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娟
昨天,我有幸拜读了苏主任(我们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的教研随笔《让自己活成一束光》一文,读罢这篇文章,我的内心是满满的正能量。苏主任文中的《让自己活成一束光》,就我的理解是:不断勉励自己要做一个恪守职责、奋发上进、处处用良好的言行举止来规范自己和影响别人的人。
自古以来,我们人类都非常渴望得到光的哺乳、沐浴和滋养,相关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如:西汉时候匡衡“凿壁偷光”的勤学故事妇孺皆知,广为传颂;又如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照亮了全世界,给黑暗带来无穷无尽的光明,在电灯问世以前,人们普遍使用的照明工具是蜡烛、煤油灯或煤气灯,因而,当人们点亮电灯时,每每会想到爱迪生这位伟大的发明家而赞不绝口、满怀感慨;再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它是美国当代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这本小说主要描写了小海伦因生病而变成聋盲人后的生活。刚开始的海伦对于生活是失望的,用消极的思想去面对生活,情绪非常的暴躁,常常发脾气,她感觉现实生活中没有了希望,她是多么期待能重新得到光明。在她父母的寻求下,海伦找到了一位老师——安妮·莎莉文,这位老师成为了海伦新生活的引导者,使海伦对生活重新有了希望,有了向往。在莎莉文老师耐心的指导下,海伦学会了阅读,认识了许多字,也让她感受到了身边无处不在的爱。随着时间的推移,海伦在老师和亲人的陪同下,体会到了许多“新鲜”事物,诸如和家人一起过圣诞节、拥抱海洋、“欣赏”四季……海伦渐渐长大了,在她的求学生涯中,虽然遇到了许多困难,但同时她也结识了许多朋友。海伦在学习中,正是由于她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她慢慢地学会了说话、写作。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该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以上三个例子足以证实了光在人们心目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可以这样说,没有光,我们的生活将会暗淡无华,我们的世界将是一片漆黑……透过表象看本质,通过研读作家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和苏主任的《让自己活成一束光》,我逐渐领悟到两位作家的的共同之处:心中要有阳光,也就是心中对人生要有希望、有理想、有信念、有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才能使自己“发光发热”?窃以为我们是否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心中有光
首先,我要引用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的一句话:“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见,教师是一份神圣的职业,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一个人能否成人成才是跟他所接受的教育分不开的。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实际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名优秀的教师会影响许多人的人生道路。故我们要视教育教学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应该义无反顾、乐此不疲地做好本职工作,处处以身作则,循循善诱,为学生传播正能量。
三、二、脸上有光
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备受学生的关注,这无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因此,我们要有良好的心态,满面笑容地面对学生,一起营造舒适、快乐的学习氛围。据调查,人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是最容易接受知识的。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何乐而不为呢?试想:如果您是学生,您是喜欢脸带微笑的老师还是凶神恶煞的老师呢?
五、三、眼中有光
教师要永远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潜质。其实,说得更为明确一点,就是为师者一定要尊重学生,宽以待人、公平对待和关爱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都各有所长、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和异样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而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鼓勵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的肯定和赞赏!从而激发他们勤奋好学的动力,最终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六、四、口中有光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说明了一句好话可以让人在三个冬天里都感到温暖,一句伤人的话可以让人在六月里都感到寒冷。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注意讲话的分寸,不求句句都是金玉良言,但至少要坚决杜绝用伤人、嘲讽、挖苦的语言教育学生。在课堂上,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鼓励创新性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要敢于打破常规,激发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愿望。
七、五、身上有光
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传。可见,教师的言行举止和形象是多么的重要!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仅要进行口头上的教育,而且在行动上也应该以身作则、适时教导,对学生进行言行两方面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对学生来说才是完整的教育。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学生学习的榜样,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让自己活成一束光,哪怕自己现在只有一丝丝的光亮,我也要坚定不移地往前走去,努力做一名精力充沛、活力无穷的有温度、有气度、有情怀、心里充满阳光和热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