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小芳 张海
摘要:本文以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为依据,定性定量方法相结合,系统分析皖江城市群旅游空间的相互作用。首先根据乌尔曼的空间相互作用原理,从城市旅游要素的可转移性、城市旅游资源的互补性和介入机会的影响三个方面阐明皖江城市群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的基本条件;然后,利用GIS制图对皖江各城市的旅游发展指数进行可视化分析,并通过运用相关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对皖江城市群的旅游经济联系度、旅游经济隶属度(皖江其余5城市对合肥、芜湖、池州、安庆的隶属度)进行量化,以深入把握皖江九城市的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状况。通过研究发现:1)皖江城市群旅游资源既具有同源性也具有互补性;2)皖江城市群城际旅游经济联系度总体偏低,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3)皖江城市群区域旅游呈现多核心发展格局。
关键词:皖江城市群;旅游;空间相互作用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1-0032-03
1 引言
空间相互作用是指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区域之间为了保障生活与生产的正常运行,相互间进行物质、能量、人员与信息的交换过程[1]。空间相互作用原理最早由美国地理学家乌尔曼(E I.Ullman)提出,他阐述了形成空间相互作用的3个必要条件:互补性、移动性和中介机会[1]。旅游空间相互作用是在一定环境下,客源地与目的地经济通道发生的空间关系[2]。目前国内对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主要包括对其理论[3]和模型[4-6]的研究,以及对案例地的实证研究[3-4][10]。
皖江城市群位于中部地区,以合肥为中心,包括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宣城8市全境,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环境背景下及区域交通网络化、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式下有必要对皖江城市群旅游空间联系和影响范围进行研究。首先根据乌尔曼的空间相互作用原理,从城市旅游要素的可转移性、城市旅游资源的互补性和介入机会的影响三个方面阐明皖江城市群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的基本条件;然后,利用GIS制图对皖江各城市的旅游发展指数进行可视化分析,并通过运用相关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对皖江城市群的旅游经济联系度、旅游经济隶属度(皖江其余5城市对合肥、芜湖、池州、安庆的隶属度)进行量化,以深入把握皖江九城市的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状况,为皖江城市群旅游发展提供基本依据。
2 皖江城市群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的基本条件
2.1旅游资源的互补性
皖江各城市的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程度的互补性。在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方面,目前皖江城市已表现出分别以合肥、芜湖以及安庆为中心的旅游经济圈[7]。在旅游形象方面,皖江城市群均表现出若干特色。马鞍山市、芜湖市以“江风港韵,时尚之都”为特色资源,以“欢乐之旅,创意皖江”为旅游形象;六安、安庆、池州、铜陵以“凤凰山色,古韵黄梅,佛山九华”为特色资源,以“山水宜城,福地池州,大美铜都”为旅游形象;而合肥和滁州及六安,以“山湖泉城,都市人文”为特色资源,以“锦绣山湖,华彩皖都”为旅游形象;宣城则以其独特的“灵韵山水”为特色资源,以“诗墨宣城”为旅游形象。在旅游文化方面,皖江城市群各城市旅游文化特色鲜明:如池州的乡贤文化和佛教文化,安庆的戏曲文化和禅宗文化,铜陵的青铜文化和茶文化,马鞍山的诗歌文化和钢铁文化,合肥民俗文化和现代都市文化,芜湖的铁画文化和汽车文化,滁州的花鼓文化,六安的皋陶文化,宣城的徽墨和宣纸文化等。皖江城市群在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体现出一定的互补性。
2.2旅游要素的可转移性
皖江城市群以长江为轴,东承南京,西邻武汉,地理位置优优越,是承接长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第一平台。在水运方面,安庆、铜陵、芜湖、马鞍山等地作为“黄金水道”的沿岸城市,航运极其便利。在陆运方面,随着合九铁路、宁芜铁路、芜铜铁路、皖赣铁路、铜九铁路等一批铁路项目的建成通车,皖江城市群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在航运方面,合肥的新桥国际机场、安庆天柱山机场、池州九华山机场、芜湖宣城机场、六安金寨飞机场以及滁州琅琊国际机场的建立,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与国际接轨,为旅游者流、旅游物流等旅游要素在区域内转移提高交通便捷。
2.3旅游的介入机会
介入机会是区域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受到了来自其他区域的干扰,因为区域之间的互补性是多向的,究竟与哪个区域实现这种互补性,取决于它们之间互补性的强度,强度越大则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及程度也就越大[8]。芜湖是合肥、马鞍山和宣城的介入机会,这是因为合肥和芜湖都是旅游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都有大型主题公园,但合肥的万达主题公园与芜湖方特主题公园相比,知名度不高,而且芜湖与马鞍山、宣城等都有铁路相通,城市间距离更近。池州与合肥之间交通便捷、旅游资源互补性强,但铜陵凭借与池州空间距离较近,与二者之间不仅都有同样便捷的交通连接,而且距離更短,因此两者旅游空间相互作用受到铜陵的介入影响可能很大。安庆和池州都具有知名度高的山岳资源,但池州凭借空间距离近的优势可能成为安庆到芜湖、宣城、马鞍山的介入机会。
3 皖江城市群旅游空间相互作用强度
3.1城市旅游经济空间格局
皖江各城市的旅游经济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的分布格局,本文把各城市旅游总收入与其平均值之比作为各城市旅游经济现状发展指数,并通过GIS空间可视化(如图1所示)。
皖江城市群的东部城镇旅游经济次于西北部和西南部,最小的区域位于皖江城市群的西部六安市、北部的滁州市和中部的铜陵市。合肥市的旅游发展指数最高,池州市和芜湖市次之,安庆市旅游发展指数也较高。这种旅游经济的空间布局与合肥市是安徽省的经济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分不开的,芜湖也因其独特的时尚文化和汽车文化以及方特游乐园的开发吸引了众多游客,而池州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及安庆市悠久的历史文化、现代经济的发展和庞大的本区人口流都是东部城市所无法比的。铜陵市地域面积最小,旅游资源缺乏,所以旅游经济发展指数低,其有必要利用其区位优势,加强与周边市区的联系,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
