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蒙田
摘要:在元代书家中,赵孟頫无疑是一个代表性人物。赵孟頫的书法之所以广为流传是因为他的书法不仅是因为当时人们最爱学习赵氏风格的书法,还影响了明代前期的书法发展,甚至对清代书法学习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的书法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因而他的书法在书法史上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本文旨在探讨是什么原因使相对平淡无奇的赵氏书法在书法的长河中具有了举足轻重的历史低位呢?
关键词:赵孟頫;书法;元代;创新;复古
一、时代背景
元朝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历史上的特殊导致了书法发展上的特殊。蒙古族入主中原,成为统治階级,在政治上,民族歧视严重,汉人地位低下,难以进入政治中心,仕途上没有发展,生活压抑。在文化上,大批如《王略帖》、《书谱》、《自叙帖》等名迹由南宋内府运往大都,文化中心发生了转移。在大的时代背景下,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发生了冲突和融合,在书法发展几乎停滞不前的情况下,导致了元代书法的“复古热”。以赵孟頫为首的一大批文人书家开始了崇尚魏晋风骨的书法实践。赵孟頫身体力行地倡导"复古",主张回归晋唐、以师法魏晋。赵孟頫所倡导的"复古"书风,改变了元代书坛的面貌,对元代书法错误的发站方向进行了纠正,对元代书法的发展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也对中国书法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正是由于元朝的历史特殊性,导致了赵孟頫在后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些对赵孟頫的批评之语,往往是针对他的政治倾向,对他的书法艺术的评价缺乏客观性。
二、赵孟頫的书法特点
赵孟頫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书著称,其楷书融晋、唐为一体,端庄典雅,潇洒劲健,世人称之为“赵体”。与颜真卿的“颜体”、柳公权的“柳体”和欧阳询的“欧体”齐名,历史上将几人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赵孟頫的楷书比较平,没有过多的特点,但行书写得飘逸俊秀,颇有二王风采,由此可以看出可以看出他对二王书法的重新回归。赵孟頫的行书深入魏晋传统,在学习王羲之的基础上加以改变,将王羲之的欹侧多姿变为端庄工稳却又不失潇洒流美;其草书古朴苍茫温雅蕴藉,亦有二王的风采,颇具古意。
赵孟頫闻名于世的作品大多数是行草书,其它书体较少,其中包括大量的手札、题跋,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行楷兼及,如《行书千字文》、《前后赤壁赋》等等;二是行草相济,大多为他抄录的一些短文诗篇、来往的书信手札、题跋作品多属此类。三为草书,但是赵孟頫的草书作品只有一篇《急就章》流传于世。他的行草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二王书风的影响,追求笔法上的精刻,飘逸潇洒。他还广泛学习了其他学王书家的书法技巧,从各个方面汲取了他们的精华,并进行二次创作,堪称为二王书风的集大成者。他晚年的代表作《玄都坛歌》,全篇气势恢弘,笔画圆转,用笔行云流水,疏朗俊秀,又不乏圆润浑厚,和他其他的作品相比显得更有“骨气”。
三、赵孟頫的书学思想
赵孟頫的书学思想可以归结为最基本的两点:标榜复古和提倡笔墨的书法趣味。
赵孟頫曾在其书论中说道:“当则古,无徒取法于今人。”所谓“则古”就是取法王羲之为代表的魏晋古法,“右军人品甚高,故书入神品”可见赵孟頫对王羲之的推崇,赵孟頫的书法观是以向晋人之书的回归为指向的,强调学习书法应直溯东晋二王,并在实践中全面复古。赵孟頫清醒地意识到,在他所处的这个时代,社会需要的正是复古,这也是他个人所能做出的最佳选择。因此标榜复古成为他书学思想中重要的一点。
他的贡献不仅在书法创作上,还在于在他的书学思想中提倡笔墨的书法趣味。提出“书法以用笔为上,结字亦须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这句话也成为书论中的著名论断。他的复古也正是从笔法入手,他强调学“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意思是笔法第一、结字第二。这是书法作为传统艺术得以传承的重要条件,不仅在元代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天仍是指导书法实践的名言,也是无数学习书法的人一直奉行的真理。赵孟頫在书法史上的贡献是杰出的,在元代影响了一大批人,使得元代书坛在赵氏书风之下,他的书法还影响到明代,其书风影响到三个世纪之久。
四、结语
赵孟頫是宋朝宗室,清代书家傅山评论其书法为 “浅俗无骨”“熟媚绰约,自是贱态”,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作为赵氏子孙的赵孟頫在元朝入仕为官,为蒙古人服务,这样的解释实在有点牵强附会。元朝时期,蒙古族入主中原,在政治上,民族歧视严重,汉人地位低下,难以进入政治中心,赵孟頫作为汉人,他的内心其实也是十分的压抑痛苦的。当时是 “九儒十丐”,蒙古人作为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民族相比,他们在人口数量上有天生的劣势,因此他们也对汉民族充满了忌惮,无论是在生活还是文化上元朝的当政者都不会允许有有骨气的人出现,自然有“骨气”的字也很难出现在这个时代。民族压迫使落后愚昧的奴隶制度又一次出现在元朝,传统文化受到来自游牧民族落后文化的冲击,书法艺术的发展基本停滞。在蒙古人的歧视和汉人的不理解下,赵孟頫的书法自然难以展示出盛唐气象的雄强的风格。在这种背景下赵孟頫要想走一条与整个时代相对抗的路,必然不会成功。所以复古主义思潮的产生和兴盛,正是迎合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与书法自身的发展两个方面的需求,而赵孟頫正的选择正是把握住了时代的特点,顺应了历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