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
一、案例意义
职工文化活动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在职工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营造和谐向上的企业文化,传递企业正能量,带动企业职工对工作和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提升企业凝聚力的目的。
“欢乐一家亲”活动是大唐新能源通辽公司一项长期坚持的活动,活动以“让爱伴我行,欢乐一家亲”、“心手相牵,与爱同行”为活动口号,以“活跃职工文化生活,增强企业凝聚力”为宗旨。结合风场实际情况,由工会主席带队,利用运行交接班时间不定期进行。主要包括趣味游戏、体育竞技、才艺展示、团队协作及户外拓展等形式各样的类型,考验和锻炼职工们的协作能力,培养职工团结一致、克服困难的团队精神,增强队员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促进团队合作,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企业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活动,有效促进职工之间相互信任和团结协作,在活动中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增强职工的团队意识。树立职工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提高职工的团队综合素质,通过团队的统一和谐,进而形成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来展现企业风貌,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营造和谐的生活和工作氛围,提高职工的企业归属感和向心力,真正为企业的发展增添内在活力,从而达到提高职工综合素质与提升企业凝聚力的双赢。
二、案例背景
大唐新能源通辽公司管理区域分别分布在通辽市、兴安盟和呼伦贝尔市三地,风电场地处较为偏远、人员较少,现场人员生活单调枯燥。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一线职工在枯燥的环境中增添欢乐,释放工作压力,使现场人员深受鼓舞,进一步激发职工的爱岗敬业精神,同时,也使一线职工深切感受到公司大家庭的欢乐和温暖,激发其爱岗敬业精神,努力完成公司全年任务目标。
三、存在問题
现场人员与机关人员沟通交流机会较少,彼此存在距离感,机关管理人员无法深入了解一线职工所思所想。通过活动开展拉近彼此距离,做到无话不谈,摸清基层职工思想动态。
四、问题分析
由于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机关人员只有很少部分人员参与到“欢乐一家亲”活动,加上现场人员少,活动开展起来气氛不够热烈。
五、改进措施
为加强对风电场的工作沟通、学习和交流,做到机关人员服务于生产现场,公司制定方案,实行各部门与各风场对口联系,公司管理人员每年定点联系1至2个风电场,在开展活动前,活动组织部门与对口部门提前沟通协调,可以到现场开展活动的同时进行相关业务或工作指导,与一线职工座谈交流,学习风电运行、检修知识,传递本专业知识以及到公司本部办理相关业务的流程等;了解风电场设备运行情况、设备治理情况、抢发电量情况、日常管理等工作;了解风电场存在的问题,听取风电场对管理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六、应用结果
通过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一线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也进一步增进了机关管理人员及现场人员的沟通和交流,同时也增强了职工团结协作的精神,促进了公司各项工作的有效衔接和深入开展。
七、典型经验总结
(一)提高认识,定位明确,是开展职工文化活动的前提
文化建设也是生产力。文化活动可以把职工们“剩余精力”吸引到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中来,为树立良好的基层形象和焕发工作热忱起到积极作用。通过广泛开展职工文化活动,为职工提供必要的文化环境和展示自我的平台,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健康的娱乐,高尚的精神生活来吸引、感染干部职工。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寓于文化活动之中,就能够达到寓教于乐目的,使干部职工在不知不觉的熏陶中受到教育,在欢声笑语中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二)领导重视,业余为主,是开展基层文化活动的保证
领导重视是关键。文化活动是职工文化精神需求和身体健康需求的反映,对于建立和谐企业,增强基层的凝聚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开展各种活动只有领导重视和参与才能促进活动有效开展,鼓舞工会干部的工作热情,确保活动开展效果。另一方面,加强文化用具的投入,使活动开展有场地,保证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活动设置配置齐全。
坚持业余性的原则,保证文化活动服从和服务于企业中心工作。首先要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结合倒班时间扩大参加活动人数,保证人员到位。其次,注意活动项目设置,尽量不搞或少搞人员不易保证的长周期比赛或活动,巧打“短、平、快”,即:周期要短,活动要平稳,进行要快。最后,利用职工休息时间,每天下班前,除值班人员外,集中活动一小时,包括健身、交流谈心、义务劳动等等,营造“比健康、比快乐、比奉献”的氛围。
(三)培养骨干,认真组织,是开展基层文化活动的关键
发挥骨干带动作用。文化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一些有特长人员的带动,离不开有效的计划和组织实施,否则,开展文化活动陷入被动局面,或流于形式,或参与人员少,而培养一支文化骨干队伍是开展好职工文化活动的关键。一方面,结合生产生活特点,长期有意识培养了一批热衷文化体育活动的人才,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另一方面,积极参加上级举办的各项活动,对上级抽调有特长人员参加各种比赛,无论生产工作多忙,都应予以大力支持,锤炼队伍。
发挥好工会小组作用。定期召开由工会委员、分工会及工会积极分子参加的活动计划讨论会,结合上级工会开展的文化活动,听取大家意见,制定活动计划,明确各项活动的时间、人员和要求,并全权交给工会委员、小组长和有特长的人员负责,确保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基础。
(四)全员参与,形式多样,是开展基层文化活动的目标
全员参与是目标。职工是文化活动的主角,他们的广泛参与是文化活动有效开展的根本。一是宣传到位,激励促动。通过单位网站、宣传栏、会议等多种形式,宣传活动目的、意义、内容,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支持、广泛参与篮球、乒乓球等活动项目,并对活动参与者予以适当物质奖励。二是考虑不同群体年龄结构、身体状况、个人爱好等差异,抓住没有文化特长的这一大多数人的关键,组织徒步、扑克、烧烤、卡拉OK大家唱等难度低的活动项目,大家都能参与,职工也喜闻乐见,逐步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
形式多样大众化。在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同时,定期组织职工外出参观、与兄弟单位联谊、读书交流等活动,文武相宜,动静结合,不仅拓展了大家的交友范围,增进了大家的集体荣誉感和单位的凝聚力,促进了工作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总之,基层企业开展文化活动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让大多数职工都参与其中,大众化、普及化、全面开花结果是最终目标,真正起到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缓解紧张疲劳情绪、融洽同事之间关系、凝聚职工干劲的作用,成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助推器”,成为展示队伍良好形象的“舞台”,成为提升职工向心力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