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珂
摘 要:肾动脉狭窄的常见原因有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和大动脉炎,老年病人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类全身性的血管疾病。目的:研究肾动脉狭窄患者危险因素、血清各项血脂指标及肾功能的变化,并进行护理干预。方法:回顾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80例,以同期住院的72例肾动脉正常病例为对照,分析各项血脂成分及肾功能,并总结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狭窄组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及高脂血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血尿素氮、血肌酐、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存在统计学差异。护理干预后患者高血压的控制率95.15%,冠心病控制率80.77%,肾功能不全控制率74.19%,高脂血症控制率93.44%。结论: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及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各种危险因素。
关键词:肾动脉狭窄;干预措施;针对性护理;危险因素
肾动脉狭窄(Atherosclerotic Renal Artery Stenosis,ARAS)与肾外血管粥样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密切相关。ARAS是一种进展性疾病,由于其临床症状具有隐匿性及潜在的危害性,早期诊断出ARAS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手段,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比较了中心医院肾动脉造影检查证实的ARAS患者与肾动脉正常患者的肾功能、血脂及相关的临床因素,探讨ARAS相关的危险因素并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2016年3月-2018年11月在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狭窄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同期肾动脉正常患者72例为对照。
1.2 研究方法
收集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资料。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在服用降压药物,或不同时间内2次测血压≥140/90mmHg(1mmHg=0.133kPa)者为高血压;既往有冠心病病史,目前正在服用扩冠抗凝药物治疗,或有明确的心绞痛发作,发作时心电图有明确的缺血性改变,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血管病变者为冠心病;既往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目前正在服用药物规律治疗,或血清尿素氮≥7.5mmol/L、肌酐≥110μmol/L,或肾小球滤过率<50ml/min者为肾功能不全;既往有高脂血症病史目前正在服用降脂药物,或血浆总胆固醇平>5.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3.4mmol/L,甘油三酯水平>1.7mmol/L者为高脂血症。测试对象采血前1-2周保持正常饮食。采血前1周停用影响血脂药物。采血前24h不做剧烈运动并禁食12h。清晨采前臂静脉血4ml,1h内分离血清,当日测定。
1.3 护理
1)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向患者及家属提供准确详尽的疾病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预防及治疗方法相关知识,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2)高血压的护理:指导家属做好配合,改变患者不合理的生活方式,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克服恐惧、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严密观察血压升高程度及降压药物的使用情况,指导控制血压在110-130/60-80mmHg。3)冠心病的护理:戒烟、少饮酒,不饮浓茶和咖啡,注意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运动,避免各种因素对用药过程的干扰。4)对肾功能不全患者要保证合理的饮食配方,高优质蛋白、低盐、低磷、高钙饮食,协助病人生活自理,保持病人皮肤完整,避免受伤,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以改善睡眠,控制输液量及速度,保证出入量平衡。5)高脂血症的护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低盐、低脂、高维生素、高纤维素,合理运动,根据血脂异常选择合适的降脂药。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各项生化指标与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狭窄程度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间均值差异采用非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 一般资料
两组之间年龄、性别、吸烟、基本用药情况、糖尿病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组的高血压、冠心病、肾功能不全及高脂血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冠心病、肾功能不全及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
2.2 肾功能及血脂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肾动脉狭窄组BUN、SCr、TC明显升高(P<0.01),HDL、APOA1明顯降低(P<0.01)。
2.3 护理干预结果
针对性护理干预配合规范的内科治疗,血压控制在110-130/60-80mmHg的患者为95.15%(99/103),冠心病未发作者为80.77%(42/52),肾功能不全患者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者为74.19%(23/31),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者为93.44(57/61)。
3讨论
肾动脉狭窄的常见原因有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和大动脉炎,老年病人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类全身性的血管疾病。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容易合并一过性肺水肿进而导致急性左心衰及急性肾功能衰竭,当肾动脉狭窄解除后,心功能不全症状明显改善。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都会加速肾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沉积。肾动脉狭窄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如果同时有收缩期高血压,则进展速度更快。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ARAS的发病逐渐增加,它对冠心病、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的病程均有影响。
国内学者报道,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外周血管疾病是ARAS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脂血症、年龄、血清肌酐浓度、三支冠脉病变同样是预测肾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在可疑冠心病的患者中,ARAS发病率19.0-29.28%。Tenemoto等研究显示:在ARAS患者中,年龄、脉压、冠状动脉等危症明显增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增加,肌酐清除率明显下降。本研究结果显示,ARAS患者的高血压、冠心病及高脂血症的发病率明显增高(P<0.01),无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发病率在高危人群中明显增高。因此,临床上对于顽固性高血压,怀疑冠心病,肾功能不全合并有高脂血症的老年患者,应该高度怀疑肾动脉狭窄,常规行肾动脉及外周动脉血管超声,必要时行冠状动脉造影、肾动脉造影及外周动脉造影,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手段进行治疗可以延缓或逆转慢性肾功能衰竭和终末期肾病的进展。
护理干预目的是最大限度减少肾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减弱危险因素的致病作用。护理人员应具备丰富的健康教育知识和熟练专业技能,根据不同人群需求,采用乐意接受的多样化方式进行教育,培养人们的健康行为,有利于患者从被动治疗护理转为主动,对治疗护理有增效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针对患者不同情况采取合适的护理干预,配合规范治疗,可获得较高疾病控制率,进而有助于减少肾动脉狭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燕娜, 于立新, 邓文锋,等. 移植肾动脉狭窄的临床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8, 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