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开强
[摘 要] 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目前中职教育开始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并进一步提高了职业教育在社会上的认可度。新的历史时期,中职机电技术应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改革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迫在眉睫。首先分析了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其次剖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建议,以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满足市场对机电人才的需求。
[关 键 词] 专业课程;机电技术;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1-0088-02
随着不断提高的自动化技术发展水平,社会上也逐步提升了对相关人才的需求量。为此,对职业教育技术类教学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今,在中职机电技术教学中,因为相对滞后的学习内容和单一的教学方式,使机电技术教育面临着一定的困境。本文对现阶段中职机电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弊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中职机电技术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在中职机电技术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具体体现在:
(一)较少的学时量
现阶段,随着不断推动的教学改革,也逐步缩减了机电技术应用课程。而对学生而言,却不能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更不具备一定实际操作能力。
(二)单一化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讲解专业课程时,传授模式相对单一,使学生不能完全了解某些知识内容,尤其是一些抽象化的知识内容。由此,很难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久而久之,会出现厌学情绪。
(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未能有效融合实践教学,使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助力实践技能,使学生的实际教学技能降低,造成了相对低下的教学效率,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形成了阻碍。
通过分析,教师应从以下方面开展教学改革,适当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更好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中职机电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首先,与中职机电技术专业教学实际相结合,对基础专业培养计划进行制定。学校应全面考察实际工作和企业发展情况,对在校生实际工作和社会需求作深入了解。机电专业涉及非常广泛的领域,可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就职岗位,对学生也有着不同的技术要求。新形势下,中职院校为了与社会企业的需求大力迎合,应对更多的专业技术型人才进行培养,以帮助毕业生更好地就业。在机电产品的制造与深加工等相关企业中,所提供的专业技术岗位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这些企业主要是负责生产和检查机电类产品,管理和保养机电产品生产线,装配和应用部分专业设备的基本操作。而在一些机电服务类的公司,主要负责修复、保养和检验部分电线以及大型机械设备。
对这些企业的信息,要求机电专业的学生熟知和了解。为了将毕业后的就业渠道拓宽,那些具有较强操作能力的学生可考取电工方面的相关证书。并与自身的兴趣和爱好相结合,对其他相关的技能证书进行考取,为将来更好地就业创造条件。
(二)有效结合理论与实践,提升教学效果
中职院校应高度重视机电技术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以稳步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营造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完美地结合理论与实践。为了与生产车间更贴近,通过适当的改造教学环境,设计成工厂模式,对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环境进行构建。其次,在开展理论教学时,为了加深教学印象,应具体参照实物。同时,还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实践操作。改变教学理念,将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对专业的教室进行构建。再次,学校应配备专业化的设备,类似于车间和工厂,以实际教学内容为着眼点,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以“项目教学”形式展开实际教学。有机地融合理论与实践,借助于企业日常模式,对教学环境进行设置。通过真实情境的模拟,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最后,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还可采用校企强强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到工厂开展实践操作。
(三)完善教学形式,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教师在传统的机电技术专业教学中,未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常都是采用单一化的模式来传授知识。学生缺乏理论实践,只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长期的教学环境中,未能培养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为此,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形式,以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具体可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1.加强校企合作
在开展中职机电技术教学过程中,为了与实际需求更加贴近,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应借助于企业的生产模式。通过有机地融合市场需求,将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彰显出来。对企业而言,应积极提供产品研发基地,以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真正实现二者的双赢。
2.开展订单式培养模式
为了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中职教育应结合相关的建设项目,立足于企業对人才的具体需求,采取特定方向的教学。中职院校应加强和企业的沟通,对人才培养协议进行签订,所培养的人才,能与企业实际需求更好地适应。同时,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还应与企业的具体要求相结合,设立相关课程,对教学计划适当调整。因为企业所需人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不同技术岗位对人才也有着不同的需求。而对专业知识,却有着特定的需求。为此,需要机电专业的教师与企业专业人才通力合作,对相应的教学大纲进行制定。选取适合中职学生实际的教材,明确机电技术专业课程内容,并且对实训操作内容进行拟定。根据企业最新的教学需求,实施课程设定的动态管理,以真正优化课程内容,将更多专业的合格人才源源不断地向企业输送。
(四)完善教学内容,实施科学的教学评价
1.完善教学内容
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不仅要创新教学模式,还应适当地整合教学资源,完善教学内容。通过对教学大纲的重新拟定,将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凸显出来。为了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教师应结合全新的教学大纲,对教学计划重新制定,从企业岗位需求层面开展教学活动。
2.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就是教学评价。教师应遵循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原则,不断优化考核方式,将过去单一的以学生成绩为审核标准的评价模式彻底摒弃。中职学校应从学生的各个层面分析,开展综合评价,以此对学生的综合水平进行体现,并充分发挥学生在岗位上的价值。为学生做好科学的职业规划,在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同时,立足于长远视角,构建全面的,兼具动态化和系统化的教學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与时俱进。
(五)构建专业课程主体,培养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
1.依据实际工作分析设定专业职业能力
中职院校应深入剖析机电产业的职业特点,邀请拥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技术工人和机电专家进行交流和分析,深入分析该专业存在的问题。与实际相结合,树立典型,对该专业的发展目标进行明确。结合发展方向,剖析和整合任务,明确机电保养工作的首要岗位群体,明确机电类设备的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同时,对岗位群体的范例工作进行明晰,对相关的技能和具体知识进行总结,以更好地适应本专业的工作。另外,有机地融合日常的实际教学和研究结果,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2.以工作完成度作为组成专业课程的主体
通过对实际工作和学生专业技能的剖析,对学生的专业能力不断完善。教师应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根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立足于学生的职业需求,紧密联系理论与实际,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使学生能在日常课程中,对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地掌握,为将来更好地工作夯实基础。
总之,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对机电技术的专业应用的不断深化。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改革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迫在眉睫。教师不仅要优化教学内容,还应将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逐步完善中职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使之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更好地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总之,在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中引用完善的观念体系,是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又一次新飞跃。不单单能深入挖掘机电专业教育教学潜能,还能跟上职业教育改革的步伐。中职学校应该通过对教育教学方法的不断完善和改进,培养更多技术型和专业型的人才,以促进中职教育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克甫.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J].高考,2016(36).
[2]郝亚东.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电工实习教学初探[J].现代职业教育,2016(11).
[3]吴桂玲.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理实一体化有效教学之我见[J].职业,2013(36).
[4]周如俊,方四清.中职校“四类”课程问题与有效对策: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例[J].江苏教育,2012(30).
[5]周如俊.基于多元整合视角的中职学校课程设置问题、原则和对策: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例[J].现代教育,2012(5).
[6]许定华.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广东科技,2013(12).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