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装配检验技术分析

2019-10-21 10:05张晓洁
科学与财富 2019年8期
关键词:技术检验

张晓洁

摘要:传统的飞机装配采用刚性工装定位、手工制孔连接、基于模拟量传递的互换协调检验方法和分散的手工作坊式生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CAD/CAM)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在现代飞机制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飞机制造进入了数字时代。本文就飞机装配检验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飞机装配;检验;技术

引言

受到飞机结构特点、零件及工装制造精度、装配工艺水平、检测手段、研制周期和经费等诸多因素影响,国内几大主机制造企业目前都还只是在某些点或线上形成突破,车间的布局规划分散,未形成全局的概念,相关配套软硬件设施也不能适应现代飞机生产自动化装配的需求,无法满足高新武器装备高质量、长寿命的要求。

一、检测关键特征

飞机数字化制造采用数字量进行协调,关键特征数据流贯穿飞机制造过程,关键特征的设计、提取、传递、转化、使用直接影响飞机数字化制造的质量和效率。在CAD系统中,特征被认为是某种具有形状和功能属性的信息集合,是产品制造质量关键控制要素,依据飞机典型结构件的几何及检测特点,将面向飞机结构件的检测特征进行归纳,如图1所示。

以装配单元为数据集,面向飞机装配的检测关键特征包括:定位协调基准、检测点集、特征识别物等。关键特征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检测点应在具有高强度、刚性好、变形较小的结构件上选取,如加强框、梁等;(2)检测点尽量在设计分离面、工艺分离面和对接面上;(3)检测点的分布合理,具有代表性;(4)检测点具有较高的位置和几何精度,尽量与K孔、定位孔和工艺孔一致;(5)检测点位置应保证检测的可达性。

按上述规则选取关键特征点后,按检测点位、零部件成型工艺、检测误差项、刚性以及对飞机装配精度的影响等信息对关键特征点进行综合评价,并分配相应的权重系数。特征点的详细信息可结合数模进行提取。

二、表面类特征检测

飞机装配过程中,主要的表面类特征包括间隙、阶差、波纹度和气动外形,直接影响飞机的隐身性和气动特性,传统检测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1)间隙和阶差检测。间隙和阶差依靠塞尺测量,表面沉头孔(包括铆钉孔和螺栓孔)采用窝量规等模拟量检测,依靠工人肉眼判断,检测精度与工人经验有关,测量准确度低。

(2)波纹度和气动外形检测。采用卡板检测精度低,不能定量分析气动外形误差大小,而且卡板制造周期长,费用高,安装劳动强度大,很难实现飞机部件全部外形的测量,影响飞机制造精度。国际上先进的表面类特征的检测技术采用光学非接触式测量,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

(1)摄影测量。采用特定的工业相机,在不同的位置对待测物体进行拍照,再将数据传给后台计算机,通过软件对采集图像进行处理,最终得到被测物体的表面点云图,并与理论数模进行对比,实现了物体的表面尺寸检测。适用于大型部件及整机的测量,效率较高,精度在亚毫米级。

(2)白光测量。仿照人眼視觉原理,通过多个特定布置相机,利用二维光学成像重建工件的三维数学模型。适用于飞机零部件的测量,测量误差低于0.1mm。

此外,现代飞机制造向着异地协同模式发展,一些重要零件,特别是大型零部件,协调关系复杂,如大型的舱门、口盖类、翼面类零件,配合面形状复杂,通过对配合面的三维形貌扫描,预判零部件匹配程度,降低返厂返修率,保证飞机研制进度。

三、内部结构特征检测

内部结构特征包括框位、交点孔、K孔、工艺孔、关键飞行传感器支架等。由于上述特征位于机体内部,通视性较差,常规光学测量仪器很难发挥作用,可采用关节臂测量。它是一种耦合转动关节和定长臂的坐标测量系统,转动关节处设有角度编码器,用于测量转角信息,定长臂精确标定,经过系列坐标变换得到待测特征坐标向量值。

受臂长限制,关节臂通常只能完成局部零部件的检测,而飞机尺寸长达几十米,如通过关节臂自身蛙跳实现转站,误差积累相当大,影响测量精度。实际测量时,可采用激光跟踪仪或激光雷达等大范围测量工具,通过相匹配的接口(如球心),为关节臂提供全局基准,以此实现大尺度内部结构特征的检测。

四、大部件装配质量检测

飞机大部件对接采用组合测量方式,解决大尺寸空间测量精度和测量范围相互矛盾,充分发挥不同测量设备的优势。克服仅凭单一测量设备达到大范围高精度测量技术难度大、成本高的瓶颈问题,其中主流的组合方案包括室内GPS结合激光跟踪仪、室内GPS和激光雷达,优化室内GPS测量站位,测量接收器预置在关键测量特征处,实时反馈测量值,进而监控飞机大部件的位置和空间姿态。同时,结合大部件对接柔性工装控制系统,自动完成飞机部件的定位、移动、调整、对接等,实现大部件对接闭环动态引导。基于室内GPS的多任务数字量协调精度控制技术在波音787总装过程中实现了大部件自动对接应用,装配时间从几天缩短至几小时。国内采用该方法缩短了飞机大部件自动对接装配周期50%以上,自动对接误差仅为传统工艺的20%。

五、活动部件检测

活动部件包括舵面、活动舱门、起落架等,由于缺乏对待测件运动路径的有效描述,传统制造采用经验法和试配法,导致工作强度大、装配周期长,特别是传动环节多的系统,严重制约着飞机的研制进度。动态监测技术,采用多个摄像机的摄影测量系统,测量过程中,摄像机固定于工作站位,各摄像机经精确标定,组成多目摄影测量系统。飞机活动部件上设置靶标点,靶标点与活动部件同步运动,摄像机通过跟踪靶标点进而推算活动部件的运动轨迹,利于快速排查问题,提高装配效率和精度。多目摄影系统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自动加工设备的导航,通过在末端执行器上设置3个以上靶标点,可实时检测末端执行器的空间位姿,提高自动加工设备精度。

结语:

以表面类、内部结构特征、大部件对接和活动部件的装配过程质量控制为对象,阐述测量设备选型、整体测量场的构建及其应用效果,为数字化测量技术在飞机装配领域的应用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郭洪杰,冯子明,张永亮,乔兴华.以模型为核心的飞机智能化装配工艺设计[J].航空制造技术,2017(11):64-69.

[2]张开富.飞机装配过程数字化测量技术[J].航空制造技术,2016(10):34-40.

猜你喜欢
技术检验
序贯Lq似然比型检验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稿简则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稿简则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临床检验检验前质量指标的一致化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