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提高低压配电柜的可操作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本文对低压配电柜智能化的设计方法进行探究。主要聚焦于柜体结构、二次元件的智能化设计,简略涉及通信技术、即时报警,共四部分,以期抛砖引玉,并为新一代的低压智能配电柜提供一些思考方法。
关键词:低压智能配电柜;智能化设计;低压综保
中高压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已普遍采用IEC61850通信标准,并据此建立了智能电网的基础。但是,由于低压配电柜的结构和中高压成套柜大不相同,所以该领域还未普及此标准。为了能将此标准贯彻到低压配电领域,我们先提出低压配电柜智能化的一些要求:(1)通信速率提升至100M;(2)更坚强的抽屉单元;(3)除电参量、开关量输入外,还可监测温度、弧光等信号,并包含火灾报警等信号;(4)可选的即时报警。
一、柜体结构的智能化设计
低压配电柜按结构可分为两种主要的型式:抽屉式和固定式。其一次元件包括断路器(或熔断器)、CT、接触器、一次电缆等。目前对一次元件的智能化改造着重于断路器和CT:(1)对于断路器,有智能断路器的探索,集成测控装置在断路器内。该探索国内在2005年就已开始,且当时已有产品,但是始终无法普及应用。原因在下面会提及。(2)对于CT,中高压电力系统曾经尝试过电子式互感器,但是从应用情况看故障率甚高,目前已基本处于禁用状态。
以上一次元件的智能化探索,面临诸多困难和失败——其本质在于可靠性的权衡。我们期望的可靠的系统,并非指故障率为0(当然如果能达到最好不过)。而是指,在发生故障的前提下,应该如何避免故障扩大并形成灾难。假设一次元件包含了部分数据采集的功能:当该元件损坏时一次回路已进入故障状态,但是集成系统却无法获得相关的任何信息。
本文的理念:一次元件只负责输配电,二次元件负责测控、保护和四遥。因此,本文暂不考虑一次元件的智能化。本文将探讨于柜体和抽屉单元的智能化设计,以使其在结构上满足低压配电系统智能化的要求。
下面分别叙述柜体和抽屉单元智能化设计方法:
(1)柜体。应提供一条专用于敷设通信线缆的隔离通道,以避免通信信号受到强电的干扰,也可以避免其受到大质量电缆的挤压,更可以避免一次电缆发生火情时导致的监测信息中断。该通道可以放置于柜体顶部或底部,构成独立小室,并横向贯通柜体。
(2)抽屉单元。抽屉单元一共有两副一次侧触头,一般来说提供一副二次侧触头,其静触头均位于柜体上。
我们的目标:(1)减少抽屉内一次元件的数量,以获取最大的空间,改善抽屉内散热的问题;(2)减少二次回路控制线的数量,改善二次觸头的损坏率;(3)设计专用插件,以满足敷设超五类线的要求,达到100M通信速率的目标。
对应的方法:(1)将CT集成至一次侧进线动触头内。如此,可省去抽屉内CT的安装空间,并且便于维护。CT二次侧输出毫安级信号,接入抽屉内的综保。(2)抽屉内安装LM5F/LL5F系列综保,综保的性能在第二部分详述,以减少柜内二次回路的数量。(3)增设专用的通信插件,但不用RJ45结构。通用的网线内有8根线,分为4组——其本质是4组双绞线。对于100M网络而言,通信传输仅仅用到其中的2组,从RJ45端子定义可知:1(TXD+)、2(TXD-)为一组,3(RXD+)、6(RXD-)为一组。因抽屉内空间很小,传输距离短,并不需要4组线全部接入。鉴于此,通信专用插头可设计为4个端子组成的独立插头。为便于安装,可在动静触头侧,分别引出很短的线,做成固定的RJ45接头,最后按IEC标准[1]规定的试验通过测试即可应用。
综上所述,柜体和抽屉单元的智能化设计,奠定了前述目标中提升通信速率的基础,并构建了更坚强的抽屉单元。
二、二次元件的智能化设计
经过近20年的发展,部分低压综合保护装置(以下简称低压综保)已经具备了实现低压智能配电系统的要求,其中以LM5F/LL5F系列为典型。以下简述其功能,便于认识低压综保已具备哪些功能,在低压智能配电柜的设计中可以起到哪些作用。
低压综保按用途可分为两个大类:电动机用、线路用。可将其型号命名为LM系列(低压电动机用)和LL系列(低压线路用),目前主流应用的为HUAJIAN股份的LM5F和LL5F。其中LM应具备的基本性能已有国家标准[2]可参考,LL相关的行业标准正在起草中(预计2020年发布)。
