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思远,龙 伟,管志保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贵阳 550002)
在传统水利工程中,基本是以二维方式进行绘图设计,三维设计多用于效果演示或工程量的计算。在标准化较高的建筑行业,已经完成了将三维设计与有限元分析结合,最终生成设计图,对于不满足要求的结果可直接修改模型进行分析出图,免去了繁琐的修改,提高了设计水平和工作效率。随着软件不断开放和发展,许多水利科研工作人员在综合机械、建筑等行业软件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开发,基本实现了从三维可视化建模到分析最终出图的一体化,这也是水利工程设计的一大趋势。
贵州某水利工程枢纽泄洪洞进水塔长29.3 m,宽18 m,高67.2 m,塔底以上最大水深64.0 m,最大过流量939 m3/s,进水塔内设有平板事故闸门、弧形工作闸门、掺气槽、事故通气孔、工作通气孔、楼梯及桥机等结构。传统的二维设计流程为:二维结构图→结构配筋计算→二维钢筋图;采用二维设计的主要问题有:二维结构图不能完整清楚地表达进水塔内部各部位及位置关系;进水塔闸门关闭时承受水头较大,平面结构力学计算塔体侧墙等部位所需钢筋较大甚至无法配筋;二维钢筋图对孔洞等部位容易遗漏,作图工作量大且繁琐。本文以该进水塔为例,详细介绍从软件选取、建模、分析、配筋计算再到出图的三维设计。
目前,水利行业常用的三维建模软件有AutoCAD、MicroStation、Catia等。Catia多用于机械行业,由于曲面建模等功能比较强大,被许多大型水利设计院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参数化设计;MicroStation对于不同专业间协同设计优势较明显;AutoCAD作为传统的制图软件,主要有如下优势:①传统的二维设计及出图基本都是采用AutoCAD,施工图阶段基本是在前期阶段二维图上进行修改优化,采用AutoCAD可实现二维平面图转化为三维实体模型的无缝对接;②三维软件操作界面及命令流二维互通,操作人员入门简单;③水利工程枢纽建筑物型式各异,很难像其它行业采用标准化模块设计。经过对比,采用AutoCAD进行三维建模。
在二维图形中,将各平、剖面二维图调整为相同比例(1∶1或1∶1 000,若需与其它枢纽建筑物组合放入原始地形图中,建议采用1∶1 000),同时对二维图进行清理;在三维建模中,通过切换三维视图中的视角,将二维图各剖面在三维图中的位置进行放置;通过二维图在三维图中的位置进行拉伸、裁剪、布尔运算等,建立三维实体模型。三维实体模型建立时,根据建筑物的不同部位和材料属性,建立不同的图层,方便分类查看、工程量计算、模型输出等。见图1。
图1 AutoCAD三维建模流程
泄洪洞进水塔侧墙等为非杆件体系,对于非杆件体系等较复杂的水工建筑物,采用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可较好地模拟结构承载并得到贴合实际的结构变形及应力分布结果。在进行配筋设计时,可由截面应力图形,根据主拉应力图形面积,确定配筋面积。
3.1.1 几何模型导入
常用的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有ANSYS、ABQUS等,本文采用ANSYS进行结构静力分析。根据建立的三维模型,在AutoCAD中打开主体结构图层(简化模型不考虑细部结构),将模型输出为“.sat”格式文件,将输出的模型导入ANSYS,并进行进行网格划分。有限元网格划分采用六面体单元为主,单元网格尺寸0.5 m左右。单元类型采用20节点六面体二次单元。
3.1.2 计算参数
泄洪洞进水塔为C30混凝土结构,采用线弹性本构关系计算,材料参数各项同性。具体如下:混凝土容重2 400 kg/m3;弹性模量3.0×104MPa(C30混凝土);泊松比0.18;重力加速度9.81 m3/s。
3.1.3 边界条件及荷载
泄洪洞进水塔结构受力明确,主要荷载为进水塔自重及外水压力。进水塔在校核洪水位、工作闸门关闭的情况下,为最危险工况,本文主要计算校核洪水位工况。校核洪水工况:自重+外水压力(校核洪水位)+回填混凝土压力。①自重:忽略顶部启闭机室及起吊机等附属结构及其荷载;②水压力:四周均施加水压力,p水=r水h水(校核水位最大水深64.0 m);③回填混凝土压力:进水塔靠基岩侧回填混凝土,p=rh;④边界条件:进水塔底部与地基接触部位采用固定约束(主要分析进水塔侧墙,底板采用弹性地基梁进行计算配筋)。见图2。
图2 三维有限元分析流程
3.1.4 计算结果
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进水塔主要位移发生在两侧壁距底板12.0 m附近,最大变形为1.05 mm;X向最大正应力σx=1.41 MPa,Y向最大正应力σy=1.90 MPa。
根据《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 191-2008),C30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fc为14.3 N/mm2,抗拉强度设计值ft为1.43 N/mm2;热轧钢筋HRB400强度设计值fy为360 N/mm2,强度标准值fyk为400 N/mm2。结构承载力安全系数K为1.35,活载分项系数k2为1.20。
进水塔左右侧墙的截面典型应力线见图3。该部位侧墙厚4.25 m,拉应力区主要集中在内表面0.6 m范围内,主拉应力区域积分求和得拉力标准值T=329 118 N,按应力图形计算配筋As=Kk2T/fy=1.35×1.2×329 118/350=1 481 mm2;按结构力学计算,该部位配筋面积5 880 mm2;结合有限元及结构力学计算成果,侧墙实际配筋面积3 079 mm2。
图3 进水塔左右侧墙典型X向正应力分布图
进水塔内部结构复杂,采用CAD绘制二维钢筋图、编制钢筋表,遇到二期混凝土凹槽、孔洞等部位容易遗漏,对扭面等难以计算出实际长度。采用三维配筋立体直观,配筋便捷,本次采用三维配筋软件VisualFL。在 AutoCAD三维模型中,将需要配筋的部位输出为“.sat”格式文件,在VisualFL三维配筋软件中导入输出的三维模型,根据配筋计算确定的钢筋直径定义钢筋,利用软件中的“面配筋”、“线配筋”等命令进行三维配筋,完成全部配筋后,定义剖切面,执行剖切。将剖切完成的配筋图导入AutoCAD中自动生成二维钢筋图、钢筋表及材料表等,调整好格式,加入图框出图。见图4。
图4 三维配筋出图流程
1) 本文通过对枢纽建筑物泄洪洞进水塔三维建模、分析、配筋,反映了水工建筑物中三维设计的完整过程。
2) 采用AutoCAD实现由二维图建立三维结构模型方便、快捷,模型直观、清晰。
3) 对于复杂的水工建筑物,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计算更符合工程实际情况。
4) 三维配筋简单快捷,避免了设计人员大量繁琐重复的机械劳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