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机务维修质量风险管理的应用与对策

2019-10-21 12:26张凯侯福康
科学大众 2019年11期
关键词:维修管理管理

张凯 侯福康

摘   要:近些年来,人们的出行以及越来越多的货运工具开始选择飞机,民航事业也开始迅速发展。但是相关机务维修质量风险管理存在一定的不足,给飞机飞行带来了安全隐患。文章将首先阐述民航机务维修质量风险管理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讨论民航机务维修质量风险管理有效对策,旨在为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民航机务;维修管理;管理

在现代民航工作中,驾驶人员的飞行阶段固然重要,民航机务的维修工作同样对飞机的飞行状态有重要的意义,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在机务维修工作中,相关维修人员应当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责任心,对飞机进行合理的检查、维护,对一些故障给予必要的补修,这样才可以保证飞机运行的安全,为旅客的生命财产提供保障。然而现阶段航空技术发展较为迅速,飞机的内部构造也变得更加复杂,这就要求相关维修技术人员的水平同步提升。在制造技术快速提升的情况下,维修质量管理工作难度也在逐渐加大。

1    民航机务维修质量风险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1  技术不足

维修技术是机务维修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应当同制造工作具有同等的水平。近些年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航空企业的飞行器制造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在一些重难点领域都有明显的突破和进步,同时,民航航空器在不同的阶段也有一定的更新。因此,民航技术人员要时刻关注航空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技术革新,并且要及时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完善职业素养,确保自身发展能够与制造技术的发展同步。

除此之外,我国现阶段的民用飞行器的制造能力以及技术水平有一定的不足,许多民航飞机都采购于西方先进航空公司,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零部件源自于发达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机械制造和技术手段同外国工作有较大的差异,维修人员掌握的知识无法应用于国外飞机,这就为飞机的检查维修带来了诸多不便。

1.2  人员职业素养不高

对于民航机务维修而言,拥有高水平的技术固然重要,与此同时,维修团队的组建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维修团队的工作,可以对维修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对维修的内容进行合理划分,保持工作高质量、高效率。但是在实际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可能并不十分团结,对自身的技术划分和维修工作并不满意,对维修团队的组建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一定程度上拖了质量管理的后腿。除此之外,一部分技术人员在遇到一些小问题的时候缺乏足够的重视,不对其进行解决,进而可能引起航空器的故障。同时,还有一些技术人员水平有限,无法发现航空器的一部分隐蔽性问题,给飞行带来隐患,阻碍了民航机务的发展。

1.3  缺乏维修工作的管理

管理工作在施行过程中有重要的监管作用,是维修工作的基础。目前,大部分民航企业仅仅重视维修工作的技术层面,忽视了相关的管理工作,这就造成企业的管理松懈,一部分技术较低的人员在维修工作中浑水摸鱼,一部分水平较高的员工在工作时也可能会降低对自身的要求,无法保证机务维修的质量。一部分企业对飞机安全隐患检测工作没有合格的设定,缺乏足够的控制,在没有飞行事故发生的情况下,维修人员的相关技术培训以及考核工作也较为马虎。

1.4  安全意识较为薄弱

维修人员应当牢牢树立安全意识,保证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维修人员若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在实际工作中也只会将其作为普通任务,忽略了其对于飞行安全的重要性。尤其在飞机维修中,如果出现事故,没有明确的事故认定,责任落实制度也不够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维修人员的松懈程度。

2    民航机务维修质量风险管理有效对策

民航机务维修是民航安全的重要保证,在民航飞行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民航机务维修质量风险的有效管理,要从4个方面着手,如图1所示,采取合适的方案进行完善。

2.1  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根据前文的论述可以知道,现阶段我国许多企业的民航机务维修人员的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对航空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碍。首先,维修人员必须要对自身有明确的定位,知道自身工作的内容和影响,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其次,企业要对相关维修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让员工认识到安全对于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其对工作的忠实程度。最后,企业还要落实严格的责任制度,对安全工作不到位的员工给予惩罚,对有突出安全贡献的员工进行奖励。在这种情况下,员工才会具备足够的安全意识,在工作中更加严谨认真,飞机的飞行安全也会得到保障。

2.2  增强技术力量

对于任何企业而言,具备重要的专业技术是企业发展的必要内容,也是企业的生存之道。民航企业作为航空飞行器的重要企业,掌握关键技术更是进步的基础。民航企业要充分收纳航空器部件的各个参数信息,了解其内部构造以及各个部分的工作方式和原理,在配件更新的过程中,企业也要加快更新的步伐。另外,企业也要注重对内部专业人员的培训,可以邀请一些优秀的航空专家、教授来企业开展讲座,也可以同航空企业进行交流合作以及技术上的互通,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到国外大学或者先进企业进行学习。这样一来,员工的使命感会加强,对自身的要求也会更高,努力学习知识技术,为企业和航空器的安全作出保障。

2.3  组建专业维修团队

航空器发展较为迅速,其构造更加复杂,包含零件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维修管理模式,不仅效率会大大下降,质量也得不到保证。所以,现代航空企业必须要组建合适的维修团队,促进维修工作的进行。维修团队必须要有各种能力的人才,以满足各个工作部分的要求,同时,维修人员也要事先进行培训交流,这样在维修过程中才可以有足够的默契,减少了不必要的时间浪费。除此之外,还要有一个综合职业素养较高、管理能力较强的维修人员作为领头羊,对团队人员的工作进行划分,这样,维修人员才可以各司其职,保证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2.4  完善维修工作管理体系

机务维修作为一个复杂的民航工作,必须要有完备的管理体系加以监管。企业的管理可以参照其他先进企业的管理方式,但同时要充分了解自身的特点,进行改善,達到适配本企业的目的。企业还要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选择更加合理、更加妥善的方式将飞机的检测和保养工作进行评定,使机务维修工作在良好的管理机制下继续发展,减少因为行政管理因素带来的维修失误。

3    结语

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较为迅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民航机务维修质量风险管理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民航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提升技术力量,组建专业维修团队,完善维修工作管理体系,加强民航机务维修质量风险管理,促进民航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勇刚.风险矩阵在民航机务维修质量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4(2):138-142.

[2]蔡怡婷.民航机务维修系统的安全风险监测[J].科技传播,2014(3):165-166.

[3]张晓全,曹钧,于露.机务维修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4):166-170.

猜你喜欢
维修管理管理
管理漫画
浅议5S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及具体应用的研究
纺织机械设备维修管理问题分析
船舶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的设计研究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信息化条件下高速动车组维修管理分析
管理的另一半