3.2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
著名地理学家塔费认为,区域间经济联系强度与其人口乘积成正比,与其间的距离成反比[9]。本文借鉴该类研究方法测算皖江城市群相互间旅游经济联系度,结果如表1所示,在利用GIS制图空间可视化(图2)。计算公式为:
从图2可以看出,皖江城市群各个城市的旅游经济联系度并不高,甚至偏低。合肥作为省会城市与其他8城都保持着一定的旅游经济联系,其中与芜湖(12.15)、六安(11.87)和池州(11.53)的旅游经济联系度较高,其次是安庆(9.08),与宣城(3.08)和铜陵(3.05)的旅游经济联系度较低。芜湖与马鞍山的旅游经济联系最强(28.25),与宣城旅游经济联系度也不低(11.20),这一方面是芜湖与马鞍山和宣城的距离较近,交通便捷,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随着方特欢乐世界主题公园的推动,芜湖市的城市旅游经济发展迅速,辐射能力极大增强,带动了其周边区域旅游业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安庆与池州的旅游经济联系度是在这九城中最高的(28.65),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同城效应。作为皖江城市群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并具有一定互补性的城市,安庆与池州旅游经济发展较好,尤其是池州的九华山是国际旅游度假胜地,每年都能吸引大量的游客,而且两市地域相连,相距仅61千米,交通便捷,彼此之间的旅游者流、信息流交往非常密切。但除了池州与合肥,安庆与其他6城的旅游经济联系也都不高,与滁州距离最远,旅游经济联系弱(0.59)。在这9城中,六安与宣城的旅游经济联系度是最低的(0.29),其次是滁州和铜陵(0.33),这主要是因为空间距离较远。由此可知,城市间的距离以及城市的辐射能力对城市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度影响较大。
3.3 城市旅游经济隶属度
陈存友、汤建中等人构建了城市经济隶属模型[10],本文采用城市经济隶属模型来测算皖江九城的旅游经济隶属度。计算公式为:
4 结论及建议
通过分析皖江城市群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的条件及强度发现:
第一,皖江城市群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的条件较好。皖江城市群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既有自然景观也有人文景观,既具有同源性也具有互补性;交通网络密集,可转移性性强;介入机会也存在于一些城市之间。皖江城市群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的条件仍需要加强完善:在可转移性方面,不仅要加强综合交通网尤其是快速交通线的建设,还要促进旅游产品、旅游信息、旅游人才的流动;在旅游资源互补性方面,各个城市需要站在整体的角度上,全面分析皖江城市群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在此基础上错位经营,突出创意性和地缘性;在介入机会影响方面,要将介入机会转变为连接通道,将削弱转变为加强旅游空间联系,形成一个合作的网络体系。
第二,皖江城市群旅游经济联系度总体偏低,且具有明显的差异。这表明皖江城市群旅游空间一体化水平还不高,城市之间的旅游联系还较弱,这主要受城市间的交通距离和城市旅游发展水平影响较大。因此,为了增强城市间的旅游相互作用,首先要加强城市间的交通建设,缩短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的时间距离,如各城市间高铁的通行;其次,各地需要加强各区旅游经济的联系强度,如皖江城市群可以设立一个皖江城市旅游协会,以联合制定区域旅游发展的战略规划,建立旅游品牌联盟,实现区域旅游品牌建设的资源和信息共享,建立高效的旅游合作机制,错位经营,避免趋同性。
第三,皖江城市群区域旅游呈现多核心发展格局。通过研究发现,皖江城市群分别形成合肥旅游经济圈、芜湖旅游经济圈和安池铜旅游经济圈。合肥和芜湖是皖江城市群中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交通便利,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具有较高的可进入性和旅游接待能力,加之受到长三角都市圈的辐射,旅游客源市场的潜力巨大,是皖江区域旅游客源的集散地。因此,要充分发挥核心城市在旅游空间相互作用格局中的主导作用,通过自身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城市旅游发展,推动各种旅游要素的流动及转移。而安庆、池州和铜陵三城距离较近,交通便捷,应打破行政壁垒,加强同城化建设,强化区域旅游品牌意识,打造山岳宗教文化旅游胜地。
参考文献:
[1] Ullman E L.American Commodity Flow[M].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57:60-73.
[2] Leiper N.The framework of tourism: towards a definition of tourism, tourist, and the tourist industry.[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79,6(4):390-407.
[3] 卞显红,沙润.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4):62-67.
[4] 肖光明.珠三角地区旅游空间一体化发展水平量化评价[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4):88-92.
[5] 石惠春,王晖.关中一天水经济区中心城市旅游经济空间联系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 26(4):189-193.
[6] 张燕,徐建华,王占永.基于ESDA-GIS的城市旅游者空间分异[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4):99-103.
[7] 沈惊宏,陆玉麒,周玉翠,等.皖江城市群旅游经济空间联系格局[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21(12):1434.
[8]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9] 陆玉麒.区域发展中的空间结构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98-199.
[10] 陳存友,汤建中.大都市区城市经济整合发展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J].中国软科学,2003,18(6):120-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