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媒体时代下政府形象的树立

2019-10-21 11:22范文悦
科学与财富 2019年20期
关键词:新媒体政府

摘 要:现如今,新媒体逐渐被广泛使用,其影响至关深远。我国处于改革转型时期,政治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社会矛盾不断涌现,政府形象的树立受到质疑。新媒体作为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沟通桥梁,能够发挥其宣传、调和作用来巩固政府良好形象。本文通过对新媒体的分析,探究其对政府形象树立的作用和影响,思考在维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日后发展做出展望。

关键词:新媒体;政府;形象建设

一、新媒体与政府形象的概述

1、新媒体的概念和现状

新媒体是指相比较于传统媒体,较晚出现的,功能特征上与既有媒体存在差别的媒体,又被称为“报刊、户外、广播、电视”之外的第五媒体。它依赖数字技术作为支撑,以互联网为传播载体进行的“人人”之间的互动交流工具。新媒体具备交互性、信息碎片海量性、共享性、自主选择性、虚拟性、多种格式支持性等特点。新媒体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传统媒介生存和传播方式,在我国,新媒体的普及率和使用率也逐年上升。

在我国,新媒体技术发展异军突起,在传播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自上世纪80年代数字媒体技术传入中国以来,我国的新媒体产业不断深入地挖掘与开发。2018年,政务新媒体不断地整合完善,在社会治理方面和调节舆论生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了传统的新媒体介质例如互联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新闻APP等发挥着传播政治讯息作用外,备受年轻人喜爱的大众类短视频娱乐社交平台也逐步涉及政务发布等领域。2018年,“抖音短视频”APP开始进入人们视线,短短几个月就占据较高市场占有率,于此同时各地宣传部、政府机关部门、新闻单位也逐渐注册账号开始使用进行政务宣传,这对于政府形象树立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2、政府形象的概念及维度

政府形象是政府组织以其方针、政策、目标管理以及领导人、公務员的行为等要素作用于社会公众而形成的一种综合认知的结果,即社会公众对政府组织印象的综合评价。简言之,政府形象就是公众对于政府的认知和心理评价。一般来讲,政府形象的树立包括宏观大局层面、微观事务层面和引导教育层面。宏观大局层面是指政府利用新媒体资源传导党和国家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政策和情势走向,帮助公众了解国家社会的性质及发展态势,从而树立一个积极严肃的政府形象。微观事务层面是指在特定地方的工作中,新媒体可以发布相关地方政府的工作流程、政务决策和应急处理方案,使得公众对于政府的政治行为有所理解并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政府也可树立一个高效严明的形象。引导教育层面是指政府利用相关媒介去传播思想政治有关的教育信息,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教育公众正确的思想意识和优秀文化,引导公众对于党和国家的信任忠诚,从而政府也能够树立智慧内涵的形象。

二、政府形象树立的过程

一般来说,政府是政治权力的源头,是政治行为的启动者,是政治活动的引领者。政府树立某种形象,实际就是一种政治行为。在这个行为当中,政府作为主导者构建某种理念传递给民众,民众在理解和认同的情况下对政府产生某种预设认知和看法,因此政府想要构建的形象就已完成。政治生活分为平稳时期和公共危机时期,因此需要从这两个维度入手进行分析。

1、平稳时期树立政府形象

社会政治生活中最佳状态就是平稳时期,即政治经济文化领域有秩序运行发展,并无突发性事件和骚动。生活井然有序必然是公众所期待,但是对于政府来说,形象的建设更不应该松懈。例如,2019年3月,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期间,相关政府官方新媒体账号陆续发布了人大会议的讯息。作为政府的喉舌,新媒体在与会期间不仅发布了与人大会议相关的进程报道和代表提案,同时新媒体工作人员也会带着公众的问题和疑惑对政府进行提问和求解。《人民日报》抖音账号也随时跟进,陆续节选领导人在记者会中讲话进行推送,充分展示中国的大国形象,也让公众对政府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2、公共危机情况下巩固政府形象

