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梅
(大连市普兰店区中医医院,辽宁 大连 116299)
由于大部分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都不能正确认识疾病,缺乏自我保健知识和能力,依从性又较差,导致其在出院后并不能做好对自我的护理和保健工作,不利于其预后[1]。因此,通过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来保证患者出院后也能够保持各种健康行为十分必要。本文就主要研究了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干预的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纳入本次实验,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中45例纳入常规组,剩余45例纳入延续组,两组男女比例分别为27∶18、26∶19,年龄分别为48~82岁、47~81岁,年龄均值分别为(58.67±3.43)岁、(58.61±3.50)岁,病程分别为2~12年、2~11年,病程均值分别为(7.67±1.26)年、(7.62±1.21)年。组间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经统计学检验显示P>0.05,可进行分组对比研究。
1.2 护理方法: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即在患者出院时,给予其常规出院指导;延续组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即由若干名临床经验丰富、资质高的护士共同组成延续护理小组,小组成立后,向患者介绍延续护理的目的、方法以及配合事项等,待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收集患者信息,组织患者参加健康讲座,讲座内容主要包括延续护理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相关知识、出院后自我保健知识、康复训练方法以及为患者答疑解惑等,鼓励患者和家属共同参加,之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并制定延续护理方案。具体如下:在患者出院后第1~2周,每周上门随访1次,出院后第3周时改为每2周1次,第9周时再改为每月1次。随访内容包括了解并记录患者病情恢复情况,患者在饮食、运动、作息、用药、功能锻炼及复诊等方面的依从情况,并对患者的不健康行为进行指导,使其认识到保持健康行为的重要性,督促其进行自我康复锻炼。在上门随访的同时还可灵活应用电话、QQ、微信等方式加强随访工作。
1.3 观察指标:①肺功能通过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以及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进行评价;②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评价,0~21分,分数越高,睡眠质量越差[2];③生活质量通过生活质量量表(SF-36)进行评价[3],共100分,生活质量与分数呈正相关。
2.1 肺功能比较:护理前组间肺功能各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护理后延续组肺功能各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2 睡眠及生活质量比较:护理前组间睡眠、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护理后2组睡眠质量评分均降低,但延续组低于常规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但延续组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一种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即使是在病情稳定后,也会因反复发作和迁延不愈而对患者的生活及睡眠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患者病情稳定出院后,同样要保证其能够得到良好的护理服务[4]。
延续护理是一种通过一系列行动设计来保证患者在回归家庭后也能够得到持续性健康指导的护理干预模式,近年来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在出院患者的护理工作中体现出了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了进一步论证其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笔者进行了分组对比研究,结果发现护理后延续组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与王晓霞研究结果一致[5],考虑是因为延续护理是院内护理的延续,可以通过上门随访、电话随访以及QQ、微信等方式了解患者出院后的病情恢复以及健康行为依从等基本情况,并可以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督促患者在出院后继续合理饮食、运动,严格遵医嘱用药,以及坚持进行康复训练和定期复诊,同时还能够够定期向患者推送健康知识,及时为患者答疑解惑,提高了患者自我管理、自我护理的意识和能力,避免了各种因素对其病情控制造成不利影响。而患者肺功能改善后,其呼吸困难、咳嗽等临床症状自然也就能够得到有效缓解,患者生活及睡眠质量也就得以改善。所以我们还研究发现,护理后延续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常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提示延续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改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而且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及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延续护理是一种可以提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生活及睡眠质量的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值得临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