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冬梅
摘要:目的:探讨在尿路感染患者诊断中通过应用尿常规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院内自2018年1月~2019年4月的50例尿路感染患者并纳入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对照,两组均进行尿常规检查。结果:观察组患者中不同病理分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不同病理分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不同病理分型的细菌培养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不同病理分型患者的细菌培养阳性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尿路感染患者诊断中通过应用尿常规检查有利于对各类型的尿路感染进行有效鉴别,有助于提高患者诊断价值。
关键词:尿路感染;尿常规检查;诊断;价值
尿路感染属于临床中十分常见的泌尿系感染疾病,由于细菌侵入患者尿路上皮后所引发,且此类患者容易合并菌尿及脓尿等。女性是尿路感染的高发群体,特别是女性性生活活跃期以及绝经后更易患上尿路感染,如若未能有效治疗容易诱发慢性感染[1]。此类患者的诊断中单纯依据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法确诊,还需要联合实验室检查结果予以综合判定并鉴别其具体疾病类型,这也是患者治疗效果提升的关键所在,本文旨在分析针对尿路感染患者通过行尿常规检查的临床价值。
1资料及方法
1.1常规资料
抽取院内自2018年1月起,到2019年4月止诊治的50例尿路感染患者并纳入观察组,男女性别比为16/34,年龄区间处于21~64岁,均值(37.2±1.3)岁。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对照,男女性别比为18/32,年龄区间处于20~67岁,均值(37.5±0.4)岁。两组线性资料比较,P均>0.05。
1.2方法
两组受试者均于入院后取清晨尿液10ml,放置在无菌试管内,应用我院全自动尿常规分析仪。女性受试者需避开其月经期,并对外阴进行严格清洁后取尿样,以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尿液样本涂片后利用高倍显微镜对细菌计数及白细胞计数等进行详细观察并记录。
1.3评估指标
对比两组受试者的白细胞计数和细菌培养阳性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的相关数据均以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通过( )描述,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受试者白细胞计数对比
观察组患者中不同病理分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不同病理分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2.2两组受试者细菌培养阳性率对比
观察组不同病理分型的细菌培养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不同病理分型患者的细菌培养阳性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尿路感染属于临床中的多发病及常见病,且此类患者多数是由于感染细菌所引发,比较常见的病原菌包括粪链球菌、大肠埃希菌以及产气杆菌等。依据患者感染部位不同又可分为慢性肾盂肾炎、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此类患者典型症状主要为尿频、尿急、头晕和高热等,甚至可能产生急迫性尿失禁以及全程血尿等,将对患者正常生活及工作产生严重影响,若未能有效治疗还容易诱发继发性尿毒症以及肾功能不全等,因而对患者及早进行明确诊断至关重要[2]-[3]。现阶段对于此类患者通过结合其临床症状体格等进行诊断,除此之外还需进行科学的实验室检查,例如尿常规、尿涂片以及血常规检查等。本次研究中针对尿常规检验的应用價值进行了分析研究,从研究结果来看在结合患者相关临床症状、体征的基础上,配合尿常规检查结果对其白细胞计数进行分析,可实现对患者尿路感染的有效明确诊断。同时观察组当中个病理类型患者白细胞计数高于同期对照组,这提示,白细胞计数可为尿路感染患者诊断中提供重要参考价值,并且各分型尿路感染患者实施细菌培养观察组个感染部位细菌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同时结合患者尿痛、膀胱刺痛等临床症状有助于提高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尿路感染患者诊断中通过应用尿常规检查,有利于对各类型的尿路感染进行有效鉴别,有助于提高患者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梅琴.尿常规检查对尿路感染患者的鉴别诊断效果评价[J].养生保健指南,2018,39(45):220.
[2]杨义伟.尿常规检查对尿路感染患者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J].健康必读,2018,38(15):266-267.
[3]张丽.尿常规检查对尿路感染患者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J].健康必读,2018,46(21):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