼者面具
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三大群岛幅员辽阔,但每座岛屿的面积有限,资源和物产也不甚丰裕。因此,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每个岛屿的居民都发展出各具特色的产品。有些区域盛产陶器,有些则以粮食作物而著称,其他的则以贝壳飾品、独木舟或纺织品等称雄岛屿世界。正因为每个岛屿都无法依靠自身的生产来维持日常所需,才使得整个岛屿体系变得富饶而繁荣。
波利尼西亚是高超的棍棒武器的发源地,不论是石质还是木制武器,无论是权杖还是扁斧,这或许得益于当地丰富的热带树木种类。毫无疑问,波利尼西亚武士自然也是这片南方岛屿中最优秀的战士。19世纪中期发生的以斐济为中心的“波利尼西亚战争”,便以二战以前太平洋发生的最大规模海战而被铭记史册。而很少有人知道,这同样也是波利尼西亚岛屿独特岛屿体系贸易的胜利。
不仅如此,波利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居民还是卓越的树皮布制作者,当地制造的树皮布上绘制的图案令游客与人类学家深深着迷。树皮布上常见的直线和“Z”形线使研究者认为,树皮布出现的时间“也就是在席垫和其他织物都还只是采用布料的时候”(《艺术的进化:图案的生命史解析》)。正是这些在海岛体系中普遍流行的抽象化符号,使我们将南岛文化的源头追溯到亚洲南部,而它们今天依然以服饰和文身图案的形式留在海岛文化的基因之中。
千万年前,来自亚洲南部的人类先民,千里乘风,万里破浪,在季风的护送下,乘着独木舟来到了位于太平洋腹地的海之疆域。
追随太平洋岛民们的航线,我们找到了首领小屋和神屋里的大人物们,他们在那里与祖先沟通,和族人交流,传承着航海和贸易网络的知识。村落的首领们使命重大,不但肩负着保佑粮食丰收、渔获丰裕的重责,还肩负着部落武士挥矛持盾,对敌宣战、保卫家园的使命。因为这是他们世代生息的海岛家园和无边海疆。
遍寻南岛,那里有破浪的独木舟和独特的树皮衣,有连排的茅草屋和连绵的甘薯田,有令人着迷的文身和万变不离其宗的石锛。所有这些文化要素,都能追溯到我们所熟悉的广阔华南。我们始终在寻找南岛文化的根源,因为我们知道,在大海另一边海岛文化的故乡,能为我们揭示人类迁移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