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匠精神的高等院校服装职业教育培养

2019-10-21 21:46张妙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9年4期
关键词:工匠导师服装

张妙

[摘           要]  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归纳了服装职业教育推行过程中,中职、高职高专、高等院校教育的现状,提出高等院校服装职业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才能更好体现其自身优势。探讨基于工匠精神培养的“双导师制”“师徒制”教学以及学生工作室体系构建,对高等院校服装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一定价值。

[关    键   词]  工匠精神;服装职业教育;师徒制;学生工作室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1-0142-02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对职业教育模式的研究越来越扎实。随着“工匠精神”和“大国质造”理念的提出,对工匠精神的现代传承越显重要。服装职业教育的推行过程中,中职、高职高专教育与高等院校教育的区分并不明显,通过师徒制教学模式的确立和学生工作室体系构建的完善,高等院校服装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养的优势越发明显,高等院校服装专业毕业生不仅能获得学历优势,更能具备优良的职业精神和纯熟的职业技能。

一、服装教育的现状

服装教育目前主要分为中职服装教育、高职高专服装教育、高等院校服装教育和社会服装教育几大类。中职服装教育的生源主要为应届初中毕业生或具备同等学力的人员,高职高专服装教育和高等院校服装教育的生源主要为应往届高中毕业生,社会服装教育的生源主要是社会人员。因为生源的差异化,它们的培养目标各不相同,这几种教育形式应该构建一个层次化、互补化的教育体系结构。

随着国家大力提倡职业教育发展,服装教育作为一种技能教育形式,其职业化教育要求日渐加强。通过实地调研广东省几家服装院校及服装教育机构,从教学、学生就业创业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服装教育现状存在一定的不足。特别是在迎合国家号召、大力推行展开服装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其盲目混乱的问题尤为突出。

在教学方面,中职服装教育、高职高专服装教育、高等院校服装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并没有明显区分。如表1所示,这是几所开设服装专业的院校推行服装教育的相关资料,从表中可以看出,各个院校的师资力量相差不大,教师队伍的学院结构相对合理,能够满足相关教学要求;各个院校的硬件设备也都能够较好地满足教学需要,但是从表中不难发现,各个院校的核心课程雷同,中职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教学侧重点没有体现,从实地考察的几所院校能够管窥服装教育的现状。

社会服装教育在教学方面主要通过开展周期性的培训班进行,以专题形式或者特定目标吸引业余爱好者或者有需求的人员参加学习与培训。其教学目标明确,与院校服装教育相比,社会服装教育通过短期或者中长期的教学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或者考证需求。

在就业创业方面,中职服装教育、高职高专服装教育、高等院校服装教育的毕业生存在竞争与交叉情况。大多用人单位重能力、轻学历,本科毕业或者大专毕业在就业方面并非完全比中专毕业更有优势,院校毕业生毕业后都要从助理岗位做起,学生在校内接受的专业技能教育水平相差不是特别大,各种学历的学生基本不存在明显的优势。相反,中职毕业生或者高职毕业生因其年龄优势,在职业生涯发展初期的一定时段内都优于本科毕业生。

因此,高等院校服装教育要切实推行职业教育,努力打造自身优势,随着李克强总理提出“工匠精神”概念,对服装教育这种技能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契机,特别是对高等院校服装教育更是一个良好的机会。高等院校服装专业的学生从生源年龄、知识结构、心理特征、学习时间、学习空间等方面,都非常适合推行“工匠精神”的职业教育。

二、高等院校服装职业教育的工匠精神培养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是一种尊师重教的精神。高等院校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8~24岁,他们已经初步形成了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较强的感悟能力和执行能力。传统意义上技艺传承形式在于“子承父业”和“师徒相授”,强调“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尊重专业、尊重技艺。高等院校的学生能够自己做出选择和判断,可以更好地在学习期间尊师重道。

工匠精神是一种一丝不苟的精神。工匠造物凭借其超群技艺,按照自己苛刻的標准追求产品的尽善尽美,赋予每件产品生命。高等院校服装教育学制时间长,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掌握,学生心理较为成熟,能够在其作品设计制作过程中进行精雕细琢,利于养成工匠习惯。

