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潇
摘要:本文对山东省近年来的经济数据进行了介绍,同时应用结构偏离度和就业弹性这两个指标,选取2013年——2017年数据对山东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展开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就业结构;产业结构;结构偏离;就业弹性
一、引言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的变化,产业结构逐步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就业结构也在随产业结构的转移而发生着改变,同时,就业结构也会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在这样的关系下,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山东省近年来的经济统计数据进行研究,分析了该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并基于此提出了推进山东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相应策略。
三、评价指标与标准
为了能够准确的研究山东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本文采用结构偏离度和就业弹性两个指标来对其进行分析,从而避免单个测度的偶然性和偏差对研究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
1.结构偏离度
结构偏离度的计算公式为:某产业结构偏离度=某产业占GDP百分比/某产业就业百分比-1。根据这一指标能够反映出产业和就业之间的关系,当这一指标小于0时,表示该产业产值比重小于就业比重,说明该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较低,该产业内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反之,如果这一指标大于0,说明该产业具有较大的吸纳劳动力的空间;如果这一指标为0,则说明该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二者之间较为均衡。
2.就业弹性
就业弹性的计算公式为某产业的就业弹性=某产业的就业增长率/某产业的产值增长率,其能够表现出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当某一产业的这一指标大于0时,表示经济增长推动了就业增长;而当这一指标小于0时则有两種可能,一种是经济正增长,但是提供的就业岗位减少,这种现象被称为就业的挤出效应,另一种可能是经济负增长,但是就业实现了增加,呈现出就业的吸入效应。
三、山东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
1.山东省经济基本情况
以下数据均来自2018年《山东省统计年鉴》。初步核算的结果显示,2018年山东省全省生产总值(GDP)达到了76469.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较上一年度增长了6.4%。人均生产总值达到了76267元,增长5.9%。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长分别达到了2.6%、8.3%、5.9%,三次产业结构为6.5:44.0:49.5。就业方面,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36.8万人,较上一年度增长6.7%,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5%,较上一年度下降0.05%[3]。
为了对山东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进行分析,本文中梳理了近年来山东省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占GDP百分比、就业百分比、产值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等数据[3],分别如表1、表2、表3、表4所示:
2.山东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
根据上面的经济数据,计算了三次产业结构的结构偏离度和就业弹性,分别如表5、表6所示:
从表5中可以看出,近五年来山东省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一直是负值,表明在第一产业内有较多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偏离度为正值,但是处于不断下降趋势,逐渐接近于0,表示第二产业吸引就业的能力正在不断降低,该产业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整趋于均衡;其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但成逐年上升趋势,表明其第三产业存在比较大的劳动力吸纳空间。
从表6中可以看出,近五年来山东省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值一直为负数,而从其经济增长情况来看,始终为正增长,可以看出山东省第一产业的就业总量在不断减少,劳动力被挤出到第二和第三产业。而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为正,说明山东省第二、三产业的增长推动了就业。
四、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对山东省近五年来结构偏离度和就业弹性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该省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的协调性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可提出以下建议:
就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山东省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整逐步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但是在产业内部依旧存在较多剩余劳动力,因此需要通过促进农业产业化等方式,发展绿色农业,拓宽市场,以此来吸纳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
数据显示,山东省第二产业的就业机构和产业结构已经逐步实现协调,不过依据能够拉动就业,根据这种情况,其应加大科技创新,促进第二产业进行转型升级,从而拉动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