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假面舞装扮特征分析

2019-10-21 00:07佟金玲
锦绣·上旬刊 2019年1期

佟金玲

关键词:面具舞;中国傩戏;韩国凤山假面舞

1.中国傩戏和韩国凤山假面舞的起源和发展

假面剧是部分出演者或全体带面具上场表演的一种综合艺术。它起源于巫婆们为了驱鬼、驱灾、祈福而戴着面具跳的一种舞蹈。中韩两国面具表演历史悠久,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并且,因受地理环境和社会背景等影响,两国文化之间虽然有很多共同点,但也存在着很多差异。只有了解这些文化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才更能保持两国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展开更多地合作与交流。中国和韩国的假面舞剧都有很多种,本文将以中国的傩戏和韩国的凤山假面舞为中心进行分析,并且通过分析,对中韩两国假面舞装扮特征进行分析。

傩戏是中国戏曲剧种之一,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歌舞、戏剧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傩戲起源于商周时期的方相氏驱傩活动,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娱人色彩和戏乐成分的礼仪祀典。大约在宋代前后,傩仪由于受到民间歌舞、戏剧的影响,开始衍变为旨在酬神还愿的傩戏。傩戏是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的综合体。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份。傩戏在不同民族和地区,名称不一,如傩堂戏、端公戏、师道戏、僮子戏、地戏、关索戏等。傩戏以面具为其艺术造型的重要手段,内容多与宗教鬼神有关;傩戏表演者,按角色戴彩绘面具,俗称“脸子”,分列为一未、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贴旦、八小生;其表演俗称“跳傩”,场面多伴以锣鼓。代表剧目有《捉黄鬼》、《刘文龙赶考》、《孟姜女》等。2006年至2014年,傩戏(武安傩戏、池州傩戏、侗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德江傩堂戏、万载开口傩、仡佬族傩戏、鹤峰傩戏、恩施傩戏、任庄扇鼓傩戏、德安潘公戏、梅山傩戏、荔波布依族傩戏、临武傩戏、庆坛)相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韩国假面舞是一种戴假面表演的男性舞蹈。该表演综合了唱诵、对话、舞蹈等艺术形式,并具有戏剧性。假面舞多用于表现讽刺性内容,情节活泼、幽默。凤山假面舞是由朝鲜黄海北道凤山郡一带流传的假面舞剧,是韩国山台都监系统剧的分派。起初在阴历四月初八,后来在端午节跳,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得以盛行,是有剧本的民俗剧的一种艺术形式。凤山假面舞有三十多种假面具,如人物和狮子、猿猴等动物,有行者舞、手腕舞、法鼓舞、爱情舞、老僧舞、两班舞、捕盗神将舞、风骚巫婆舞、南极老人舞等。行者舞是四个穿白长衫、披红袈裟、戴高帽、扮成年轻和尚的人们跳的舞,讽刺年轻和尚不老实,不好好在庙里念经修道,却到街上去跳舞取乐;手腕舞的舞者是八个扮成黑衫僧的人。他们戴着面目狰狞的红色面具而舞,独舞和群舞相配合;法鼓舞是退了场的八个黑衫僧拿着长鼓和铜锣,和女艺人出场跳的即兴舞;爱情舞是一个身着红裳绿袄的女艺人和面戴假面具、头戴斗笠、只穿一件坎肩儿的黑衫僧们跳的即兴舞;老僧舞、两班舞、捕盗神将舞、风骚巫婆舞,是揭露僧侣的腐败、丑恶和讽刺两班官僚的堕落的表演;凤山假面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腐败的封建社会受苦受难的老百姓的生活和心;凤山假面舞在1967年被韩国指定为第17号重要无形文化遗产。

2.中国傩戏和韩国凤山假面舞的装扮分析

中国傩戏在人物的塑造上借助面具来烘托,即木雕面具和兽皮面具。脸谱造型注重人物性格刻画,根据不同的人物选取不同的兽皮。面具用樟木、丁香木、白杨木等不易开裂的木头雕刻、彩绘而成,按造型可分为整脸和半脸两种,整脸刻绘出人物戴的帽子和整个脸部,半脸则仅刻鼻子以上,没有嘴和下巴。

在中国,红色被认为是最具传统和代表性的颜色,这同样应用于假面舞剧的表演当中。比如:旧时非常有名的驱疫的主持者方相氏的装扮就是红色上衣和红色的裙子,在现代歌舞剧《东海龙宫》的中,剧中主要角色医馆的服饰也是红色的,唐代歌舞《踏谣娘》中的主角一苏中郎也是穿着红色的衣服、戴着红色的帽子,在讽刺戏剧《参军戏》中,参军官员穿着有强烈对比的绿色服装等等。红色不仅在服装上代表着正面形象,在生活中,也被当做是象征喜事和吉兆的颜色。而在制作傩戏面具的时候,一般人物通常使用普通的颜色。

韩国假面的造型是通过将特定阶级内部的矛盾压缩到一个人物形象当中,而强有力地体现出来的。从这种观点来看,面具所带的表情的多样性是可以被观看表演的人们准确理解的。韩国凤山假面舞是通过舞者带着面具舞蹈,从而表现出人们对佛教的皈依,对两班贵族的指责,对花和尚行为的讽刺,和男女之间的矛盾。

在和中国文化很相似的韩国,韩国凤山假面舞的面具形状和颜色比其他地区更突出,假面的大小也比其他地方大,也因此给观众带来了非常直接的视觉效应。在韩国凤山假面舞中,追赶老将的人物的服装同样以红色为主。在韩国,红色作为火的颜色,表示太阳和血,具有辟邪的意义。他们穿的红裤子象征着年轻和新生。他们和到了冬天不能种地的黑色穿着的老爷爷和老奶奶形成了鲜明的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