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9-10-21 11:17胡慧
科学与财富 2019年31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课题课程体系

胡慧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现已成为当前我国整个教育界的一大热点问题,本文探讨了通过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改革、第二课堂活动等,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应用高等职业教育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育在技术应用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还面临以下问题:

(1)人才培养规格单一,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不足。

(2)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科学。现有的三段式课程体系(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训课),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基本上都是单独地将有限的简单的能力模块拼凑在一起,而缺乏对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3)教學内容及教学方法等,重能力,轻素质、轻创新。

(4)培养创新人才的平台搭建仍不完善。

针对如上情况,课题组通过研讨,对以下方面进行试点改革。

1.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课题组首先对目标就业企业、毕业生及在校生进行了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制定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了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为面向交通运输类、机电和控制类等行业,培养具有发展潜质、复合特征和创新能力的电气自动化专门技术技能人才,主要从事电气控制设备、牵引供配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等工作。

就业岗位包括面向通用行业的供配电系统设计、安装、运行、维护与管理;工厂电气控制设备和自动控制设备设计安装与调试、维护与检修;电子设备安装与调试;铁路专有的机车运用与管理、接触网施工与维护、铁路供电系统运行与维护等岗位。

2.课程体系改革

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要求,建立厚基础、宽口径的“平台+模块+特色”的课程体系。

平台是指专业基础课与专业基础技能课,模块是指专业核心课程,特色是为了增加学生知识的宽度,拓宽就业面,设置多门铁路专业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

3.课程改革

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可编程控制器技术与应用》进行试点改革,明确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提炼典型工作任务,选取项目载体,以EPIP职教理念为指引,制定课程标准。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将专业技能竞赛和教学内容相结合,提高师资水平,探讨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考核评价机制。

根据学习任务的层次分为“封闭性”、“开放性”、“设计导向性”学习任务,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咨询者和引导者转变,逐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4. 第二课堂建设

建立第二课堂,研究并实践如何通过课上课下联合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拓宽学生就业面。

社团活动

5.主要创新点

1.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方面转变为多元化和个性化;

2.建立“平台+模块+特色”的课程体系,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3.通过第二课堂、创业团队等创新能力实践平台,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拓展学生就业面。

参考文献: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19.2

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

课题来源: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

课题级别:局级课题

课题名称:高等职业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

课题批准号:XVⅢ4146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课题课程体系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