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艳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建设经费的大量投入,学校科研条件明显改善,各高校研究人员承担重大科研课题的能力不断加强,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存在的被动地为科研工作提供信息的思想显然不再适合现代高校改革的发展。如何保证教学科研人员及时满意地获取相关教学科研资料,发挥高校图书馆自身优势,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是急等待解决与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发展;科技;读者
一、牢牢把握读者需求
1.信息资源是高校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前提条件,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图书馆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读者对本馆信息资源和满意程度最能直接反映资源的质量优劣,坚持对教学科研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征询意见,为适应高校教学改革的需求,根据学科设置明确信息资源建设方向和内容是调查分析读者需求的首要任务。其次图书馆工作人员经常到教学科研第一线,开展主动服务,对读者信息资源需求及服务需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调查服务模式,了解师生最新需求动态。
2.实时的参考咨询服务工作,网络环境下的参考咨询服务是以馆藏的现实信息资源和網上虚拟信息资源为主要开发和研究对象,根据用户的特定需求,对知识和信息进行深入的调研、搜集、分析、组织与创新的一系列服务。高校图书馆开展实时参考咨询服务方式更是多样化,电子邮件、MSN、QQ、BLOG等,全方位地开展网络参考咨询服务。同时积极引进专家系统,为实现解答咨询的专业化和自动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优化图书馆馆藏
1.建立图书馆联络员制度,教师参与选书购书,优化馆藏信息资源,图书馆提高馆藏质量,建立特色馆藏的重要举措就是建立图书联络员制度,图书联络员由教学系部推荐,来自教学一线,了解专业设置,了解本专业的图书需求和科研最新动态,熟悉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参与选书购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紧扣教学主题的专业需求,这种活动结合读者需求调查,既提高图书采购的针对性、专业性、实用性,又调动了教学部门关注藏书建设的积极性,加强教学部门与图书馆工作的紧密合作,解决了采购与需求脱节的矛盾。
2.开展馆际互借,坚持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高校图书馆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可以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并能避免各高校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并能促进高校文献资源建设的协调发展,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信息载体的形式从“有形”到“无形”的数字化发展要求高校图书馆必须坚持不懈地开展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3.现代社会环境的高速变化,使得相关的数据统计资料或者相关的文献研究资料的量与质发生了几何级的变化,图书馆作为数据资料查询的窗口,应该积极的加强对于相关资料以及数据信息的随时更新与替换,建设符合图书馆发展的数据库资源,定期地进行数据库的更新与升级,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实现对于基本查询信息准确度以及高质量的保障,也才能更好地实现对于图书馆的服务与收费体系的建立,提高图书馆的市场化。
三、增强图书馆服务功能,打造更加‘服务型图书馆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辟服务专区。建好图书馆网站,在网站上开辟一个教学科研服务专区是现代图书馆服务发展的又一新举措。科研服务专区是高校图书馆为教学科研人员开辟的一个服务园地。在这个专区里为教学科研人员提供优质网络信息资源服务,包括科技查新、参考咨询、科研课题跟踪四大模块,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构建一个协同式的学习环境,让广大师生获得学科归属感。
2. 创新服务模式,打造服务品牌。服务内容创新体现在信息筛选、网络导航方面。浩如烟海的网上信息无序堆积,给读者带来很大困扰,图书馆工作人员如果按图书资料分类把这些信息进行筛选,组织和综合处理,利用多种渠道广泛搜集有价值的网址编制专题文献,供教师和其他读者检索查询。图书馆各部门将自己深加工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料按用户要求通过馆内信息咨询服务中心,源源不断地输送给用户。网络导航包括特色数据库的检索利用,科研论文全文数据库的使用,常用资源导航,及数据库操作导航,加强对读者网络检索能力的导引。服务方式创新主要体现在为重点教学科研人员及撰写论文的师生提供定题定点信息服务。
3.图书馆借阅流程自主化、智能化。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人工智能化的提高,使得对于在图书馆中的书籍借阅以及相关资料的查询更加自主化,读者在进行图书馆的书籍的搜索、查找、借阅、归还等过程时,都会通过基本的软件技术以及智能服务系统进行自主的完成,将会最大限度地降低借阅过程中的人力成本,也能够更好地提高服务的质量以及效率,实现对于基本图书馆借阅过程以及查询过程的简化,提高图书馆的管理质量以及读者的服务体验。
4.图书馆环境升级化、服务过程侧重于阅读过程中的服务。未来图书馆将会是一个小店式的读书港湾,对于图书馆的实际阅读环境以及基础设施的要求将会不断地提高,实现对于图书馆藏书到读书的职能转变,同时对于图书馆的会员化以及收费化的建设将会不断地提高,不仅是针对对于数据资料以及书籍的借阅过程的会员化,更重要的是对于在图书馆阅读的服务体验的收费化,建立起阅读过程的标准化、商业化的服务过程,将会是现代图书馆的必然发展方向,也将会是图书馆转型的方向。
四、未来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依赖,同时也离不来对于阅读习惯以及阅读需求的变化满足与适应,只有通过不断的认识到图书馆的职能变化,充分的挖掘图书馆的书籍管理能力,才能够不断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也能更好地促进社会阅读以及书籍社会化的建设,提高我国的文化意识形态的建设。
图书馆的宗旨是什么?是“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列宁在80多年前就指出应把满足读者需求作为图书馆的最高目标;印度著名的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提出图书馆学五定律:“书是为了用的;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节省读者的时间;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所有这些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人为本首先要体现在图书馆的建筑、机构设施和环境上,要考虑到地区、人口的分布,服务半径的大小,尽量方便广大读者利用图书馆。有的图书馆偏于城市一隅,读者要跑很长的路,就是一个问题;有的新馆设备及布局并不符合专业的标准和要求,讲究豪华而不实用;还有的图书馆像个迷宫,读者被支使得跑上跑下而不得其门;多数图书馆尚未为弱势群体着想,没有为残疾人与年老体弱者设置专门的设施,必要的附属服务,比如餐饮、休息、购物等也应在考虑之内。
最主要的是管理措施和规章制度,图书馆现有的许多规章制度大都是从有利于图书馆的文献保护和便于管理出发,而不是从有利于读者的使用出发,如读者在进入阅览室的时候,不允许携带自己的有关资料,也不允许带包,给读者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加强服务意识,创新思维就会建造更好的图书馆!
参考文献:
[1]杨英.浅谈现代化图书馆管理系统[J].科技创业家,2016(01).
[2]任建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浅析[J].华章,2015(25):292~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