工匠精神是一种求富立德的精神。匠人依靠自身掌握的技能,谋求经济利益、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国家号召全民创业,匠人可以单独或者结队奋斗,开创事业。高等院校的学生完全能够依据自身的专业技能提早踏入社会,获取经济收益,等待时机成熟,创新创业。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创新创造精神。工匠的职业技能是其智慧和灵感的综合体现,创新创造是工匠的灵魂。“推陈出新”是工匠经验积累和创新创造的体现,优秀的工匠往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与中职、高职高专学生相比,高等院校的学生具备更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其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也更有利于其经验的不断累积和改进。

工匠精神是一种实践操作的精神。工匠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揣摩、不断摸索,最终领悟,再在实践中积累与突破。中职、高职学生的理论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低于高等院校学生,高等院校学生更容易在实践过程中取得突破。

(二)“双导师制”与“师徒制”教学

针对工匠精神的培养,在高等院校服装职业教育过程中,开展师徒制教学模式。在大学一年级上半学期结束之前,推行“双导师制”双向选择,为学生选择确定校内导师和校外企业导师。

以A师范学院为例,利用该校毕业设计导师选择系统,在大一上半学期结束前展开校内外导师双向选择工作。规定校内导师每人可选择不超过5名学生,校内外导师将自己的个人信息、研究方向、研究专长以及研究成果等材料输入系统,供学生选择参考。学生可根据导师信息和个人兴趣爱好及特长选择导师,学期结束前完成该项工作。

大一第二学期开学由导师约见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制定学习计划。校内导师按照自身研究优势,结合学生个人意愿,为学生指导、修订学习方案和学习目标,并按时督促、检查学生的阶段性学习任务和学习成果。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联络校外导师,接触生产设计实践,在校外导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融入专业技能的一线操作学习。

为充分贯彻师徒制教学过程中工匠精神的培养,A师范学院鼓励导师开展情感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学生与教师之间不再是简单的师生关系,而是形成真正的师徒关系。学生能够尊师重教,团结梯队成员。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与默契的团队配合能力,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学生工作室体系的构建

学生工作室的建立有利于学生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养。在工作室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逐渐养成和保持一丝不苟的习惯,树立求富立德、创新创造的职业观念,并通过真实项目的实践操作不断积累、提升与突破。

以A师范学院为例,在学院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截至目前已经成立3家学生工作室,在满足日常教学工作和学生实习实践教学任务的同时,承接相关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并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如表2所示是该学院三家学生工作室近年来的主要代表性项目及效益。

学生工作室在高等院校服装职业教育过程中工匠精神的培养应注重学生职业精神、职业技能的培养以及产学研工作的开展。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也是工匠精神的一种外化表现形式。学生工作室的创建不是职业教育的目的,工匠精神的培养才是职业教育的真谛。

在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培养方面,要树立学生的职业理想,端正学生的职业态度,明确学生的职业责任和职业纪律,成就学生的职业良心和职业信誉,养成学生的职业作风,这些因素都能够为工匠精神的培养奠定基础。

在产学研方面,鼓励学生大胆承接项目,充分利用师徒制教学优势,大力开展企业、院校合作,落实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

工匠精神的培养对高等院校服装职业教育意义重大,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高等院校服装职业教育要充分整合现有资源,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双导师制”的师徒制教学作用,结合学生工作室的建立,切实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真正实现高等院校的服装职业化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地位的理性思考:基于宏观政策的视角[J].教育研究,2013(10):43-46.

[2]胡坚达.职业教育集团化体制改革路径探索[J].教育研究,2013(1):27-32.

[3]童卫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运行模式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2(11):35-38.

[4]李宏伟.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自然辩证法,2015(8):47-51.

[5]肖群忠.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J].湖南社会科学,2015(6):21-24.

[6]查国硕.工匠精神的现代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6(7):52-55.

[7]薛栋.论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3(34):42-44.

[8]彭翔飞.简论中国现代服装设计更需“工匠精神”[J].大众文艺,2015(8):39-44.

[9]袁勇.服装职业教育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J].纺织服装教育,2012(3):34-37.

[10]王琳.服装职业教育刍议[J].服饰,2009(2):18-22.

編辑 陈鲜艳

猜你喜欢
工匠导师服装
90后大工匠
光影视界
工匠神形
道具服装
导师的猫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致敬!老工匠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和谐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