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伶娟
摘 要:乡村振兴为乡村旅游带来巨大契机,文章紧紧围绕依托山水田园自然环境,解析了对官渡镇大塘村当前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的诸多思考,提出了一些可行性、针对性较强的项目措施,希望大塘村在乡村旅游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关键词:大塘村;乡村旅游;田园
城市化进程给社会带来了繁荣与发展,但也衍生诸多的矛盾,其中就包括城市与乡村呈两种相对独立的发展状态。乡村呈现出资源利用率低、农村空置、经济发展缓慢、乡村特色及文化消失等问题。如何把城市人群不断向乡村引入,提高乡村向都市人群带来的价值,乡村旅游是一大路径。乡村对现代人最大吸引力在于乡村所特有的田园文化和田园生活,以及由此带给人心灵及与精神上的愉悦与放松。因此,田园的独特性在于发掘和展现田园风光的内涵。“田园”的价值早在东晋时期就得到文人骚客的重视,陶渊明就有《归园田居》《挑花源记》等以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作,风格田丹疏朴,超凡脱俗关注人的精神生活,是来自心灵深处的自由与舒展。[1]
官渡镇大塘村位于官渡场镇东北4公里,面积3.93平方公里,全村5个村民小组,391户1085人。全村自然风光优美,水、道路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平均海拔600米左右,据镇场镇10分钟内车程,前期政府投入60万元进行了旅游相关的初步建设,已运营的10家农家乐部分已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政策契机
早在2015年習总书记对我国广大农村建设发展提出“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让农村农民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服务和待遇,对我国美丽乡村规划提出了新的理念和新的高度。乡村旅游已受到国家和市级层面的高度重视,2018年11月15日,文化和旅游部等17部门关于印发《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重庆市也出台了多个相关配套文件,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契机。[2]乡村旅游已受到国家和市级层面的高度重视,同时,随着两巫高速的开工建设以及铁路旅游环线的规划,在《巫山县综合交通规划(2016-2025)》中,两巫高速和江南沿江高速在官渡镇互通,并在官渡规划有下道口;同时,安张铁路(旅游铁路环线)与沿江货运铁路在官渡均有站点。高速公路与旅游铁路将使官渡镇对外交通十分便利,为该镇的旅游发展带来空前机遇。
二、大塘村旅游资源现状
官渡河流域面积2494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68立方米每秒。自然落差2024米,风景秀丽。在大塘村和双月村沿河峭壁上,均有原始人曾经居住的洞穴,由于地势险要,保存较好,洞穴数量较多,个别有大洞穴,冬暖夏凉,据说洞内空间能容纳上万人。在大塘村5社的山坪上,由于地形原因,形成了较有特色的乡村风貌,具有乡村旅游特色资源。而全村建筑风貌则较为凌乱,均为村民自发修建的建成风貌。
总结大塘村旅游资源现状主要在三方面薄弱:一是交通系统需梳理。交通系统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交通设施不完善,特别是步行系统与静态交通设施没有形成有机联系,同时缺乏道路景观打造。二是旅游业态需融入。旅游项目亟待升级主要表现在旅游项目少,多数已废弃。三是旅游设施需完善。旅游配套设施较为缺乏,特别是指示牌、景点标注以及市政环卫设施。
三、大塘村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一)发展定位
官渡河由西向东蜿蜒流过,在两岸的峭壁上,有着原始人利用石器开凿的洞穴,大小不一,呈组群分布,通过道路系统完善,将游客引入,打造人文美景区;利用大塘村的山坪乡村美景,通过水域整理,路径完善,平台建设,打造以田园景观为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区。
(二)发展目标
1、保护生态资源。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整治,守住规划区生态安全底线,为子孙后代“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2、发展乡村旅游。通过民宿促旅、农家促旅、森林促旅、产业促旅的“四促”模式,进一步改善规划区宜居环境,为官渡镇增光添彩,促农民增收致富。
3、改善人居环境。利用规划区自然生态、人文景观等现状,传承乡村历史文化,改善村庄环境,争创巫山县乡村旅游示范片。
(三)开发项目
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在休闲娱乐、养生度假、科普教育、生态居住、文化创意等方面进行深度挖掘,丰富乡村旅游的业态。
花海摄影基地。利用现状弃土堆积的大面积平坦空地,通过各种颜色鲜艳的花卉植物种植,完善人行步道,打造婚纱摄影、儿童摄影等野外拍摄基地。
露营基地。对场地进行平整,种植地皮植物,利用现状平地及景色资源打造,位于官渡河上游西侧露营基地大约2200平方米,在下游西侧打造一个小型大概200平方米的露营基地。
人文洞穴。利用原始人悬崖居住洞穴,新建步道、栈道及平台,让游客参观游览石器时代的人文洞穴,进行相关历史知识的科普宣传。
生态民宿。大塘村西湾区域景观植被较好,可选取有特色的地方,改造现有土房、农房,通过路径优化、环境设计、房屋改造等打造生态民宿。要保留原生态乡村院落的整洁、朴实性,局部用乡土风格创意小品加以点缀。
休闲农庄。大塘村五社山坪上景观视线资源较好,田园风光优美,村民可将自家房屋打造为休闲农家乐,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棋牌等服务。可采用泥墙作为院墙,增设木桩而成的院落大门,植入农家元素符号,增加花卉、瓜果、蔬菜等植物种植,增强田园人家院落的气息。
水果采摘基地。利用向阳面斜坡的现状耕地,种植柑橘、翠李、桃子、草莓等水果,在田间新建相关游览步道,为游客提供水果采摘等旅游体验。
整修吊桥。对官渡河上的吊桥进行改造,为游客提供吊桥观光峡谷美景及冒险体验。可考虑将现有水泥桥面替换为多层安全钢化玻璃,增强游客刺激体验。
民宿博物馆。选取保存完好的特色土屋,利用场景还原,农具展示等打造民宿博物馆,增强游客对农耕文化的认识理解。
垂钓中心。五社现有鱼塘3个,占地 公顷,前来垂钓者众多。可在此基础上整理农田,在周边水域新建水塘,为游客提供垂钓体验等休闲时光。
农耕体验基地。利用现状耕地打造,整理农田、旱地,让游客亲自体验参与春耕秋收等劳作。
以上都是旅游业态方面的丰富,在旅游配套方面最重要的是新增旅游接待中心,新建生态停车场,为游客提供相关接待服务。需新增多处旅游公厕,茅草为顶增加生态性,还包括农村废旧木桶、竹篓作为垃圾箱等市政环卫设施。道路方面,除了新增车行道、步行道外,还可利用乡村特有的石磨石等素材,以拼图的方式进行艺术设计,打造田间游览便道。在人行步道两旁及视线所及区域,增加各种花卉、灌木等景观植物的种植,通过艺术手法进行设计,建设景观亭和长廊,既可休息用也自身成为一景。在环境打造中,尤其要就地取材注重乡村特有元素材料的利用,如石磨、瓦片、茅草、毛石等,把它们转化为铺地、景墙、院落摆设。
参考文献:
[1]于沐仔,王庆生.基于田园综合体视角的旅游精准扶贫对策研究—以山东省沂南县朱家林为例[J].中国商论,2017,(34):45-48.
[2]于转利.中国城乡一体化新兴发展模式实证研究—以咸阳袁家村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7):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