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探究

2019-10-21 18:52杨金佳
科学与财富 2019年31期
关键词:金融经济实体经济探究

杨金佳

摘 要: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是互相关联且密不可分的两个整体,实体经济的根本就是金融经济,金融经济是实体经济的根本是其血液,更是关系实体经济存亡发展的至關关键。实体经济要想获得发展,就少不了需要进行金融经济的循环运作,从生产到流转,再到最终的消费,实体经济的商品最终要变成金融货币,商品的交易就是金融货币的流通。没有金融货币的支撑,没有金融经济的循环发展,实体经济就是无米之炊、空中想法而已,所以金融经济对于实体经济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银行被称为“万业之母”不是没有道理的。

关键词:实体经济;金融经济;探究

一、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的关系概述

实体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金融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的发展质量和高度,某种程度上就决定了金融经济发展的高度和质量。如果是农耕时代,只要有劳动力,并不需要巨大的金融支撑,大家自供自足,如果有余量还可以进行物物交换,看起来金融所起的作用不大。但是进入工业时代后,经济的发展开始提速,而发展的速度取决于规模化的程度和技术改进的程度。这两者都需要金融的支持,规模化的提高,需要机械化的代替,工厂需要购置大量的机器,还涉及机器的维修、更换,而技术改进需要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投入,研发就需要的投入大量的金钱。再到现在的商业社会,金融所起的作用就更大了,比如说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它是可复制的,只要能够融到足够多的钱,将模式进行大量复制,商业效率就会大幅提升,一万家店带来的利润是远远大于一家店的,同时带动的还有巨大的就业、流动和消费需求。所以大家看到,这些年了,很多行业起起落落,浮浮沉沉,很多当年的首富都已经退出了大舞台,很多曾经红极一时的公司都破产了,但是银行依然活得很滋润,因为很多公司都是在为银行打工,最终赚的钱还是流入了银行,只是在商业角逐中你来我往各领风骚三五年而已。包括房地产,也是依赖于金融的驱动,房贷成为最优质的银行贷款,通过按揭的方式加杠杆,推动房地产行业繁荣几十年,也为银行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可靠现金流。而资产证券化,则是更高级也更危险的形式,通过证券化融资,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将间接融资转为直接融资,上市后再通过增发,只需要摊薄一小块股份就可以获得巨大的新增资金来源,可以带来更高效率的金融运作。然而很多公司把IPO当成了圈钱套现的工具,只为融资不求回报,甚至融资后进行大量的关联交易,超高溢价收购实控人创办的空壳公司,掏空上市公司资产,转移财富,最终买单的也是股民。所以股市这个东西,是一把双刃剑,对企业,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是有利有弊的。

总之,金融与实体经济,已经高度紧密联系,很难完全脱离,未来资产证券化依然是大趋势,而社融成本的升降将成为宏观调控的利器,金融稳实业才稳,金融乱实业则很难会好,未来需要构建更加稳健的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产生更积极的效应。

二、我国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分离的表现

(一)金融经济服务实体经济

现阶段我国国内金融政策多是倾向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按照国家党工委、管委会统一安排部署,风险补偿推进会暨金融风险预防与化解针对金融风险进行了全方位的监控,并且对类金融机构将进行监管报告统计,以最大程度预防金融风险。国内金融经济严格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三大主要任务,以建设“千亿级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为目标,以“四链一城”为实践路径,围绕科技金融创新试验区建设,着力完善金融链条,一手抓繁荣发展,一手抓规范监管,积极搭建“一体两翼六平台”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同时注重金融风险规范监管,依法稳妥有序的推进处非工作。

(二)金融经济发展迅速

据有关金融数据显示,2018年至今,以一线城市为例,科技金融创新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第一个中小企业指数设计,第一家科技银行建行科技银行设立,第一个科技金融广场设立,第一个母子基金架构基本设立,奖补金融机构和企业第一,第一个非法集资风险监测预警平台试运行,第一个省级会计示范基地设立,第一个区级“风险补偿池”,第一个中小企业指数生态体系发布。高科贷、微小贷、双创贷、专利质押融资、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等差异化政策性贷款产品不断推出,债权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涵盖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在内的股权投资体系初步形成。截止2018年底,某一线城市拥有各类金融机构114家,其中,股权投资和资产管理类金融机构61家,管理资金总规模超过700亿元。中原证券、国泰君安等40家创新类券商及50余家审计、法律机构入驻,汇聚了达晨创投、深创投、等知名投资机构,搭建了挂牌公司服务协会、全景路演中心等服务平台。2018年创投机构为区内企业投资金额同比增长355%。为促进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适应中小微企业轻资产、无抵押的特点,进一步丰富债权服务体系。2019年设立了科技中小微融资风险补偿资金,风险补偿资金主要用于补偿与合作的金融机构向区内科技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等发生的贷款本金等风险损失。截止目前,第一批风险补偿合作银行如中信已陆续签署协议,第二批的风险补偿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依据“一手抓金融发展,一手抓规范监管”的领导要求,在推动金融发展的同时,将金融风险控制在源头,统筹谋划,稳妥有序处置案件,加强金融机构的监管,组织金融风险检查、大力推进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积极推动金融科技协会设立以便金融机构行业自律。