公共危机属于非正常的社会性事件,一般将其划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和经济危机五大类。在公共危机情况之下,政府应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危机公关。首先政府应该在媒体平台中展现出淡定乐观的语言状态和表达心态,安抚民众对于危机的焦躁慌乱情绪。第二,政府在了解事情真相的前提下,应如实公允向公众交代事情的真相和过程,不仅能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同时有助于他们做出相应的正确行为和抉择。第三,政府应对危机的处理过程向公众展示,让民众得知事情的后续进展和结果,这不仅要求政府做到权责分明、问责清晰,同时还能让民众对政府的应急能力和处理方式有所评价和评析。第四,公共危机之后,政府还要应对该事件的发生进行反思,并提出预防措施和处理方式,不断提高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准,从而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例如在2019年3月江苏盐城工厂爆炸案中,该地市政府利用新媒体做了及时的追踪和消息公示,较好地应对此次社会安全事件,彰显了该地政府的公信力度和形象树立能力。以新浪微博为例,在此次事件中,中共盐城市委宣传部、盐城市公安局、盐城消防救援支队等机关单位及时发布微博通报消息。“平安江苏”、“平安盐城”、“盐城发布”、“江苏消防”等政府官方账号第一时间进行消息发布,不仅对爆炸一案的原因伤亡救援等细节进行发布,还对工厂的修护、伤亡人员后期安置照顾、消防疏导和预防等方面讯息做出详细说明,并对涉案的政府负责人员的问责情况做出说明,保证了盐城市民对该案件的知情权,从而在此次危机中稳固了该政府的形象。

三、政府形象树立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

1、信息爆炸式传播,情绪干扰民心

现如今是信息大爆炸时代,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传达更为迅猛密集,很多新闻讯息重复不断地在民众视线里造成了重复和困扰。新浪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的新闻推送更是喧嚣尘上,新闻的冲击使得公众对于政府的形象和信任也有所影响。社会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就会有各大媒体争相转发报道,铺天盖地的“刷屏”在一定程度干扰到公众对事件的判断和认知,从而对事件性质和政府的应急处理评价会有失公允。如果报道的信息不属实,则会导致虚假信息肆虐,公众对于政府的印象也会大大削减。信息时代,爆炸式传播大大考验了公众对于信息的辨识能力和对政府的信心。

2、官员负面新闻多,政府形象受损

当前社会力求政府的行政行为透明清晰,在这种形式之下,媒体和公众对于政府官员的关注和监督尤为密切。近几年,不难看出,各大媒体的新闻报道很乐意关注官员的负面讯息,甚至某些自媒体还会持续报道官员的种种事迹。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府培养廉洁自律品质,但是对于公众而言,这无疑是对政府形象的极大损害。官员的负面新闻会让公众对于政府的自律能力和监督能力产生质疑,这种情绪一旦扩大,将会导致很多不堪后果,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

3、新闻法规待完善,传播大力监管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依法治国,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规范新闻法规、建设互联网秩序、加强网络舆论监控是党和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构建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也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网络的匿名和隐藏特征让很多人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但是也让一些不法分子和别有居心的人钻了空子,肆意发布一些违背社会安定国家和谐的语言,从而污染了网络环境,损害了政府形象。更有一些新媒体记者凭借广泛的关注度和粉丝随意发布不实不负责的言论,引起了不少争议。目前,网络注册还未实现全部实名制,新闻法规的制定还未完善详实,网络监管力度还不够,这些问题需日后加强关注。

四、未来建设政府形象的展望

政府形象的树立关乎整个国家以及民族的发展大计,良好的政府形象不仅有利于公众对于政府行政行为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能够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大国风范。新媒体背景之下,政府的形象树立虽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但是通过新兴科技等手段去构建,未来前景良好,是值得关注和探究的问题。未来新媒体的开发和使用是必然趋势,因此,政府形象建设和新媒体的联系应更加密切。首先,全国人大和政府应制定或完善相关新闻法律法规和网络监管条例,从根源上保证了新媒体行业的纯洁性和功能性,同时也敦促公众合法使用网络,紧守法律底线。第二,政府在政务信息方面更应向公众公开,政治活动离不开政治参与的客体,良好的政治行为也能够促进政治权力的掌握和配置,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务信息公开有助于公众对政府政策和导向的理解和支持,进一步构建出了良好的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关系。第三,新媒体行业也要严守行业底线准则,紧跟时代和时政步伐,报道出优质和及时的新闻资讯,不可以哗众取宠和商业利益为第一准则进行传播报道,让公众了解事实真相,给读者一个良好的阅读体验。

五、結语

科技进步造就了新媒体的广泛使用,它创造了丰厚的商业价值,也给读者和公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和认知方式。政府形象的树立,任重而道远,这事关政府的行政能力的体现,也关乎着我国现行体制之下的政治权力运行和配置的水准。因此,政府、媒体方面应更加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和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积极发展,良好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任堃.危机管理视角下的当代中国政府形象构建[D].山东大学,2010.

[2]方玮.全媒体时代的政府形象管理研究.[M].中国矿业大学,2015.

[3]周伟琦.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形象塑造研究.[M].黑龙江大学,2015.

[4]齐秀峰.搭乘新媒体快车 传播良好政府形象.[J].人民论坛,2019.

[5]杨肖.新媒体时代政府公信力建设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5.

作者简介:

范文悦(1996—),女,山东济南人,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在读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猜你喜欢
新媒体政府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用“打包法”衡量政府投入不科学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政府必须真正落实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