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洋洋
[摘 要] 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中职计算机教学体系内的主要组成科目,对夯实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计算机综合素养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计算机教师要全面认识到计算機网络技术对中职学生未来就业和较好发展的积极促进意义,不断探索计算机网络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全面提升该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为中职学生计算机素养的全面形成和优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就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效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和讨论,希望能给计算机教师的有效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借鉴。
[关 键 词]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1-0084-02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了较为显著的提升,这是众多中职教师不断探索和努力耕耘的结果,自然是非常值得我们自豪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该课程的课堂教学还存在诸多的漏洞和不足,教学质量也还有很大的提升和改进空间,需要我们凝心聚力,积极探索计算机网络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与策略,为中职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将在分析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堂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效教学策略进行阐述。
一、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堂教学现状
(一)对教学准备的重视程度不够高
教学准备对中职教师全面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提升课堂驾驭能力具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从目前的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堂教学现状来看,我们中的很多教师对教学准备的重视程度并不是很高,在备课上经常会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备课精细化程度也不够高,这自然会给该课程的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需要我们进行反思。
(二)教学方法单一而固化
目前的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堂教学一般采用传统的口授法+板书实施教学,这种教法存在形象性低、耗时多的缺点,不利于激发学生在课堂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很难将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内容较好地展现出来,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很好。
(三)学生讨论热情不高
虽然新课改实施多年,但是在目前的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学生被动灌输式的听讲依然存在,使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热情不够高,课堂的学习氛围不够浓厚,自然不利于该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四)班级两极分化现象突出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具有一定的学科难度,不少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掉了队,逐渐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使班级两极分化的现象愈发严重,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五)教学评价缺位
教学评价作为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巩固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效果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一些教师对教学评价的重视程度并不是很高,使教学评价缺位,无法引导学生进行精准化的查漏补缺,自然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
(六)课后复习趣味性低
不少教师在课后复习中流于形式,使课后复习的效果大打折扣,非常不利于学生巩固课堂上的学习效果,需要我们进行改进。
二、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效教学策略
(一)紧抓教学准备,提升教学效率
教学准备的作用不言而喻,教师要积极提升对教学准备的重视程度。例如,在学习“数据通信基础”章节内容时,教师要进行扎实化的教学准备。首先,要分析学情和教材,对教材主要关注教材的编写理念、具体指导思想、教材的章节组成、模块具体设置等,对学情,要通过课下谈话、问卷调查、课堂评价等形式,全面了解学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储备、学习水平及最近的学习状态等,为高效教学打好基础。其次,要分析具体教学内容,研讨教学重难点,明确和优化教学目标,对该节课而言,教学目标可以设置为:(1)了解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2)掌握数据的具体传输方式;(3)对数据的交换技术有较好的理解;(4)理解差错检验与校正的概念、方式等,为教师有效教学指引方向。最后,计算机教师要选用合理的教学方法,确保所用教法能较好展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打好基础。
(二)运用多样教法,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托,计算机教师要不断丰富和优化课堂的教法运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学习“计算机网络概述”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任务教学方法实施教学。首先,计算机教师可以利用极具渲染力的微课视频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发展史进行简要的介绍与概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并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概述”章节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其次,计算机教师可以利用PPT课件对这节课需要学习和完成的主要内容进行展示,如:(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应用;(2)知道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础组成;(3)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具体分类等,让中职学生认真分析这些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让学生带着这些具有概括性的问题走进对“计算机网络概述”章节内的全面学习。最后,计算机教师要在学生充分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利用分模块的微课视频对以上的任务进行细致的讲解和解决,让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中有效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内容,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案例教学法、讲练结合法等实施教学。
(三)开展小组合作,带动学生参与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讨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激发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章节内容时,教師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将学生分成几个实力均衡的学习小组,主要依据学生性别、学习能力、个性特点的不同来展开划分,为合作学习打好基础。其次,教师要为小组的探究设置明确的问题,如:(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2)什么是ISO/OSI参考模型?(3)数据传输的控制方式包括哪些?(4)常见的局域网标准有哪些?等,让具有挑战性、启迪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再次,教师要让学生全面投入对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之中,不断鼓励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积极发言,勇于表现自我,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最后,教师要让每个小组轮流上台分享该节课的探究成果,让学生在分享中碰撞智慧,较为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内容,促进教学效果的优化。
(四)实施分层教学,兼顾学生差异
要想有效减少班级两极分化现象,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计算机教师要因材施教采用分层化的教学策略实施教学。例如,在学习“计算机网络设备”内容时,可以实施分层化教学。首先,依据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的储备情况,把学生科学合理地划分为基础和提高层次。其次,教师要给每个层次的学生布置有效的学习任务,如对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布置如下学习内容:(1)了解网卡及其分类;(2)知道什么是集线器,了解集线器的作用;(3)知道交换机的应用场合、作用等。对学习水平高的学生,可以设置一些拓展性和开放性的内容,开拓他们的学习空间和学习视野。最后,教师要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积极学习和解决分配到的任务,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给予针对性强的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高质量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通过这样的分层化教学设计,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课堂学习的乐趣,提升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不断减少班级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
(五)开展多元评价,不断补足短板
教学评价有助于全面发现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促进学生有针对性地补足短板,教师要积极组织开展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在学习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内容后,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多元化教学评价。首先,计算机教师可以让中职学生对自己在课堂的表现进行简单叙述,如学生A称,其对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数据传输的控制方式、常见的局域网标准等内容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但对ISO/OSI参考模型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如学生B评价学生A称,A同学对该节课知识的掌握还是很好的,值得大家学习,但该同学在课堂有时候会开小差,说一些和学习内容无关联的话题。最后,教师要进行全面化的评价,如对A能基本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章节内容表示满意,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分析解决,提醒该学生在课堂要专心于学习。通过这样的多元化评价,带动了学生在课堂的参与性,有助于学生的查漏补缺。
(六)进行趣味复习,巩固学习效果
课后复习作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主要是对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回顾,良好的复习效果自然有助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计算机教师要积极利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全面提升复习的趣味性。例如,在学习了“计算机网络设备”内容时,计算机教师可以将有关网卡、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的知识内容制作成形象化的微课视频和思维导图,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分模块地复习这些内容,让极富渲染力的微课视频激发学生复习的兴趣和欲望,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设备”章节内容的认知和理解,提升复习效能。另外,教师还可以将这些微课视频及教学课件、资料等上传到网络空间,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灵活的复习,自然有利于学生对该节内容的复习和把握,提升教学的效能。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在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体系内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计算机教师要对此有深刻的认知和理解,认真分析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堂教学的基本现状,积极联合教育同行一同探索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效教学的方法与策略,紧抓教学准备、运用多样化教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实施分层化教学、开展多元化评价、进行趣味性的复习,全面促进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金秀.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39):237.
[2]张富平.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8,5(36):372-373.
[3]廖伟文.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8):100.
[4]周梦泽.试论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微课的应用[J].时代金融,2018(21):316.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