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予 王晓燕 张桂霞
摘 要: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党和国家开始大力扶植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而动漫角色设计作为动漫产业的重要一环,其设计规律也成为值得研究的部分。本文将通过对不同地域动画角色设计规律的研究,探索中国动画角色设计的规律,进而推动中国动画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角色设计;规律;动画;服饰
对动画设计方向的从业者来说,一部动画作品的出色与否极大程度的取决于动画角色形象的饱满程度。每一部出色的动画作品,通常不仅拥有丰富的故事情节,更拥有优秀的动画角色设计。凭借优秀的动画角色设计,动画创作者在此基础上创作故事,最终完成优秀的动画设计。角色是整个动画的灵魂所在,良好的角色设计能使观众更加容易沉浸其中,优秀的动画角色能使人过目难忘,沉浸其中。
一、欧美动画角色设计规律研究
动画起源于欧美,发展于欧美,成熟于欧美,在此期间欧美各国诞生出了无数优秀的动画作品,而人们常常因角色记住作品情节而非因情节认识人物。在欧美动画发展的过程中,诞生了许多家喻户晓的动画角色,从最早的“恐龙葛蒂”到后来的“小尼莫”,从“米老鼠”到最近的“小猪佩奇”,人们往往因动画角色生理或性格上的特点而铭记这个角色。
欧美动画角色的设计中,普遍存在两种规律:通过动画角色演绎故事情节、动画角色造型影响整体动画风格。动画角色的设计正如电影挑选演员一样,欧美动画中,被设计出的动画角色(主角)是推动动画剧情发展的最大动力,而动画角色的性格甚至决定整体动画的风格。当动画角色拥有活泼乐天的人格时,动画的整体风格也偏向活泼,当动画角色性格沉稳机智时,整部动画风格也偏向严肃。欧美角色的形象常偏向写实,这也是促使欧美三维技术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
二、日本动画角色设计规律研究
日式动画角色的设计常源自漫画角色的设计,大量优秀日式动画都改编自漫画作品,而原创动画角色往往先以漫画的形式完成动画画面的原画设计。如宫崎骏的作品《千与千寻》、《龙猫》等作品中,宫崎骏以漫画作品的要求完成其原画,从而为优秀的动画作品建立了基础。
日式动画角色头和眼睛显的比较大,而鼻子和嘴巴则更小,相比较成年动物,人类对没有威胁性的动物幼崽更能产生亲切感,而幼年时期的动物眼睛占头的比例和头占身体的比例更大,因而人类的审美更偏向于此。相比欧美动画角色的写实风格而言,日本动画角色更具备人类(尤其是东方人)的审美趋向,但依然遵循基本的三庭五眼。另一方面,通过对眼睛尺寸的改变,往往有助于动画作品中更好的刻画角色的内心活动。在动画作品和电影作品中,常常会出现近景强调表情的特写镜头,而在这种镜头中,正常比例的动画人物往往难以表现电影中真实人物的眼神变化,大的眼眶和瞳孔给予作者更多物理上的作画空间,使得他们更容易刻画角色的表情,也更容易烘托出漫画的氛围。
此外,日式动画角色在近50年前出现了另一个分支——Q版角色。日本社会对小巧可爱(cute)的物体情有独钟,因而Q版动画角色及衍生产品应运而生,这个形象主要表现在头大眼睛大,身体与头的比例约在1:1到1:2之间的卡通形象。随着年轻人对日本文化的不断追逐,其可爱小巧的轮廓形象深入人心。
三、中国动画角色设计规律研究
中国动画行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其复合了欧美动画和日式动画的设计特点,早期中式动画有《猪八戒吃西瓜》的剪纸风格、《小蝌蚪找妈妈》的水墨画风格,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风格普遍向日本动画靠拢,中国动画行业也正在寻找现代动画风格与古典角色设计的融合。
动画角色相比电影角色,除了身体/五官结构外,动画角色的服饰设计和色彩搭配也能对角色塑造产生影响。
动画角色服饰相比较电影角色服饰更具特色,因而动画角色的服饰设计是展现角色的重要因素。在一部优秀的动画影片中,动画角色的服饰设计往往是很成功的。我们不能忽视动画角色服饰这一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设计因素,因为它们不仅能体现角色的外在形象,最重要的是,角色服饰能直接体现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习惯、情感兴趣等特征。
相对于通过形体动作和语言动作来逐步展现动画角色外在性格的递渐性来说,运用合适的服装设计,直接在设计角色的同时刻画出角色的内心性格。同时,角色的着装变化也是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手段。很多英雄题材的动画中,运用换装来划分主角的性格的形成和完善的各个阶段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影片《埃及王子》中摩西作为埃及王子时的着装和作为希伯来牧羊人时的着装就是完全不同的。?此外,科幻类角色服装一般强调功能性与审美需求,在现代的基础上进行发展。拟人类角色包括:外星人和拟人化的动物、植物、昆虫、器皿等,服装造型更多强调造型与审美要求。
纵观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历史时代有不同的角色设计特点,它不同于真人影视作品,因此,中國动画行业设计者不仅对人物的服饰和妆容进行设计,更要绘制适合本地观众审美的整体角色的造型。通过对各国不同时期动画角色设计规律的研究,进一步促进中国动画设计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房晓溪.动画角色设计.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0(10)
[2]安向艳、彭大力.动漫角色造型. 2010(5)
[3]列夫·谢苗诺维奇·维戈茨基.艺术心理学[J].心理学家,2010(1).
[4]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J].电影家,2014(1).
[5]让?米特里.电影美学与心理学[J].电影理论家,2014(1).
[6]杨作梅.百变造型素描技法.画家,2015(8).
[7]杨晓军.动画角色造型设计,2016年1月.
作者简介:
张天予,男,2000年7月,山东济南人,本科,山东协和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技术、绘画艺术等。
王晓燕(指导老师),女,1982年9月,山东烟台人,硕士,副教授,山东协和学院数字媒体技术教研室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技术、教育技术学等。
张桂霞(指导老师),女,1980年9月,山东菏泽人,硕士,副教授,山东协和学院数字媒体技术教研室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技术、动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