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 冯阳光
摘 要:通过对工作区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及矿体特征的研究,总结区域内成矿有利的地层、构造、矿化蚀变等特征,为同一区域内找矿提供找矿信息。
关键词: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成因分析
1 区域地质
本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华熊台隆崤山隆断区。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区,豫西分区,熊耳山小区。变质作用发育,岩浆活动频繁,构造运动强烈,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区内出露太古宇太华岩群地层和中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地层。涉及崤山断隆和卢氏-洛宁断陷两个Ⅳ级构造单元。本区岩浆活动频繁强烈,有太古宙、元古宙及中生代多期活动,超镁铁质岩、基性岩、中性岩及酸性岩均有出露,既有岩浆侵入,又有火山喷发。
2 矿区地质
2.1 地层
工作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熊耳群许山组上段和马家河组及第四系。
2.2 构造
矿区西南部构造较发育,断层主要有两组方向:①北西向断层F4,为压扭性断裂,长800余米,宽2-4m,倾向南西,倾角70°,为含矿构造;②北东东向断层F1,压扭性断裂,断层长300余米,宽0.5-3.0m,倾向北北西,倾角55°-60°,为含矿构造。个断裂构造断续连接,呈舒缓波状,膨大缩小现象十分明显。
2.3 岩浆岩
矿区内见辉长岩(V22)、次流纹斑岩(λπ22)、凝灰岩等。
2.4 围岩蚀变
区内近矿围岩蚀变以硅化、钾化为主,并具多次硅化蚀变特征。还有黄铁矿化、褐铁矿化,局部见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和碳酸岩化。硅化、黄铁矿化与区内银、铜的成矿关系最为密切。
3 矿体地质
3.1 构造蚀变带特征
根据地质草简测及老硐清编情况,发现二条较大的构造蚀变带,编号Ⅰ、Ⅱ,分别赋存在F1、F4断裂构造带中。Ⅰ号构造蚀变带长约320m,厚度0.9-2.1m,产状335°<55°。矿化体呈似脉状、透镜状赋存于构造蚀变带中,Au品位最高0.51×10-6、Ag品位最高55.0×10-6、Cu品位最高1.75×10-2。Ⅱ号构造蚀变带长约800m,厚0.2-1.5m,产状:70°<88°,230°<60°,矿化体赋存于安山岩裂隙蚀变岩中,Au品位最高0.15×10-6、Ag品位最高41.00×10-6、Cu品位最高0.68×10-2。
3.2 矿体特征
矿体受控于构造蚀变带中。本次工作在Ⅰ号蚀变带中圈出2个铜矿体,编号Ⅰ1、Ⅰ2;在Ⅱ号蚀变带中未圈出矿体。Ⅰ1、Ⅰ2矿体,呈脉状、透镜状赋存在Ⅰ号构造蚀变带中,严格受其控制,与蚀变带产状一致。长约80m,倾向延伸最大深度为32.77m。最高铜品位分别为0.54×10-2和1.75×10-2,真厚度分别为0.80m和0.97m。沿走向局部有扭曲现象,沿倾向向下尖灭或反倾。总体看,矿化体受构造蚀变破碎带控制,呈似脉状、透镜状产出,形态较为规整。区内硅化、黄铁矿化强,银、铜品位稍高。
3.3 矿石质量特征
①矿石矿物成分及主要矿物含量:地表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和银矿,中深部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黄铁矿;②矿石结构:按矿物的结晶程度有自形晶粒状结构、半自形镶嵌结构、它形胶状结构。自形矿物有石英,黄铁矿和方解石;按矿物的粒度大小有粗中粒、细粒和微粒结构。粗粒者有石英、方解石和黄铁矿等;碎裂结构:早期矿物黄铁矿、方解石和石英等,受构造作用出现裂纹,后期矿脉或石英、方解石脉充填其中;填隙结构:矿脉或石英、方解石脉充填于早期破碎岩石裂隙之中;③矿石构造:本区矿石构造主要为团块状和浸染状等构造。
3.4 矿体围岩
矿体赋存于构造蚀变带中,顶底板围岩为熊耳群碎裂岩、蚀变构造角砾岩、安山岩等。矿体的围岩基本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蚀变,主要的围岩蚀变有硅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内部无夹石。
4 矿床成因
矿脉受NW、NE向断裂控制,呈脉状或透镜状分布于构造蚀变带内。银矿化仅在地表显示,深部未见;铜矿化强弱有以下特点:硅化越强,品位越高;黄铁矿晶体结晶不完整、呈细脉状、细粒浸染状时铜品位较高,黄铁矿晶体结晶完整,颗粒较大时铜品位较低。石英脉型矿脉比蚀变岩型矿脉铜品位高。
矿床受构造断裂带控制,成矿具有多阶段性,成矿热液具有活动的多期性,成矿物质来源除岩浆热液外,有部分来自变质围岩。
在早期太华岩群地层(古老结晶基底)中,成矿元素金、银、铜等在区域变质作用下发生活化,向有利的部位遷移形成初步富集;中元古代火山活动及其伴随的构造作用一方面使断裂带活化,同时有新的成矿元素加入,和早期初步富集的成矿物质一起再次迁移集中;燕山期大规模的岩浆活动使构造破碎带局部扩容,且自身携带的成矿物质进入,又为成矿物质的活化转移提供了充足的热源,形成含矿热液。断裂破碎带为含矿热液的上升运移和金属矿物的结晶沉淀提供了通道和场所。
综上所述,本矿床为破碎带蚀变岩型矿床,属中低温热液成因。其成矿作用为:区域变质—混合岩化—中低温热液交代充填。
参考文献:
[1]罗铭玖,黎世美,卢欣祥.河南省主要矿产的成矿作用及矿床成矿系列[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
[2]林德超,劳子强,席文祥.河南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