(三)宏观政策调控实体经济金融经济

为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缓解企业融资贵、融资难困境,要大力投入资金支持,每年拿出1个亿的财政资金设立“风险补偿池”开展区级“风险补偿池”业务。并且要对风险补偿池情况进行如实监测通报。支持银行授信额度扩大10倍,即每年通过1个亿的财政资金撬动10亿左右的新增贷款,通过对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企业贷款可能出现的本金损失进行一定的补贴,鼓励银行加大向区内企业发放贷款的力度和积极性,为科技型企业和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根据规定评选出13家银行,4家保险公司,6家科技中介机构入围风险补偿工作合作金融机构。进而,将加快推进风险补偿工作,一是鼓励各家合作银行深耕科技企业,加大金融产品创新,针对企业特点和需求开发“高科贷”专属产品,提供更为有效和精准的金融服务;二是与各家合作机构和相关单位群策群力共同努力,加大风险补偿工作宣传力度和推进力度,使更多的企业了解到这项政策,享受到政策红利,力争尽快显现实效;三是积极推进与二期合作机构的合作进度,尽快签订合作协议,为区内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银行选择,提升企业融资成功率。四是设立业务考核机制,根据季度和半年考核情况对风险补偿资金进行重新分配,并进行末位淘汰,引导鼓励银行加大向区内科技企业发放贷款的力度和积极性,为科技型企业和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1]。

(四)加强金融经济的自由度

筹建金融科技服务协会,并且由区银行类与非银行类金融机构、金融服务机构、科技企业及相关专家自愿结成的地方性、专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为了解决企业之间的交流和互换信息的不畅,挖掘服务实体经济的潜力,连接政企沟通桥梁。协会的成立,可以有效解决金融机构与科技型企业信息不对称的现状,深入宣传金融机构防范非法集资,提高企业的法律意识,形成更好的行业文化和风气。对于此类金融机构报表管理要求:1.要求机构入驻。区内全部类金融机构均需要在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中完成注册认证,落實联系人信息。2.监管数字化。通过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进行定期监管报告的上报,统一由协会完成报告的审核,并向金融办汇报工作。3.监管多线并行。电子与纸质报告并存,两者需完全一致,完成核对后分别对纸质版与电子版归档。4.考核数据化。电子版与纸质版报告均纳入类金融机构的考核指标[2]。

(五)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大力支持发展实体经济的同时,一定要了解商事仲裁的在我国起步和发展应用,就仲裁自愿性、专业性、独立性、保密性、快捷性的优势和特点进行宣传渗透,并且针对网上仲裁业务的便利性、合法性、电子证据固化、非同步电子交互审理方式、审理周期短、批量化审理的特点和优势展开宣传。了解法院在执行阶段为化解金融风险可使用的手段和措施。执行中大致分为两种情况: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或逃避执行或者被执行人暂无履行能力或特困企业的执行。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的执行措施分为:公告执行法、悬赏执行法、搜查执行法、财产审计执行法、限制消费执行法。被执行人是暂无履行金融债务能力的企业或特困企业的执行方式有:代位执行法、分期执行法、债权置换法、以物抵债执行法。经侦大队负责人孔锋对目前非法集资及互联网金融案例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非法担保公司在线上线下的非法活动,主要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诈骗金额巨大、组织传销等一系列非法活动。目前对以上种种行为打击力度巨大,坚决不允许此类违法行为的发生[3]。

总结

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面临着日渐分离的形态,且金融经济发展较快,实体经济发展较慢,针对分离展开研究分析利弊,提出相应措施,对我国现阶段金融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珊.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思考[J].商业经济,2019(07):167-168.

[2]朱亚锋.浅谈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9(05):181-182. [3]张子健.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8(36):55-56.

猜你喜欢
金融经济实体经济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经济数学在金融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金融经济的风险及其防范
电商发展过快的成因及对经济的影响
金融经济中的金融套利行为分析及若干研究
虚拟资本理论发展探究
我国实体经济在金融支撑下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