从低压智能配电柜的设计角度出发,我们希望低压综保具备这样的功能:(1)电参量的检测。对于准确度,却并非要求达到计费级,因为在低压配电系统中,计费的关口仅仅在进线柜内,没有必要为此增加额外的成本。因此,综保兼具测量和保护功能是可行的,测量的准确度能达到1%左右就已经足以反应现场的状态。(2)计量功能。如有可能,当然也希望能反应各回路的电度量。同样的,对准确度不做过高要求。(3)保护功能。应能满足各类型负载的要求。由于接触器往往应用在电动机回路中,因此要特别指出的是,为满足可靠性的要求,LM系列保护动作的出口分为两个:作用于断路器的,和作用于接触器的。某些保护功能出口必须动作于断路器,例如单相接地保护、漏电保护。因为这两个故障状态下,故障电流可能超过接触器的分断能力。(4)开关量输入检测、控制功能。(5)统计功能。可统计外部操作的情况。(6)可编程的控制逻辑。可灵活运用于现场的工艺要求。(7)故障记录。希望不仅仅能记录故障瞬间的状态,还能进行更详细的故障录波。(8)对柜体或一次元件故障的保护报警功能,例如温度保护、弧光保护、火灾报警等等。(9)通信功能。保留目前工业现场总线(如MODBUS、Profibus-dp等等)的前提下,实现100M以太网通信,满足IEC61850协议的规定。(10)CT断线检测功能。特别指出,低压二次回路中,对于CT断线的检测是极有必要的。(11)控制回路断线检测。低压二次控制回路的断线检测很容易被忽略,但是很有必要。(12)易维护与长寿命。从维护的角度而言,期望低压综保的保护本体与显示单元分开。从产品寿命的角度出发,期望低压综保的电源模块能够独立。
以上功能需求,LM5F/LL5F大部分已具备,LM6F/LL6F已经完全具备。
综上所述,利用目前国内领先的低压综保,减少了以往需单独配置的表計、单相接地保护、漏电保护、温度保护、火灾报警等等元件,极大程度上减少了二次回路控制线,提高了低压配电系统的可操作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通信技术的应用
有了上述基础,现设想这样一台低压抽屉柜(固定柜略),从上至下:顶部有独立屏蔽的通信通道,第一个抽屉(也可做成固定式)高度为100mm,用于放置专用的通信处理机或光纤交换机,下面有8个抽屉单元,侧面为二次回路敷设室。每个抽屉单元内的综保,通过网线(或光纤)与通信处理机进行数据交换。整个配电室内,所有的通信处理机连接在一起,与站内集成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并经由站内集成系统转发至上一级监控系统。当然,对于通信处理机的安排,也可两三台柜放置一套,以节省成本。
在应用IEC61850的前提下,一般直接采用满足该标准的光纤交换机,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四、即时报警
上述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低压智能配电系统,其通信速率在100M。在这个前提下,一些重要的报警信息,例如火灾报警等等,可以迅速地反映到集成系统平台。集成系统平台可利用物联网模块,通过4G将被用户选择过的重要信息转发至运维人员。
五、结语
综上所述,低压智能配电柜的设计,首先要解决柜体结构的问题,以达到通信速率的要求;其次,应用国内先进的低压综保,减少柜内的元件,提高低压配电柜的可操作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最后,利用现有的通信技术完成整个低压配电系统的智能化集成工作。
参考文献:
[1]IEC 60603-7-2:2010 Connectors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Part 7-2:Detail specification for 8-way,unshielded,free and fixed connectors,for data transmissions with frequencies up to 100 MHz.
[2]GB/T 14598.303-2011数字式电动机综合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作者简介:吴肇赟(1975-),男,浙江安吉人,本科,工程师,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