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勤 高丽娇 姬聪慧 王瑞生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 402460)
囊状幼虫病是中华蜜蜂疾病中较为严重的病害之一,蜂群一旦发病很难治愈,对养蜂生产带来严重损失,目前对该病的防治效果不明显。而且大多数蜂农遇到该病都是利用药物治疗,对产品造成污染,导致药物残留,影响产品品质。因此,抗病育种是从根本上解决囊状幼虫病危害的有效途径。
社会性免疫防卫是蜜蜂的群体行为,这种行为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蜜蜂卫生行为是蜂群抵抗疾病的潜在机制,而且这种特性可以遗传。蜜蜂卫生行为是工蜂识别和去除巢房中的病虫、受伤或者死去的虫体的过程[1,2]。蜜蜂卫生行为由两对隐性基因控制,这些隐性基因允许蜜蜂识别巢房内的生病或死去的虫体并将其移除,执行此行为的蜂群被认为具有卫生行为[3]。
本实验采用液氮冷冻的方法对蜂群清除能力进行测定,筛选出具有卫生能力的蜂群,并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三代以上的选育,然后测定选育出蜂群的整体清除能力和对囊状幼虫病的抵抗能力。
实验所用蜂群收集自重庆市南川区部分养蜂专业合作社,并经过考察具一定抗病能力的中华蜜蜂蜂群。
1.2.1 实验蜂群组织
将收集筛选的中华蜜蜂蜂群30群进行巢内结构调整,每群蜂都保持在4脾,巢内蜂子结构基本保持一致,并且每群蜂都健康无病,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对蜂群进行奖励饲喂。
1.2.2 具卫生行为蜂群选育
采用液氮冷冻的方法对蜂群是否具有卫生行为进行筛选。具体做法是选择封盖整齐的封盖子脾,然后将自制的PC管状体放在封盖子区域,缓慢倒入30ml液氮,防止溅出冻死周围的封盖子,并利用照相机拍照,然后将封盖子脾放入原群,在24h后提出处理过的子脾,抖掉蜜蜂,再次拍照,对刚处理过的子脾区域和清理后的子脾区域进行计数对比,算出清除率,达到95%以上的清除率就认为蜂群具有卫生行为。试验重复3次,每一次试验都将清除率达不到95%以上的蜂群淘汰,直到选育出三代为止。
1.2.3 蜂群卫生能力测定
将选育出的具卫生行为的第三代蜂群利用人工育王的方法扩繁至30群作为实验组,然后组织未经选育的蜂群30群作为对照组,保持实验组和对照组巢内结构基本一致。具体测定方法是:利用100只昆虫针制作一个圆形针刷(刚好能同时刺死100个左右的封盖子),然后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封盖子脾进行针刺处理,在处理后每隔2h进行拍照计数清除出去的封盖子数,连续测定12h,然后在处理24h的时候测定总的清除数。
1.2.4 蜂群抗囊状幼虫病测定
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人为感染囊状幼虫病病毒,10天后进行抗病力测定。具体方法是:将感染囊状病病毒的幼虫匀浆后均匀拌入稀糖水中,饲喂给实验组和对照组,每次饲喂量保持500ml,连续饲喂3天,10天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每群蜂随机选取5个封盖子区域(利用4.4×4.4cm2方格测定,每方格100个封盖子)测定发病封盖子数(根据典型症状判断),统计每群蜂单位面积内封盖子的发病率[4]。
使用Excel 2013版和SPSS 21.0进行数据整理及统计学分析,各实验数据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当P<0.05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蜂群清除能力如表1和图1所示。从表1可知:在最初的4h内,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死亡蛹的清除能力没有显著差异,在6h后,实验组的清除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蜂群的清除能力,24h后最为明显,实验组清除死亡蛹的百分比达到我们筛选具卫生行为能力蜂群的标准。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验组和对照组清除死亡蛹的个数明显提高,但实验组的清除能力更强。即通过具卫生行为蜂群的筛选,并经过世代的繁育,可以培育出清除能力更强的蜂群。
表1 蜂群对针刺死亡蛹的清除率
表2 蜂群对人为感染囊状幼虫病病毒的发病率
从表2可知:实验组蜂群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蜂群发病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蜂群发病程度。即通过对蜂群卫生能力的筛选和选育,可以显著提高蜂群的抗囊状幼虫病能力。
抗病育种已经成为蜜蜂选育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其对现代养蜂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5]。本研究基于蜜蜂的卫生行为,通过液氮冷冻的方法筛选出具有卫生行为的中华蜜蜂蜂群,并对其清除能力和抗病能力进行了研究,从其对死亡蛹的清除率及对人为感染囊状幼虫病毒的发病率对比发现,蜂群对病害的抵抗能力与其清除能力有关,这和国内外相关研究一致[5-9],表明通过对具卫生行为的蜂群的选育,可以提高蜂群对囊状幼虫病的抵抗能力。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蜂群对多数病害的抵抗能力与其自身的卫生行为有关[10-13]。本研究中蜂群对刺死蛹的清除在起初的4h内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而在6h后差异明显,这和蜜蜂启动卫生行为过程及清除能力的强弱基本一致。对人为感染蜂群发病率及发病程度实验研究中发现,实验组不管是发病率还是发病程度都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蜂群具有更强的清除能力,能及时将感染幼虫清理出去,减少传染,更好的执行了卫生行为。科学界研究证实,卫生行为的遗传基础基于几个基因的控制。Rothenbuhler[14]得出卫生行为是由两个隐性基因控制,包括打开行为(u)和移走行为(r)。Moritz[15]在Rothenbuhler的基础上提出3个数量性状位点(u,r1和r2),再后来Lapidge[16]提出7个与卫生行为相关的性状位点。蜂群中蜜蜂执行打开和移走死蛹或染病幼虫,存在明显区别,本研究中,不管是对死蛹的清除能力,还是对病害的抵抗能力,实验组都明显强于对照组,这个都是受到数量性状位点的控制,也就是实验组的卫生行为相比对照组更为明显。卫生行为是蜂群抵抗外界病害的主要机制,具卫生行为的蜂群能及时将病虫等清除出去,而非卫生行为的蜂群不能及时清除病虫,从而导致病害的发生。因此,要从根本上减少病害对蜂群的危害,选育具卫生行为的抗病蜂群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