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生态形势下中小河流的治理

2019-10-21 10:00彭吉香
科技风 2019年14期

彭吉香

摘要:我国幅员辽阔,河流众多,中小河流不仅占河流总数的大部分,且以错综复杂的态势分布在祖国的各个区域。由于地形、地貌、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巨大差异,给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和挑战。综合中小河流分布的现状和特点,水利工作者要能够通过合理选择岸线布置,明确岸线防洪标准;加强河道清淤疏浚,巩固河道护岸生态;维护河道水域环境,提高民众护水意识等措施,做好新生态形势下的中小河流治理工作。

关键词:新生态;中小河流;河流治理

随着社会及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财富的积累已经到了较高的阶段和水平,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使经济建设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更加关注人与生态间的和谐共生。长期以来,传统模式下的中小河流管理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基础管理薄弱,河道退化问题日益显现;中小河流的分级管理制度,缺乏全面系统的规划;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水平落后;周边居民水患意识淡薄,破坏或河流生态环境等问题愈发凸显。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本区在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中的经验,谈谈如何做好新生态形势下的中小河流治理工作。

一、合理选择岸线布置,明确岸线防洪标准

以水利工程建设的视角审视河道治理,强调的是满足行洪安全的治理目标,人为因素的参与使河道渠系化较为严重,忽视了人水和谐的生态需要。在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的大背景下,中小河流的河道治理也应以实现人水和谐为标的,最大可能避免河道截彎取直,逐步构建生态水利岸线。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自然蜿蜒曲折的河道形态有利于降低洪水流速,减少洪水的破坏力,在保证安全泄洪的基础上,要尽可能地保持天然河道形态,不轻易修改河道岸线的走势。特殊情况需要截弯取直时,要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论证,避免由于河道的错位和改变造成防洪、泄洪作用的失效。需要强调的是,不论岸线以何种形态存在,都要能够根据河流不同河段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防洪标准,发挥河道的基础作用。

例如,在中小河流的治理中,既要能够根据河流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河道治理方式的选择,如围绕河道两岸的林地、草地、桥梁、建筑等因素进行选择,以生态水利的视角代替原有的水利工程视角,在治理河流的同时,维持和保护河道生态功能。又如,根据山区、丘陵、平原地区的不同,综合不同地形河流的治理目的,因地制宜,设置适宜的防洪标准。

二、加强河道清淤疏浚,巩固河道护岸生态

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缺乏环保意识的生活方式,导致大量的工业垃圾、生活垃圾随意排入中小河流,垃圾的存在不仅污染了水体质量,也与沉积在河底的淤泥一道造成了河道堵塞。而河道清淤疏浚,是中小河流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的疏浚过程中,要能够结合具体情况,做到精确疏浚,尽量减少疏浚过程中的泥沙扰动、扩散,进而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做好河道周边的监管工作,提高清挖的精确度,进行定期、定点清除,尽最大可能不破坏河道的自然状态;将清挖上来的垃圾和淤泥进行环保处理,防止二次污染。

在现阶段中小河流的治理中,对河道护岸部分的建设主要以混凝土建设的土木工程为主,较多地考虑排洪、行洪、泄洪的安全,忽视了河道的生态功能。生态护岸理念的提出,契合了发展生态经济的主旋律,综合不同河道、河段的特点充分利用植物或植物与土木工程结合的方式,遵循河道生态建设的应用原则,制定适宜的护岸措施,选择合理的生态治理模式,如原生态型护岸、自然型护岸以及工程生态型护岸等治理模式。

三、维护河道水域环境,提高民众护水意识

中小河流由于分布较广,形态复杂,有关其治理措施和方式的选择既要能够满足排洪、泄洪的需求,又要能够顺应河道水域环境的自然规律,选择能够从根本上利于中小河流水域发展的治理方式,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重视河道含蓄水源的能力,强化水生物的栖息繁衍环境。引入水环境生态修复设计,利用河岸滩地的滞洪和含蓄水源的作用,凸显水生植物、动物在平衡河流生态中的作用。加大河流、水源保护力度,提高民众的爱水、护水意识。

例如,通过普及和宣传引导民众了解和掌握洪涝灾害的应对和自救知识;加大农田灌溉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构建节水灌溉技术,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在重点水源地的河流沿岸,设置水环境保护宣传点,提高民众的护水意识。

综上所述,新生态形势下中小河流的治理,顺应了当前发展生态经济的主旋律。水利行政人员既要具备适应时代发展的专业知识,又要能够有大局意识,对中小河流的治理要将目光放长远。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和治理理念,将生态治理理念融入中小河流排洪、泄洪的基本建设中,做好河道疏浚、河岸巩固、维护水域环境的基本建设,促进中小河流生态全面系统地推进。

参考文献:

[1]姜紫箫.中小河流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强化措施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2):216.

[2]黄锦林.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的生态设计理念[J].广东水利水电,2015(3):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